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气寒水冷 人心向暖

 山居老顽童 2018-12-07


〖气寒水冰 万物收藏


都说岁月如歌,二十四节气歌转眼唱到了最后一句:冬雪雪冬小大寒,而这第一个“冬”字即是“立冬”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立,建始也”,立冬作为“四立”之一,代表着冬天的开始。而另外一句,“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一个“藏”字,更是尽显冬意。物尽藏、农事休、人猫冬,大概就是古人在冬季的常态了。



〖立冬非入冬 南北气候大不同


我国幅员广大,各地的冬季当然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



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华北一带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立冬时节的大兴安岭地区


〖天寒地冻 人心向暖


虽各地冬季的进程不同,立冬时节,寒冷势力的确已成气候了。一场像样的冷空气可以使北方一夜间呈现一派树枯草黄的景象,也会使长江中下游正在感受深秋“小阳春”的人们措手不及。


枯藤老树,日暮寒鸦,岁末的冬日总是冷而生恹,容易令人感怀。寒冷中,人们尤爱那些令人心感温暖的事物。今日节气君浅谈一些温暖小物,望你这个立冬寒冷不再。




立冬吃羊肉,是古已有之的食俗。“立冬补冬,补嘴空”,不冬眠的人们把进补作为了入冬的仪式,避寒藏暖,犒赏辛劳。


在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认为羊肉属温补,有利五脏,五脏热了,自然就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



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论南北,羊肉都是极受欢迎的选择。每当手冷脚冷的季节,人们就喜欢做各种口味的羊肉吃,红烧、白煮、小炒、烧烤,味道都鲜美可口、肥而不腻。



“一碗羊肉汤,少盖一床”,羊肉很适合冬季食用。羊是纯食草动物,所以较牛肉的肉质要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的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少,是御寒温补的美味。



草原上的朋友说,吃草的动物最补人,原因在于草的生命力最强,这样的说法是否有理论支持尚需考证。不过冬天里吃完羊肉身上发热肚腹生暖,倒是每个吃过羊肉的人都能体会到的。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这是苏轼回文诗《记梦二首》中的其一。这两首绝句还有个短序,序中简短地描绘了一个大雪始晴后的梦境:人们以冰洁的白雪水烹茶,有佳人轻歌为伴,苏轼沉浸在这美妙的意境中品茗吟诗。梦醒之后朦胧间只记得起其中的一句,于是续写了两首通体回文诗。



做梦也能有此良句,在赞叹苏子才华的同时,这雪日烹茶的意境更是令现代人垂涎,还是古人有生活,会享受。


立冬最适宜饮用的,当属红茶了。红茶红润的颜色就让人温暖,绿茶的绿自然会令人感觉到寒凉,颜色与性味同宗,温热的东西千百年来沉淀出的就会是暖色。



红茶的红润与它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茶叶全发酵之后,芽头、芽叶都会变红,茶汤自然也就是红色的了。全发酵的茶还有熟普洱茶,这类茶最大的特点不扎胃、温润、养人,才适合冬天喝。



红茶属于冬天的第二个理由,是它甘润的味道。金骏眉有桂圆般的果香,祁红有花吐蕊后的蜜香,滇红、川红亦各自有着自己特殊的香气。而红茶的这些香甜气息,正好可以融化冬日的青苍落寞。




三国时有个叫董遇的学者,谈到读书的时间,曾有“三余”之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古代是农耕社会,不少人文人也要帮忙干农活,立冬以后才进入农闲阶段,董遇正是充分利用了冬天的“三余”时间,孜孜以求,手不释卷,终成一代著名学者。


现代人虽没有古人那么刻苦,冬日的午后和夜晚,温暖的被窝和舒服的摇椅,仍然是不少人最爱的阅读场景。



冬天的早上,起床真的是件很艰难的事,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总想着再床上多温存一阵,于是随手拿起一本书,在被窝里再幸福半个小时。


伴随着午后太阳柔和的暖光,倚躺在摇椅上,泡一杯茶或者咖啡,翻开故事的一角,且读且想。


夜深人静时,又舍不得睡, 从书架上抽一本书来读,读到赏心处,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言说。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陆游《立冬日作》里的“始裘天”出自《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天子始裘。


立冬作为“四立”之一,深受古人重视。天子斋戒,换上冬衣,率领百官出郊迎冬,并赐群臣冬衣。



当然,像“裘”这种高档的毛皮衣服,基本就是贵族有钱人专利。明朝以前没有棉花,老百姓只能用柳絮、木棉、棉麻以及各种动物皮做原材料来取暖。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深秋时节,杜甫已经在家里被冻得怀疑人生了,寒冬腊月,如何挨过,真是无法想象。


大诗人一定想象不到,800多年后 ,秋裤、毛衣、大衣、羽绒服、冲锋抓绒……,现代人的御寒冬衣真是不少。



就像我们夏天感谢空调帮我们“续命”一样,冬日里,任凭你里面穿的再多,外面还是少不了羽绒服来抵御刺骨的寒风。有一件好看又保暖的羽绒服,才真是出门都有底气。



一件好羽绒服的标准是什么呢?能让你走在户外而不感到寒冷,不会太厚实不会太臃肿,挤公交车时不会蹭别人一身羽毛……挑选羽绒服门道很多,分享一下最重要的几条。



1、先看填充物填充物一般分为鹅绒或鸭绒两种。同等含量的鹅绒比鸭绒保暖性更好,价格也较贵,因为从更大更成熟的鸟类身上采集的羽毛会保暖。



2、再看含绒量户外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在80%以上,好的品牌则都在90%以上。


3、看面料。面料的常用成分多为涤纶和锦纶。涤纶光泽明亮,手感滑爽,手捏后松开无明显折痕,但不够柔和,锦纶光泽较暗淡,手感硬挺,手捏紧面料后松开有折痕,能缓慢恢复原状,经、纬纱牢度大,不易钻绒。



4、看品牌。消费者选购羽绒服时,最好选择专业做羽绒服的品牌,像国民品牌波司登,已经在这一领域深耕42年,每一件羽绒服都要经过:至少 62位工艺师 150道工序 更要经过三大极端测试:24小时零下30°C极寒15000-20000次摩擦10000次拉链拉滑测试。



没有羽绒服的冬天就没有安全感,今日立冬,节气君也送大家一份暖心的福利,抵御到来的漫长冬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