分享

针线包的前世今生(上)

 雷渠梁 2018-12-06

《史记·食货志》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1。男耕女织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自然分工方式。“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针、一钵、然后成为女”2,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缝绣用具种类更加繁多,远不止这几件,不用时便将这些工具收纳于容器之中。因收纳容器的形制和材质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名称,例如针筒、针线盒、针衣、针线荷包、针线篓、针线笸箩、女红盒等等。

旧时香港女子在街边缝衣服

(民国时期明信片)

新石器时期的人类开始饲养动物,兽骨较易获得,利用动物的骨棒坚韧且中空的特性,经过磨制做成骨针筒,筒身刻上纹样,既可收纳锋利的针,又可以挂在身上作为装饰,这种骨制针筒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使用一直延续到西周时期。

展开剩余91%

骨针(藏于妇女儿童博物馆)

根据考古发掘报告,江苏金坛三星堆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6500~5500年)出土二十一件由鹿科肢骨制成的针筒(藏于金坛市博物馆)是已知的最早的储针容器。针筒呈圆筒状,内外壁均精磨抛光,长度为11cm左右,直径1.5cm左右,筒内有骨针数枚。在针筒一端内壁斜钻一小孔,便于穿绳配挂之用,有的还刻有规则的几何纹。3

三星堆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骨针筒和骨针

(藏于金坛市博物馆)

包头市东河区阿善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骨针筒长15.3cm,由一段动物肢骨磨制而成,筒身光滑无纹饰。

新石器时期骨针筒和骨针

(藏于包头市博物馆)

发轫于夏商时期的青铜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鼎盛,技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可以锻造出针筒、针线盒这样小型工具,并在上面饰以精细的花纹。云南省江川李家山战国时期古墓群出土针线筒六件,针线盒三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六件铜制针线筒纹饰大小各不相同,高度在12-28cm之间,直径在2.2-4.2cm之间,有的筒内装有铜针和丝线。4

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立鹿铜针筒

(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铜制针线盒,器身上部呈圆形,下部渐收缩,至底部呈圆角四方形,平底,四足扁平。三件针线盒的花饰大小略有差异,高度在21.4-31.2cm之间,口径在14.4-18cm之间,分别焊铸立牛、鱼、盘蛇、孔雀太阳、竹节等纹样。出土时盒内装有铜针、丝线、绕线板等工具。4

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五牛线盒

(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等方面的统一,汉初又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提倡农桑,轻徭薄赋,鼓励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垦,促使经济恢复和发展,其中纺织业中最为重要的丝绸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刺绣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湖北江陵凤凰山167号西汉初期墓葬出土一件针衣(藏于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长11.5cm,宽7.6cm,以小篾(细竹条)为骨,外罩褐纱,四周有绛色绢缘。出土时叠为三褶,以绢带系之。针衣内插有一枚钢针,针长5.9cm,最大直径约0.05cm,针尖稍残,针体粗细均匀,针孔细小,内系黄色丝线。5

江陵凤凰山墓葬出土的针衣

(藏于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

甘肃武威磨咀子东汉时期墓群22棺盖上出土织锦针黹盒一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由盖与盒两部分组成,整体长34cm,宽22.5cm,高19cm。盖顶为孟形,下为长方体,长33 cm,宽20 cm,高17 cm;盒身为长方体,长32 cm,宽18 cm,高17.5 cm。整个盒的胎体都用苇草编织而成,外面用赭、白二色云气纹经锦严密包裹缝缀。盒中还装着丝线、铜质针筒、线锭、刺绣花边等女红用品。其中铜质针筒长约0.5cm,粗径约0.1cm,内装铁质针两根。6

武威磨咀子墓群出土的织锦针黹盒

(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魏晋隋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新疆地区的纺织业同时受到来自东西两个方面的影响,因融合了各民族的先进技术而有了长足的进步。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北凉高昌太守沮渠封戴的墓)出土十六国北凉时期鸟兽纹刺绣针衣一件,长8cm,宽7.5cm。已残损,在藏蓝色绢上锈红、黄两色展翅兽纹、折线纹,针衣的面、底及内袋、纹样类似,针衣内装有白色绣线。7

