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的了解老蜜蜡吗?其实烤色也没有那么可怕

 NGC1952 2018-12-06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老蜜蜡的样子,它或许是一件古董,也许是一块深色蜜蜡。对于“老蜜蜡”,其实没有一个固定说法,但是我想,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年限较旧的,才是老蜜蜡。



这样,我们大致可以认为以下两种蜜蜡都可以称作老蜜蜡:


一、古董蜜蜡


指蜜蜡制成品后经过几十年以上,甚至百年以上的盘玩、搁置、埋藏(指作为陪葬品)的蜜蜡。所谓的“古董蜜蜡”的年限没有确切的限定,我们可以参考古玩行的惯例,把建国之前的蜜蜡成品叫做“老蜜蜡”,把清代之前的蜜蜡成品叫做“古董老蜜蜡”。


这类属于古玩范畴的,指的是成品,对于原石则不能这么叫,因为每一块琥珀都是几千万年前形成的,已经是古董中的古董了。



二、颜色比较深的蜜蜡


我们会经常将颜色深,称作颜色老,所以,有人也会把颜色比较深的蜜蜡叫做“老蜜蜡”。这种叫法与年限没有关系、主要是看颜色,烤色的蜜蜡被叫做老蜜蜡就是缘于此。



关于以上两种说法,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


1、西藏老蜜蜡,西亚老蜜蜡(年代久)


不论是我国的西藏,还是西亚,是不产蜜蜡的,所谓的西藏老蜜蜡,西亚老蜜蜡其原料本身都是来源于波罗的海,只是早期被销售到这两个地方,现在被称为“西藏老蜜蜡”、或者“西亚老蜜蜡”。而且,高品质的藏族蜜蜡,基本都是家族一代代传下来的,意义非凡。



2、鸡油黄(颜色深)


鸡油黄本来是瓷器的一种釉色,是被借用到蜜蜡上的一个概念,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鸡油黄。一般是指颜色深黄,比较均衡的蜜蜡,但不经过优化的琥珀成品比较少呈这种颜色,大部分符合人们所谓的“鸡油黄”的要经过烤色才能得到。



除了国内的老蜜蜡,国外也有,比如:欧洲回流老蜜蜡。


“回流”这个词一般是指本来是中国的东西,流落到了别的国家,再次回到国内的,欧洲的蜜蜡制品本来就欧洲的东西,其实不能用“回流”这个词,称作“欧洲古董蜜蜡”更为恰当。在欧洲确实有历史上的蜜蜡制品,欧洲的古董蜜蜡要比国内的要多。



蜜蜡为什么要烤色


一、快速包浆,占领市场

琥珀在国内热销起来后,蜜蜡成了国人特别喜爱的一个宝石,在国内很多玩家是把蜜蜡当作文玩来玩的,文玩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讲究的是盘玩,最后是形成“包浆”。


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国人以外国人从来没有用过的方式“盘玩”来玩琥珀,于是就开始讲究“包浆”,琥珀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盘玩,形成的深黄色、褐色、橘红色的氧化层(也就是所说的“包浆”),及盘玩产生的光泽,是文玩爱好者所追求的上品,但是形成的包浆需要很长的时间,也很难买到这类老物件,于是用烤色“速成”包浆,成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手段。



二、颜色需求

原色蜜蜡多为淡黄色,不符合国人追求厚重、沉稳、含蓄、中正的审美。



三、追求颜色一致

原色蜜蜡颜色多样,配手串、108珠串时比较难配成颜色一致、没有色差的品相,而经过烤色后可以加工出颜色一致的珠子。



所谓的“烤色”其实并不可怕,这种工艺是把蜜蜡放在烤箱中,让蜜蜡在一定的温度下,形成氧化层。


这种优化所采用的温度对琥珀基本不会有影响,对琥珀的结构没有破坏,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月到两个多用才能完成。在琥珀所有的优化工艺中,“烤色”对琥珀损伤是最小的。



如果单纯只是从“烤色”的角度来说,烤色蜜蜡的品质是没有问题的,是有收藏价值的,只是在个人能否接受“烤色”的问题。

如果是水煮蜜蜡再烤色后,那问题是出在水煮蜜蜡本身的品质是比较差的,而不是因为烤色变差。



元宝

喜欢文中蜜蜡的玩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