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长大越明白,林妹妹最可爱

 烟_灰_灰 2018-12-06

小时候第一次读《红楼梦》,大概是七八岁的时节,那时候和许多人一样,除了觉得林妹妹可爱、聪慧,却也觉得她自尊心太重,面子太薄,真强好胜,总以恶意揣度宝姐姐,总是爱在宝玉面前耍小性子。

等到越长大越孤单,越见惯了世情冷暖,越懂得像宝姐姐那样韬光养晦、守拙装愚的时候,再读红楼梦,就越是能发现林妹妹的难能可贵,越读越觉得她那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活过了一回,真正看透了一切又能坦然面对现实,宝姐姐所谓的“一问三不知,打定主意不出声”,湘云所谓的坦荡不羁,妙玉所谓的清高孤傲,只不过对这个世界的逃避、妥协和曲意迎逢,只有黛玉活出了真我,哭着笑着,面对所有的风刀霜剑。

黛玉父母早亡,孤身一人寄人篱下,若没有半点脾气、手段和自尊,如何能够让别人尊重自己?如果都像迎春那样的二木头,都像宝玉那样的面团儿性格,还不被大观园里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奴才们欺负死?

小时候喜欢黛玉的才华和灵秀,往往忽视了她的智慧和手段,她那些使小性子,发脾气的话往往都蕴藏着常人难见的智慧,既显得厉害,又让人觉得可爱刁钻,完全讨厌不起来。

还记得第八回薛姨妈留宝玉和黛玉吃饭吗?

宝玉要吃冷酒,宝钗劝他说:'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得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呢!'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的,命人暖来方饮。

这里黛玉看出这小子太听宝钗的话了,于是开始憋大招。

——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她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两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她。

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这句话即便就是冲着宝钗去的,也不令人讨厌,因为童年的男女朋友之间,这么说话才觉得可爱呢,初恋这种懵懵懂懂的事情,就是那么固执和自私,也是那么纯洁和可爱,嫉妒和占有欲都是很美的。如果这时候还显得雍容大度堂堂正正大公无私,那么只能证明你根本不爱。

小时候读这一段,略觉得黛玉刁蛮了一些,没礼貌了一些,毕竟是在薛姨妈家吃饭,她这一张巧嘴,不但损了宝玉,可是连宝钗也损进去了。但长大之后才觉得,这才是聪明人该做的事,该开的玩笑。宝玉这人全无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一事无成也与此有关,而宝钗这规劝别人的老妈子气,老学究气、长辈气,对宝玉并没有什么帮助,宝玉最烦的其实就是这一点。这小子有点M,就得对他来点刺激性的话语,才能打动他的心。薛姨妈和宝钗一样的寄人篱下,黛玉还算是贾府的自家人,薛家只是贾府的亲戚,如果借着商人的财富和势力,就能比黛玉更有话语权,岂不是不公?那么黛玉言语中有攻击性,也是正常现象,薛姨妈和宝钗虽是宽厚人,但仗不住园子里一堆势利小人狗眼看人啊。

还记得周瑞家的送宫花的故事吗?

——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呢。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此处看到林妹妹的厉害了吧?她可不是任人欺凌的软妹子,作到她头上去,无论有理没理,她都能说得你哑口无言。王熙凤虽然刁滑,但吃亏在没文化,探春虽然凌厉,但太过刚强,都不如颦儿看得通透,理得明白。所以许多续作和补作上,都添上了黛玉接替王熙凤协理荣国府的同人文,所以,大部分作家和读者,都看出了林妹妹是把当家的好手,若不是体弱多病,她本是能大展才华的。

黛玉属于那种“善善恶恶“的真正明白人,她对普通的下人们特别好,对姐妹们也一视同仁,也根本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清高孤傲“不合群。黛玉对于身份低贱的丫鬟、婆子非常大方温和,宝钗让人给她送燕窝时,她给那婆子五百钱吃酒,说是下雨天冷,让那婆子暖身;还教香菱学作诗,十分有耐心,还很谦虚,说自己虽然诗做的不好,但大概也能教,相比之下,宝钗却劝香菱不要学诗;袭人病了,她也记的问候,还开玩笑叫嫂子。她把紫鹃当作自己的姐妹,对以前经常损自己的湘云推心置腹,对宝钗毫无保留,对于性格孤僻出言伤人的妙玉毫不介怀。她只是对她讨厌的人和事不留情面,经常妙语迭出,针砭讽刺,对于赵姨娘之类真正的蠢货和恶人,她是不大留情面的。

其实,整个大观园,真正的明白人都是喜欢黛玉的,贾母内心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文采风流、聪慧不凡的姑娘,老人家明里暗里都表现出了对王熙凤、贾探春、林黛玉、晴雯这类女孩子的欣赏和喜爱,因为这样的孩子漂亮、聪明、厉害、明快犀利、不藏着掖着,她并不喜欢“没嘴葫芦“一样的袭人和宝钗。老太太对所谓的守拙和藏愚并不感冒,这种人看上去心机深沉,但小家子气,成不了大事。

在家族的末世,不需要“打定主意,一问三不知“的贤妻良母,而需要爱憎分明、聪明灵巧、快刀斩乱麻的奇女子。所以高鹗版的续作在这一点上非常拙劣,贾母和王熙凤是真真正正的”宝黛党“,而不是什么金玉良缘的拥护者。

越长大越觉得,要是能和黛玉这样厉害、刁钻、灵巧、耍小性子的妹子过一辈子,那才是人生之大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