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岁为什么被称为“古稀之年”?

 韩林图书馆396 2018-12-06

70岁为什么被称为“古稀之年”?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遂为古人所用,把人到30岁叫而立之年,到了40岁就说是到不惑之年了。古稀之年也有这样一个典故,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于乾元元年(758年)任左拾遗时所写的《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此时的杜甫慨叹人生蹉跎,能活到70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后来到了明朝,著名书画家唐寅填了一首《七十词》,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慨叹时光短暂、人生易老。


唱一和之间,七十岁就被称为“古稀之年”了。


  趣味链接:“结发夫妻”的称呼起源


古代人对头发有许多神秘的感情。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头发是家族、血脉、永恒等的象征。如用束发表示成年;“结发”表示成婚,永不分离。这里结发指新夫妻在洞房花烛之夜时,“交丝结龙风,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意思是,两个新人就床而坐,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然后再把这两绺长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爱情永恒,生死相依,永不分离。


古往今来,关于“结发夫妻”,还有一则美丽的传说,说明了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同进荣辱的感情和美好憧憬。相传,有一位皇帝第二天要登基了,但是却彻夜无法入睡。原因是他的胡子太短了,而古代人们是会用胡子的长短作为衡量知识丰富与否的标准的。他对自己的样貌很不自信。这时身边的娘娘十分聪明,她剪下自己的头发,仔细地接在皇帝的胡须上。仅仅一夜工夫皇帝的短胡子就成了长胡子。次日皇帝登基时,手捋胡须,接受群臣朝拜。臣子惊叹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真乃“真龙天子”!


这则故事也就成为“结(接)发夫妻”的源头。

来源:中国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