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德〉与〈黄帝四经〉对比研究札记

 修和 2018-12-06
在《〈三德〉与〈黄帝四经〉对比研究札记(一)》(以下简称《札记(一)》)[1]中,
笔者对比了两者在用词、用韵方面的相似,本文再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讨论两者之间的相似。要分析文章结构,就不能不渉及到竹简的编联。笔者认为,李零先生对简文已经作了非常出色的整理,而陈剑先生的几处改动,如: 14→19、17→15、21→18也是很有説服力的。至於22→6、12→20虽有可能,但还需要更多的证明。笔者在《札记(一)》中,认为陈剑先生所作1→4的编联是値得考虑的意见,但从《三德》整体思想内容来看,现在觉得还是维持原有编联较好。结合陈剑先生的几处改动,笔者将《三德》分爲以下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中又包括两组或三组,即1→2→3→4→5→6→7→8爲一组,如果在这一组的5和6之间放入22,即变成1→2→3→4→5,22→6→7→8两组,因为5和22能否相联还很难説。另一组是17→15→16→香港简→9(开头部分),香港简有可能在16的後面。而简9开头部分可以与香港简相接,因为都有“乃无凶灾”之类似表述。下面暂且按三组排列这些竹简。爲方便閲读,无论《三德》还是《黄帝四经》,对其中凡能确定的通假字、异体字,不再标注原文,一律使用寛体。 

第一部分第一组

天供时■,地供材■,民供力■,明王无思■,是谓三德。卉木须时而後奋■,天恶如忻■。平旦毋哭,晦毋歌■,弦、望斋宿,是谓顺天之常■。【1】敬者得之■,怠者失之■。是谓天常■。天神之□,□□□□,皇天将兴之■。毋爲伪诈,上帝将憎之■。忌而不忌,天乃降灾■。已而不已,【2】天乃降异■。其身不没,至於孙子。阳而幽■,是谓大戚■。幽而阳,是谓不祥■。齐齐节节,外内有辨,男女有节,是谓天礼■。敬之敬之,天命孔明■。【3】如反之,必遇凶殃■。毋诟政卿於神次■,毋享逸安■。求利■,残其亲■,是谓罪■。君无主臣,是谓危■。邦家其坏■。忧惧之闲■,疏达之次■,毋谓之【4】不敢■,毋谓之不然。故常不利■,邦失干常。小邦则剗,大邦过伤■。变常易礼,土地乃坼,民乃夭死■。善哉善哉三善哉,唯福之基■,过而改【5】 

第一部分第二组

……之未可以遂■,君子不慎其德。四荒之内,是帝之关■。临民以仁■,民莫弗【22】亲■。兴兴民事■,行往视来■。民之所喜■,上帝是佑■。凡度[10]官於人,是谓邦固■。度人於官,是谓邦吕(或“膂”)[11]■。建五官弗措,是谓反逆■。土地乃坼■,民人乃【6】丧■。喜乐无期度[12],是谓大荒■,皇天弗谅,必复之以忧丧■。凡食饮无量计■,是谓滔皇,上帝弗谅■,必复之以康■。上帝弗谅■,以祀不享■。【7】邦四益,是谓方芋,虽盈必虚■。宫室过度■,皇天之所恶■,虽成弗居[13]■。衣服过制,失於美,是谓违章■,上帝弗谅■。鬼神禋祀■,上帝乃(怡?),邦家【8】 

第一部分第三组
茖(路?露?)[14]■。敬天之,兴地之弡[15]■。恒道必。天哉人哉,凴何亲哉■,没其身哉■。知天足以顺时■,知地足以固材■,知人足以会亲■。不修其成■,而【17】听其营,百事不遂,虑[16]事不成■。仰天事君,严恪必信■。俯视□□。务农敬戒■。毋不能而爲之■,毋能而易之■。骤夺民时■,天饥必来■。【15】夺民时以土攻,是谓稽■,不绝忧恤■,必丧其佖(粃)■。夺民时以水事,是谓■,丧怠(以)系(继)乐■,四方来嚣■。夺民时以兵事■,是[17]【16】〔谓厉。祸因胥歳,不擧銍艾。〕[18]……〔不〕懈於时。上帝喜之,乃无凶灾。……(香港简)……保,乃无凶灾■。【9】  
