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揭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算命的江湖你造吗?(三)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2-06

松阳子 道演心能量 2014-11-23



小时候,总是听大人说某个人是“嘴子金”,不解其意。后来,跟大人抬杠犟嘴,便被大人也称为“嘴子金”。于是便自己捉摸,“嘴子金”的意思大概是说一个人能言善辩,口齿伶俐。而且,一开始我觉得这三个字的写法应该是“嘴子筋”,因为只有用“筋”,才能表现出一个人正说反说里外都是理的嘴皮子功夫。可是,当我接触算命这个江湖,我才知道,原来看相算命这一行的,行话都叫“金点儿”,“嘴子金”是其中的一个类型。

过去那些算命先生,走街窜巷,有的打竹板,有的手里那一块金属,敲得叮叮作响。大家一听到这种声音,就知道是算命先生来了,想算命的人就走出家门,要求看相算命。我小时候在农村见到的算命先生,还是这样做派。那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一个算命先生的嘴巴都很能说,而且他们在给人看相算命的时候,都是半说半唱的形式,拖着长音。有时候他们这种算命的方式,能把农村老太太给说得痛哭流涕,直抹眼泪,完了还要给人钱。这样的算命先生,一般都是“嘴子金”,全凭嘴巴能说。他们所说的内容,一般都是师父传授,徒弟一字一句背下来,然后算命的时候说给人听。当然,也有聪明的徒弟可以自己总结经验另编一套说词。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在我们县城东关见到过一个“嘴子金”。当时我读高中,周末从学校出来闲逛,就走到东关。在大路旁边,见为了一堆人,走近一看,发现是个算命的正给一个人看手相。为了一探究竟,我一直蹲在旁边静观谛听。因为到了中午,很多围观的人都走了,旁边也只剩下两三个人。我发现这个看相的先生,几乎给每一个人说的都一样,都是一套合辙押韵的说词。所不同者,他会在不同的地方停顿稍作解释。我当时就想,这样看相我也会,只要把这一套说词背下来,每一个人来看相,拉住他的手装模作样看一番,然后一边看一边说唱就行了。奇怪的是,每个人算完都给他五块钱,并没有说不准之类的话。

他的那一套说词,由于过去的时间太长了现在无法回忆。但我后来知道,这样的说词行话叫“流口”,即“江湖流口”。“江湖流口”一般都是结合社会经验编出来的,包含有心理学、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大都是一些大而无当、模棱两可的话,有奉承,也有恐吓,用半吟半唱的形式说出来。因为其内容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有效,且其所说内容很多,时间又长,所以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人们只是对与自己情况相对应的信息有所注意,对其他信息只是一滑而过,所以能在心里留下印象的,都是算对自己的那些话。加之算命的说的很多,而收费一般不到十块钱(“嘴子金”的收费一般都不高,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所以求测的人会觉得物有所值(这也是一般求测人的心理,他们不管准确率,而是在乎你给他算了多久,说了多少)。

那次我见到的“嘴子金”,我亲眼见他算了三个人,说词完全相同,每人五块钱,将近一个小时收入十五元。而当时干苦力的,一天才挣二十几块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嘴子金”越来越不好干了,所以单凭几句“江湖流口”很难再维持生计。民智日开,尤其是在大城市里,这种江湖伎俩很容易被识破。

由于某种机缘,我得遇民间算命老先生。后来我虚心请教,他才告诉我江湖上“嘴子金”的一些秘密。限于江湖规矩,有些东西实在不能说破,所以我就把搜集的一些“江湖流口”摘录一些供大家参考。诸位看过之后,万一再遇到类似者,你就要注意,自己可能遇到“嘴子金”了。

你的运,不周全,一脚踩着两只船。

心想上河北,又想上河南。

河南的生意不好做,河北的买卖不赚钱。

怀揣一杆称,主意拿不定。

想了一夜的好主意,临到天明都忘净。

高高山上一棵麻,

手捻钱串手中拿。

钱财抓的也不少,

下边没有系疙瘩。

你有抓钱手,

没有存钱的斗。

一天能挣一百块,

天黑花去九十九。

高高山上一堆灰,

大风刮了小风吹。

一些好事找不到你,

坏事先往你身上推。

高高山上一座桥,

七寸宽来万丈高,

人人都说你过不去,

窄窄歪歪过来了,

窄几窄,歪几歪,

没底的棺材让你闯过来。

此命生来贵似金,

你有一颗公道心,

会当家会为人,

知老少知君臣,

借人少,还人满,

走出门外再添添。

心肠好,又良善,

平平安安到晚年。

你的运真亨通,

好比当年穆桂英,

能挂帅,能领兵,

大小事情能应成,

借半碗还一升,

这样心里才安宁。

男犯羊刃女犯杀,

羊刃七杀是一家,

是男的都有克妻相,

是女的都得克男家,

克过一个好,

妨过一个强,

不克不妨不顺当。

你这几年运不通,

好像小树招大风,

虽然不能连根拔,

也要载楞几载楞。

白虎把路拦,

大祸在眼前,

大灾又大难,

一回不算完,

躲一躲,闪一闪,

能有神仙来指点。

一生祸福不由人,

百年好坏全在命,

运气好与坏,

全凭气色带。

上面的“江湖流口”中有一些河南方言,典型的大河南“流口”。因为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底层大众,所以语言通俗易懂,都是大白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