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圣”怀素成为狂草大师的原因分析一一觅踪之七

 wuming0717 2018-12-06

怀素之所以在草书、尤其在大草狂草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彪炳千古而不衰,决非偶然现象,而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因素、文化渊源、性格原因等等内在原因,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草圣”怀素成为狂草大师的原因分析一一觅踪之七

一为瑰丽、雄悍、神秘的楚文化熏陶。怀素家乡零陵处于楚国南方,属于楚文化的区域。而楚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幻想性的一种浪漫主义的文化,充满了狂放的激情,张扬的品格,奇伟的想像,瑰丽的幻想,这些都与怀素的思想行为发生同振共鸣,也可以说是楚文化的因子在他身上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屈原的天问、九歌、离骚等文学诗篇,同怀素的大草狂草殊途同归,如出一辙。屈原把大量的神话故事、寓言、掌故熔为一炉,成为浪漫主义的杰作。而怀素则把炽热的情感和幻想的意像,赋于翰墨之中,从而开创了狂草新境,建构了绚丽多彩的书法天地。正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雄强自信,正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雄才大略,正是“楚人信巫鬼,重淫祀”的巫风灵韵,给予楚人不一般的品性、风尚。怀素处在地灵人杰的楚湘大地,得山水滋润,文脉承传,怎不令他脱颖而出,而自立于大草狂草之巅呢!

“草圣”怀素成为狂草大师的原因分析一一觅踪之七

二为宗教文化对怀素潜移默化的心灵化育。怀素自幼出家为僧,长期的宗教熏陶,佛家的清静无为占据了他的精神世界,虚、无、静、淡等观念贯穿了他的生活。佛家文化的特异智慧与他个人的天赋灵性相结合,形成了他对草书的大彻大悟。唐中晚期,文人士子皈依禅宗形成风气,尤喜南宗禅教。因为南宗禅教没有严格戒律约束,直指本心,见性成佛,而文化人放荡不羁、自由自在的心态与南宗禅教不守戒律的观念很好融汇,导致“狂禅”出现。怀素自身有着叛逆性格、创造欲望、自由心性,正好迎合了狂禅对偶像的消解、淡释,表现出自我个性的张扬。他的狂草,正是在虚、静、狂、醉的综合作用下,用笔瘦劲,疏朗大气,清正空灵,达到一种忘我境界,成为狂禅一派的开山大师。怀素生活的中唐,佛教与道教渐趋融汇,道家的道遥自在、飘飘欲先,庄子的哲学理念的传布,无疑提升了他的思维观念,为他的草书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表现出更加的汪洋恣肆。“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落笔纵横不忘禅,方知草圣本非颠”,可说是墨以忘乎纸,纸忘乎笔,笔忘乎手,手忘乎身,身忘乎心,直入神化巧妙之境,从而获得精神的彻底放松,神灵昭示、神秘梦示的书作,恐怕连他自己都难以预料,“人人欲问其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这是何等的高超美妙、神通广大!

“草圣”怀素成为狂草大师的原因分析一一觅踪之七

三为大唐风神为怀素注入了胆识魂魄。大唐鼎盛时期,国力强大,疆域广阔,民心稳定,八方来朝,这种气魄史上少有,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催发唐代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仅以书法而言,书法出现楷书“初唐四杰”,以及“颜柳筋骨”,草书“颠张醉素”等等,羣星灿烂,光耀古今。怀素虽生在中唐,但这个阶段是由盛极到出现衰落的一次弹跳,盛唐余韵风流波及其间,一股革新浪潮兴起,冲破尚法陈规,力主取象造化,师法于心,以意缘书,怀素正当其时,顺应大势,个性意趣得到充分发挥,使草书在汉魏基础上,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浪漫情怀墨舞神飞。他的狂草应是盛唐风神的折光,是一次大的爆发,完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打上大唐“舍我其谁”,敢为天下之先的痕迹。

“草圣”怀素成为狂草大师的原因分析一一觅踪之七

四为“酒文化”的极大催生作用。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是激发文人墨客情感的“发酵物”、“催生剂”。怀素一生嗜酒如命,一日九酒,“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颠狂”,醉意狂态成为他情感的趋动力,支配着他的艺术行为。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如痴如醉使他获得下意识的书写冲动,高度亢奋使他得心应手,正是酒后须臾扫尽千百张,于恍惚朦胧中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出现神来之笔,意外之趣。酒的作用于他,是不可缺少的发情至宝,无酒何以成书! 不醉何以有大草狂草!

“草圣”怀素成为狂草大师的原因分析一一觅踪之七

怀素之所以成为一代宗师,与以上几个方面,息息相关,不可或缺。天才乃几百年上千年才出一个,狂僧书圣怀素,不可再现也!

“草圣”怀素成为狂草大师的原因分析一一觅踪之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