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菏泽这位教师写给初三儿子的信火了,所有家长都值得一读

 CHZGFY 2018-12-06

吾儿见信如唔:

光阴荏苒,秋去冬来。吾儿自升入初中,不觉已近三年矣。人云十年寒窗,其实自汝启蒙入托,至今又何止十年。十年风雨路,十年求学苦。回首往昔岁月,犹如昨日,历历在目。

汝入托初日,号淘大哭,撕心裂肺,吾亦心有戚戚,恨不得带汝归去。至今思之,犹后怕不已。设若当日一念不忍,则后果细思恐极。转眼十数寒暑,此番初中求学三载,亦是汝成长独立之始,风霜雨雪,冷暖自知。汝等少年,鹰隼试翼,乳虎啸谷,舞勺之年便得入名校,遇名师栽培,虽辛苦,但幸何如之!

汝父布衣,出身寒微,少时勤学,立志出乡。嗟夫!阮籍猖狂,常怀无路之悲;关山万里,难有功名之就。至于今日,虽未居庙堂之高,亦未处江湖之远。常感上天之眷顾,待吾之不薄,虽非家资巨万,然度日糊口足矣。唯愿吾儿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余愿已足。

柳泉居士有言:“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男儿有志于学,当从少年始。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缕”。故少年立志,要立长志,不可常立志。诗云: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早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古人求学何其难哉!昔有圆木警枕,有闻鸡起舞,有画荻教子,有牛角挂书,有韦编三绝,有悬梁刺股,有程门立雪,有黄生借书。正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岂不闻命运之所赠,暗中皆有价,不劳而获,古今未之有也。所谓天降大任,尽皆吃尽苦中之苦,方有所成。故曰: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勤勉之人,必得天顾。

今人求学,条件何其好也!然诱惑分心之物又何其多也!今之少年,身处福中,却不知蜜甜。汝方年少,不能察吾之衷肠,谓吾管汝甚严,几近于苛。令汝不能尽情于电脑手机之间,畅游于抖音快手之海。呜呼!网游之害,一至于斯!玩物丧志,古人诚不我欺。岂不闻某京城少年,玩王者三日,命毙于网吧之内。更有少年为买游戏装备,刷尽父母银行之卡。浑不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分一毛,父母血汗。青春年少,正是求学之美好时光,岂可流连于游乐之所,忘情于虚拟空间。抛弃理想,荒废学业,最终走上社会,害人害已,一事无成,何其悲哉!

吾儿须知:教育引领未来,知识改变命运。学海虽苦,终有竞时,来日功成,方知吾老成之言。你看那读书的如珠如玉,不读书的如土如泥;读书的万众敬仰,不读书的人人嫌弃;读书的如飞龙在天,不读书的如蝼蚁伏地。大千世界,众生碌碌,汝已就学十载有余,当知吾言不虚也。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今将年终,期中已过,吾观汝态度不端,心有不属,故有千言欲告汝,因俗事缠身,不能静心如愿。幸有鱼肠尺素,落于彩笺以励汝,汝当听之记之,信之践之。

汝父愚钝,年近不惑,犹手不释卷,勤学不已。唯恐因吾之鄙陋,误汝似锦前程。汝亦宜自谋,以咨诹父母之善道,察纳师长之雅言,则学业之成,可计日而待也!

书短意长,恕不一一。作《水调歌头》以赠汝,勉之勉之!

入校三年整,转眼考高中。父母师长期盼,成绩步步升。每天起早睡晚,畅游书山学海,深夜灯长明。青春不虚度,爱拼才会赢!

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莫留遗憾,此时不搏悔一生。实现人生理想,争做四有少年,敢说我能行。立下凌云志,折桂步蟾宫!

此致

洋洋洒洒千余字,引经据典

道尽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才华横溢,文采斐然

切中教育要害

肺腑之言道出很多父母的心声


5日下午

小编辗转来到吴店镇中学

见到作者吴庆国老师

菏泽这位教师写给初三儿子的信火了,所有家长都值得一读

菏泽这位教师写给初三儿子的信火了,所有家长都值得一读

据了解,吴老师今年教初三数学

本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而在他的执教生涯中

物理、地理都教过

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全能老师”

据吴老师介绍

刚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能火

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亲子共读任务

他结合自己的情况

写了这篇文章

菏泽这位教师写给初三儿子的信火了,所有家长都值得一读

孩子吴一今年上初三

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处在叛逆期

逆反心理比较重

起初手机、游戏不离手

吴老师想着能用一种新的形式

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

因为孩子已接触几年文言文

于是就想到了用文言文这种方式

菏泽这位教师写给初三儿子的信火了,所有家长都值得一读

吴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向家长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堵”“疏”结合

首先把孩子手机等一些电子设备没收

让其远离网络,堵住这些垃圾

疏就是往正确的方向疏导

转移孩子注意力

往积极健康的方向引导

第二:多一些陪伴

可以一块运动、旅游转移孩子的兴趣

尤其在学习方面

一定要以身作则,带着孩子去学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吴老师告诉小编

教育孩子不止是老师、家长或社会

一方面的义务

三者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很多时候

5加2可能等于0

这封信虽是吴老师教子之言

但我们大家读来亦受益良多

这封蕴含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和期盼的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