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一战停战100年纪念日”的反思3

 钟家台 2018-12-06

在“一战停战100年纪念日”的反思3

其实,对英法后来书写的一战历史,早就有人提出了不同观点。一百年前曾经参加过巴黎和会的英国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满怀失望,愤而著述了一本书《和约的经济后果》,对当时的守成大国英国、法国的自私自利和短视行为大加鞭挞。

他认为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一种新的欧洲场景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欧洲的那些守成国家们未能放下成见,尊重新兴国家的利益需求,吸纳新兴国家共同对欧洲的国际体系进行改造。使双方遇到的问题在彼此磨合中实现互解。

在他眼中,今天一些人的“新兴者挑战守成者造成国际秩序崩溃”的话语逻辑,可能根本是混淆了因果。

而且,当守成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不能再如以往那样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时,它还想维护以往的权势,这么干的合法性又在哪里?美国政府近一年来的频繁“退群”行为,不就是在毁弃二战后所形成的国际体系和秩序?

今天的中国,与当时的德国完全不具可比性。

1882520日,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的核心内容是在未来战争中三国要相互支持。而中国坚持的原则是“结伴不结盟”,中国没有军事盟友。

此外,当时的德国确实有些咄咄逼人,德皇威廉二世低估了对方力量,同时又过高估计了自己力量。例如,1913年夏天,他与奥匈帝国领导人会晤时多次扬言:“只要我和你们在一起,其他国家便都无足挂齿”。

而今天的中国,很明显知道自己与美国的实力差距。而且,完全没有颠覆现有国际秩序的战略意图。中国人的世界观已经站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3、反

在反思一战的教训时,个别国家和一些政治家在特定时空中的选择当然需要质疑,但把板子一味打在他们身上,恐怕又是以损害历史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为代价,这才是今天所流行的,包括“修昔底德陷阱”在内的各种“陷阱论”的西方话语陷阱。

这些年来,中国一再表明不以霸权为追求,在国际上所承担的日益增多的责任,也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认同。

今天的问题更大程度在于:二战结束后形成的那些“守成国家”,今天在面对中国复兴时,是否正在做出如当年英法那样的不明智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