笔者认为,第一部分的话题以“天、地、人”爲主要线索,着眼於较爲具体的政治场面。第一组虽有一些与巫术禁忌相关的内容,但话题大部分集中於“内外”、“男女”、“君臣”这些可以视爲“干常”“常、礼”的伦理纲常和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第二组与“君”之“德”相关,这些“德”包括了君子在处理君民关系,官职制度、自身欲望、疆土扩张、衣服宫室、鬼神祭祀等重大问题时的态度,认为这些问题同样与国家兴亡有着密切关系。第三组则侧重於“时”。突出以农爲本的思想。整体上是人事以天道爲本,顺天道以推人事的黄老思路。
就文章结构而言,这里有着非常醒目的规律可寻,那就是大量地采用“是谓”这种判断式的表述方式。在此仅擧第一组的一些例子。 
阳而幽→是谓大戚。
幽而阳→是谓不祥。
齐齐节节,外内有辨,男女有节→是谓天礼→敬之敬之,天命孔明。如反之,必遇凶殃。
毋诟政卿於神次,毋享逸安。求利,残其亲→是谓罪。
君无主臣→是谓危→邦家其坏。 
显然,作者用一种格式化的方式描述、归纳现实政治中各种好的或坏的政治现象,然后通过“是谓”加以判断和命名。在命名之後,有时作者还会作进一歩的申述,那就是这种政治现象所将帯来的好的或坏的政治结果,这种结果是必然的、由“天”或“上帝”决定的,在用词上帯有咒语的特徴。[19]例如,对於“齐齐节节,外内有辨,男女有节”之现象,作者命名其爲“天礼”,如果“反之”,其结局一定是“必遇凶殃”。在作者看来,“诟政卿於神次”,“享逸安”,“求利,残其亲”等现象都可以命名爲“罪”。“君无主臣”可以命名爲“危”,至於 “邦家其坏”,我们不妨看作是“罪”和“危”的共同结果。
第二组和第三组也是如此,同样贯穿着“现象”→“命名”→“自然的、必然的结果”的思路及文章套路。简单地説,这是一套展现爲“人爲”→“自然灾异”因果关系的思路。
値得注意的是,《黄帝四经》尤其是《经法》部分,其思路和文章套路几乎如出一辙。在此稍擧数例。在《札记(一)》中,笔者引用了《经法·六分》“六逆”中的第一例。在此仍然利用这个例子加以説明。 
嫡子父(现象)→命曰上曊(命名)→羣臣离志(结果)
大臣主(现象)→命曰壅塞(命名)→在强国削,在中国破,在小国亡。(结果)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在强国削,在中国破,在小国亡”视爲“上曊”和“壅塞”这两种“名”所必将招致的共同结果。下面再擧一个四度篇的例子。 
君臣易位(现象)→谓之逆(命名)→逆则失本→失本则〔损〕(结果)
贤不肖并立(现象)→谓之乱(命名)→乱则失职→失职则侵(结果)
动静不时(现象)→谓之逆(命名)→逆则失天→失天则饥(结果)
生杀不当(现象)→谓之暴(命名)→〔暴〕则失人→失人则疾(结果) 
这是非常清晰而富有逻辑性的表达方式。即先描述政治现象(正常的或非正常的形态),然後用“谓之”给出判断(正名或是倚名),最後对必然的结果亦即未来的实态作出预见。这样的例子在《经法》中擧不胜擧。笔者曾在《〈黄帝四经〉所见“名”的研究》[20]一文中指出,《经法》中存在着大量的用於判断的用词。国次篇是“是谓”、“此谓”,六分篇是“命曰”、“此之谓”,四度篇是“谓之”、“命曰”,论篇、亡论篇、论约篇是“谓之”、“此谓”、“命曰”,名理篇是“是谓”等等。用词虽然不同,但前後文构造完全相同,即都采纳“现象”→“命名”→“自然的、必然的结果”的形式。
笔者还发现,《经法》的作者往往将政治场合最重要的问题,用数字方式作细致分类,再配以上述文章套路,用最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如国次篇的“五逆”,六分篇的“六逆”、“六顺”,四度篇的“四度”,亡论篇的“六危”、“三不辜”、“三壅”、“三凶”等等。我们相信,《三德》中的“三德”,也可以归入这种类型中。因此,《三德》很有可能不是单独的作品,应该还有相似内容的作品存在,只是目前没有出现而已。
