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读诗词》之 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历史爱好者驭风 2018-12-07

/驭风

尧戒

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dié

 

远古中国历史上据说有四大名帝,曰:尧舜禹汤,尧为四大名帝之首。

 

尧是高干出身,其父为帝喾,是黄帝的曾孙。

传说帝喾有四个老婆,尧的母亲是帝喾的次妃庆都。庆都和帝喾结婚后,不知啥原因,庆都一直在娘家住。有一天,庆都到河边溜达,猛然看见一条赤龙在天上飞舞,结果回家就怀了孕了,十四个月后生下眉分八彩的婴儿,取名放勋,就是后来的尧。

 

远古的妈妈们如此怀孕,这事情着实有点不清不楚,也让远古的爸爸们有些尴尬。但远古的名人似乎就好这一口,出身无所谓,但出生定是要不同凡响的。

 

比如说尧的老祖黄帝,就是其母亲附宝在野外被电闪雷劈造成的后果,在娘胎里待足了24个月,刚生下来就会说话,一副龙颜,样子显得很拽;

华胥氏因在雷泽中踩了雷神的脚印怀孕,生了伏羲,龙首人身,一副“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的面相,帅的很是提神。因为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十二年,小宇宙爆发,整出一套八卦,让现在的人都解不开其中的秘密;

少典国的长妃任姒游华山,激情邂逅了一条神蛇,结果怀孕生了炎帝。甭看是一副“牛首人身”的扮相,可小家伙聪明啊,生下三天就能说话,五天就会走路,七天楞把牙齿长全,松子嗑的嘎巴嘎巴的。到了三岁就懂得农业的奥秘,长大了就成了神农氏;

舜的母亲叫握登,在外面玩看见天上的彩虹,不明不白的怀了孕。刚生下来的舜黑黢黢的,方头方脑,还俩瞳孔;

大禹的妈咪是因为吃了薏苡怀上了他。估计薏苡这玩意儿有副作用,所以刚生下来的大禹耳朵上有仨洞(禹耳三漏)。

 

但这都比不过帝喾他老人家酷,帝喾不仅自己出生的酷,而且儿子们的出生都酷的五迷三道大有作为。帝喾的母亲叫握哀,握哀去野外玩,看到地上有个巨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就去踩了踩,一下子怀孕了,生下来的就是帝喾。这帝喾太懂事了,连给自己取名的事都不劳烦父母,刚出生就自言其名曰岌(或曰俊),长大后一气娶了四个媳妇,原配叫姜嫄,二媳妇叫简狄,三媳妇叫庆都,就是尧的妈妈,四媳妇叫常仪。

 

帝喾妈咪踩脚印怀孕这一手后来被大儿媳妇姜嫄学去了,也出去踩脚印玩儿如愿怀上孕,生了个苦娃。可能是姜嫄的脸皮尚嫩,觉得不好意思就把孩子四处乱丢,连扔三次,马路上啦,老林子里啦,冰上啦,可这孩子每次都得到牛羊虎豹百鸟的保护,姜嫄觉得这孩子将来能有出息就捡回来,取名“弃”。果然,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弃”这苦娃后来成为周民族的祖先,被尊称“后稷

 

二媳妇简狄不能踩脚印了,重复太多就俗了。所以,她的故事是和妹妹去温泉泡澡的时候,有黑色的燕子飞过,还掉下个鸟蛋,简狄吃了后怀孕生了娃,叫契(音谢),是商族的祖先。这个故事也被后人反复抄袭,比如秦始皇帝的老祖宗女脩奶奶,《史记》记载“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到了再后来,故事有了改动,《清史稿》记载,爱新觉罗的老祖奶奶佛库伦也是洗澡,结果玄鸟飞过,将嘴里衔的一枚朱果丢下,佛库伦捡起来吃了,结果生下始祖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所以,历史告诉我们,女人不可轻易去外面泡澡,更不可乱吃东西。

 

三媳妇庆都的事已经说了,也算是有创意。

 

四媳妇常仪比较老实,虽然是最小的老婆,但常年跟在帝喾身边,所以没啥故事,老老实实的生了个儿子叫挚,貌似没啥争议的原装正版,后来成为天下共主。也正是因为没啥故事,所以帝挚显得比较平庸,能力一般,所以上位九年后,老实孩子就将帝位禅让给放勋,也就是尧。

 

其实这事不能明说,否则女性的面子不好看,你懂的。

 

有意思的是,后人也编篡自己出生的典故,比如说土流氓出身的刘邦。《史记》之《高祖本纪》中记载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这事就有蹊跷了。因为刘邦的妈妈刘媪那啥时被刘父太公抓了个正着。您了要是信刘邦是真龙之子,那您了首先得相信有蛟龙。如果您要是不信有蛟龙,那太公看见了什么呢?莫非……

 

或许,司马迁被不讲道理的割掉了小鸡鸡,气不过,在这里春秋一下,明里赞刘邦是龙种,实则喻刘妈妈红杏出墙也亦未可知。

这个就不多说了。

 

那个眉分八彩、还不到20岁的年轻人尧接受平凡兄弟挚的禅让后,决心做个明君。首先,他以身作则,勤于政事,绝不演戏,生活简朴,每天粗茶淡饭求饱而已。

然后,尧安排了羲仲羲叔兄弟、和仲和叔兄弟去仰望星空,但绝不是为了浪漫抒情。尧要掌握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准确日期,以便安排老百姓进行农业生产。

 

尧绝不空喊口号什么的,而是落实到实处,设置谏鼓,让每个公民都能对国事发表意见;同时设立谤木,鼓励百姓批评自己的过失,绝不会跨省追捕。现在可以看到的华表,就是谤木的演变,但是……算了,不说也罢。

另外,尧还说:如果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饿了他;如果有一个人受冻,就是我冻了他。如果有一个人获罪,就是我害了他。为了提醒自己作为国君责任重大,尧给自己写了座右铭: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意思是:虽然贵为国君,但一定要谨慎从政,要如履薄冰般心存戒惧,一天比一天要小心谨慎处理国事。为什么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人不会被大山绊个马趴,却会被小土堆摔个屁墩。

 

由于尧帝制定法度,禁止欺诈,轻徭薄赋,大力提倡道德与和顺,所以,天下百姓和睦相处,真正实现了天下和谐,华夏族人在中原大地上欣欣向荣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尧帝经常微服私访,深入穷乡僻壤,一是亲自了解民生听取民意,二是寻访贤士。据说,有一次尧去民间体察民情,在一个村子里,他看见几个老头在“击壤”。这是一种古老的游戏,把几个成人胳膊般粗细长短的木棍立在地上,然后离开一段距离,用手中的木棍投掷,以击倒多少为胜负,相当于现代的保龄球。看到老头们玩的没心没肺兴高采烈,尧很高兴。这时,身边的马屁爱好者奉上马屁: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这全是尧帝之德广泽天下啊。

几个老头听了,唱了首著名的民歌“击壤”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歌的意思是:我们白天出门辛勤工作,太阳落山便回家休息,自己凿井取水,下地耕种自给自足,自力更生,这样的生活惬意美好,尧帝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帮助呢?

 

马屁者顿时羞惭,而帝尧却开心的笑了。因为,这才是治国的最高境界。

 

据说,《尧戒》、《击壤》是现存最早的诗歌,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就开始了诗的歌唱。“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有时候,我们需要用心去聆听远古的歌声,而不是手舞足蹈的演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