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鸟兽纹刺绣针衣

唐初建国,武事繁多,崇尚武功,便将一些游牧民族服饰及配饰引用到自己的服饰,蹀躞带就是其中一种。蹀躞带上挂有刀、针筒、砺石等工具,并佩在腰间,当时还将服饰制度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由此形成了“蹀躞七事”制度。

如《新唐书·舆服志》载:“初,职事官三品以上赐金装刀、砺石,一品以下则有手巾、算袋、佩刀、砺石。至睿宗时,罢佩刀、砺石,而武官五品以上佩蹀躞七事,佩刀、刀子、蛎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是也”8。

蹀躞七事(雅昌艺术网)

河南偃师杏园唐墓出土一件针筒,其上有一带小孔的环纽,原本应该是以绳或链连接于蹀躞带上。9

河南偃师杏园唐墓出土的针筒

福州市北郊南宋黄升墓出土褐色罗绣花荷包一件(藏于福建博物馆),此件荷包出土时置于墓主胸前,内部装有针线。荷包长16cm,最宽处12cm,中腰8.5cm,用褐色罗制成夹层,两袋相连,袋呈圆弧形,可以摺合或展平,展平时中间呈束腰形,在束腰处有两个穿带眼,残存荷包带一条。10

黄升墓出土的褐色罗绣花荷包

(藏于福建博物馆)

到了辽代,由于契丹民族特殊的游牧生活方式,蹀躞带的使用一直被延续下来。《辽史·仪卫志二》载:“五品以上,幞头,亦曰折上巾,紫袍、牙笏、金玉带。文官配手巾、算袋、刀子、砺石、金鱼袋。武官鞢七事:佩刀、刀子、磨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乌皮六合靴”11。

辽代内蒙古陈国公主驸马萧绍矩墓出土的金蹀躞带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錾花金针筒一件(藏于内蒙古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出土时,放置于一件扁桃形镂花金荷包中。针筒呈细长圆筒形,有盖带金链,通长11.7cm,直径1.2cm。12

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錾花金针筒

(藏于内蒙古自治区考古研究所)

数千年后,针筒的形式仍然存在,民国时的银质针筒多在表面模压、锤锻、镂刻各式纹样,既可用来装针,挂在胸前又起到装饰作用。13

花卉和人物故事纹银质针筒(私人收藏)

明代仕女图《千秋绝艳图》(佚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描绘了近七十位古代仕女形象,其中有一位正在刺绣的仕女,旁边有一个小竹篓,隐约可以看到里面所装的丝线。

《千秋绝艳图》明代佚名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另一幅是十五世纪的明代佛画《老僧缝衣图》(佚名,藏于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院)画面中一位老僧安坐在岩石之上,正全身贯注的缝补着衣物,在他和侍者之间放置了一个盛着针线、剪刀的竹编笸箩。

《老僧缝衣图》(整体)明代佚名

(藏于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院)

《老僧缝衣图》(局部)明代佚名

(藏于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院)

《老僧缝衣图》中所画的竹编笸箩与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中的这种民间常用的竹编针线笸箩十分相似。

竹编针线笸箩

(藏于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

中国竹编技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不断发展完善,在明代,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竹编的用途越来越广,大至竹筐、竹篓;小到首饰盒、食盒等等。

针线包在一代代人的使用中传承、发展、演变,每个时期的针线包打上了该时期特有的烙印,是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的反映。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李山译注. 管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09.

[3]王根富,张君. 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J]. 文物,2004,02.

[4]张增祺. 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5,02.

[5]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 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6,10期.

[6]陈贤儒. 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J]. 考古,1960,09.

[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1972——1973年)[J]. 新疆文物,2000(3-4),89-127。

[8](宋)欧阳修. 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冉万里. 关于隋唐墓葬及塔基地宫中出土的一些器物的使用说明问题[J]. 西部考古,2015,9辑.

[10]福建省博物馆编. 福州南宋黄升墓[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1](元)脱脱. 辽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王春燕. 辽代金器研究[D].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6.

[13]杭海. 妆匣遗珍——明清至民国时期女性传统银饰[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4]谢菲,贺阳. 中国传统储针容器演变研究[J]. 设计. 2017,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