当然,并不见得文章套路如出一辙,《三德》就和《黄帝四经》(尤其是《经法》)完全一致。两者还是存在许多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经法》有一套更爲抽象、更爲复雑的“道―名―法”的思想框架贯彻其中。在《〈黄帝四经〉所见“名”的研究》[21]一文中,笔者对这套框架作过分析,就“名”的部分而言,笔者指出,《经法》认为统治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审査“刑名”,对象的“名”一旦被确立,那对象的必然结局就已昭然若掲了。因此,《经法》的思想结构复雑得多。《经法》有可能对《三德》的思想作了継承和发挥,这一点笔者将另文阐述。
接下来分析《三德》的第二部分,在此,笔者提出一个假説,即我们目前看到的《三德》,虽然字体相同,但其实是由内容有所区别的两篇组成。这两篇虽然都言及“天、地、人”[22],以“天”、“上帝”(皇天)之表现作爲人的行动基准,但论述重点和论述方式有所不同。第一部分的论述重点在於具体的政治场面,通过“是谓”之论述方式展开。而第二部分则不在於具体的政治场面,很少使用“是谓”之判断用词,关键词是“勿”和“毋”。
第二部分也可以分爲三组,即9→10→11→12→20一组,13→14→19一组,21→18一组。第一组很可能在前,而後两组的具体前後关系还很难确定。 
第二部分第一组
高阳曰:“毋凶服以享祀■,毋锦衣绞[23]、袒■,子。是谓忘神……”【9】皇后曰:“立。毋为角言■,毋为人倡■。毋作大事■,毋(害)[24]常■。毋壅川■,毋断洿■,毋灭宗■,毋虚牀■。毋□[25]敔■,毋变事■。毋烦姑嫂[26],毋【10】耻父兄■。毋羞贫■,毋笑刑■。毋揣深■,毋度山■。毋逸其身,而多其言■。居毋惰■,作毋康■。善勿灭■,不祥勿为■。入虚(墟?)毋乐■,登【11】丘毋歌■,所以为天礼■。”监川之都■,冥(从罒、凴?)岸[27]之邑■,百乘之家■,十室之俈[28]■,宫室污池■,各慎其度■,毋失其道■。出(?)欲杀人,不饮■不食■。秉之不固■。【12】付(?)之不■。至刑以哀[29]■,去以谋■。民之所欲■,鬼神是佑■。慎守虚……【20】 
第二部分第二组
爲首■。身且有病■,恶菜与食■。邦且亡■,恶圣人之谋■。室且弃■,不堕祭祀■,唯是服■。凡若是者,不有大祸必有大耻■。天之所败,多其赇[30]■,而【13】寡其忧■。兴而起之■,思(使)道(?)而勿救■。方营勿伐■,将兴勿杀■,将齐勿刳■。是逢凶(朔?)■,天灾绳绳,弗灭不陨■。爲善福乃来■,爲不善祸乃或之。卑[31]【14】墙[32]勿增■,废人勿兴■,皇天之所弃■,而后帝之所憎■。晦[33]曰冥冥,上天有下政■,昼□……【19】 
第二部分第三组
……谅■,竿之长。枸株覆车,善游者【21】死於梁下■,猊食虎■。天无不从[34]■,好昌天从之■,好[35](亡?)天从之■,好尨天从之■,好长天从之■。顺天之时■,起地之〔材,□民之□。〕……【18】 
第二部分,以高阳、皇后(皇后之言不知在何处结束,暂且以“所以为天礼”作结)警戒之言爲引子,表达出一切行动应该顺遂事物发展趋势的哲学理念,与其做什麽不如不做什麽的、以退爲进的谨慎保守态度,和物极必反的忧患意识。话题不像第一部分那样渉及具体政治场面,显得比较抽象、凝重。
笔者在《札记(一)》中已经指出,教人不要做什麽,而非教人做什麽的反向思维,在《黄帝四经》十分多见。并且擧出了和《三德》相似的“毋……”的例子。如果扩大到“不……”、“勿……”、“禁……”,例子就更多了。这里仅列擧“不……”的例子。如论述“天、地、人”禁忌的“三禁”篇中有
地之禁,不〔堕〕高,不増下。
後面就是《札记(一)》中引用过的
毋服川,毋逆土毋逆土功,毋壅民明。
《十六经·前道》中有
不旷其衆,不以兵主,不爲乱首,不爲怨媒。不阴谋,不擅断疑,不谋削人之野,不谋劫人之宇。愼案其衆,以随天地之踪。不擅作事,以待逆节所穷。
要注意,这段话出现於黄帝和大臣力黒的对话之中,那些“不”虽然是力黒之言,但也代表着黄帝的立场。在《三德》中,则全部通过黄帝表达。
