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宰相肚里能撑船”有什么来历?

 韩林图书馆396 2018-12-06

“宰相肚里能撑船”用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与宋代著名宰相王安石有关。


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偶,后续娶了一个妾叫姣娘。姣娘出身名门,精通琴、棋、书、画,是个色艺双全的才女。婚后,王安石身为宰相,忙于朝中之事,无暇他顾,常使姣娘独居空房。姣娘正值妙龄,哪受得了如此虚度,便跟府里的一个年轻仆人私下偷情。一日,王安石发现姣娘与仆人在屋内调情,欲捉奸而无奈,拿竹竿捅了院子边大树上的老鸹窝几下。老鸹惊叫而飞,屋里的仆人闻声跳后窗逃走。此后,王安石也装作若无其事。


几日后,到了中秋节,王安石邀姣娘花前赏月,乘此吟诗道:“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亦是才女,已品出此诗的寓意,想必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于是转念一想,附了一首诗道“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中秋节后,王安石以年迈为由,赠给姣娘白银千两,使姣娘与仆人成亲修好。这事传出去,人们对王安石的行为深感敬佩。“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就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


  趣味链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来历


春秋初期,有两个小国,郑国和息国,郑国处于中原(今河南中部),国力较强;息国地处大别山界,淮水之滨,古称淮夷。两国相邻,且与周室同宗,都姓姬。公元前712年,息侯与郑伯一言不和,便率兵讨伐郑国,结果在郑国的边境被打败。人们因此嘲笑息侯,说其必将成为亡国之君。《左传·隐公十一年》记:“郑、息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世的“冒天下之大不韪”便是从“息侯伐郑”这一历史典故中演变而来。

来源:中国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