《黄帝四经》称篇也可见大量用“不”构成之文句。
圣人不爲始,不专己,不豫谋,不爲得,不辞福,因天之则。……不仕於盛盈之国,不嫁子於盛盈之家,不友□□□易之〔人〕。……不埶偃兵、不埶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诸侯不报仇,不修耻,唯□所在。(《黄帝四经·称》)
仅仅有“毋……”(或“不……”、“勿……”、“禁……”)这种表达方式的相似,并不説明问题,笔者以爲,《三德》和《黄帝四经》存在文章结构乃至思想结构上的相似,不是因为使用了这些否定用词。两者否定的内容其实有很多不同,但都指向一种“敬”、“慎”的态度,告诫人们要自避其祸,而不是自取其辱。相反,如果要战胜对方,让对方自己走向失败反而是最好的办法。这方面,《三德》虽然不像《黄帝四经》表达得那麽透彻,但基本上也是这一思路。例如简13~简14有下面这样一段话
天之所败,多其赇,而寡其忧。兴而起之,思(使)道(?)而勿救。方营勿伐,将兴勿杀,将齐勿刳。是逢凶(朔?),天灾绳绳,弗灭不陨。爲善福乃来,爲不善祸乃或之。 
这段话虽然还有许多不解之处,但笔者相信通过《十六经·正乱》以下这段话,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解释。 
民生有极,以欲淫溢,淫溢□失,丰而〔爲〕□,□而爲既,予之爲害,致而爲费,缓而爲□。忧恫而窘之,收而爲之咎。累而高之,踣而弗救也。 
其中有“弗救”二字,与《三德》“勿救“接近。魏啓鹏先生对这段话作如下解释: 
那个人(笔者按:指蚩尤)的生涯之所以必定滑向穷途末路,因为他充满贪欲,骄横奢侈,荒淫无度。凡骄奢淫逸者必定失败,丰盈会变成歉贫,充裕会变成竭尽,给予他好处反而会给他帯来危害,大量罗致财货反而会给他帯来浪费,寛绰阔气反而会给他帯来局促圧迫。等到蚩尤面临烦忧困窘之时,就抓捕他惩办治罪。这就是层层擡高他的地位,高到让他自己向前扑倒下来,谁也救不了他。[36] 
而上引《三德》那段话説的虽然不是蚩尤,但笔者相信意思是相通的,首先“兴而起之,思道(?)而勿救”意思很可能与“累而高之,踣而弗救也”大致相同。也是故意擡高对方,然後使对方走向倒下而无法自救。“思”显然就是“使”字,而後面那个“道”字可能与“倒仆”意接近,是“倒”的假借字。
《吕氏春秋·行论》有“诗曰,‘将欲毁之,必重累之。将欲踣之,必高擧之”。《战国策·魏策一》和《韩非子·説林上》有“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老子》三十六章有“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韩非子·喩老》部分相同)。上引《三德》这段话,虽然没有使用“将欲”,但文意是相同的。“天之所败,多其赇,而寡其忧。”及“方营勿伐,将兴勿杀,将齐勿刳。”“爲善福乃来,爲不善祸乃或之。”都是此意。笔者以爲“天无不从,好昌天从之,好天从之,好尨天从之,好长天从之”也是此意。都表明任何事物的最终结果都是自身演变的结局,人所要做的,不是干预,不是逞强,而是保持一种柔弱的姿势,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已。《三德》虽有类似的思路,但并未上昇到《黄帝四经》重点论述的“雌雄节”的思想。
総之,第二部分虽然不及第一部分相似之处那麽明显,但表达方式和基本思路之接近,仍然是不可否认的。《三德》与《黄帝四经》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原理(如“道―名―法”、“刑德”、“雌雄节”等)之提练和论述上,远远不及《黄帝四经》,属于《黄帝四经》的前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