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一首杰出的七言绝句:艺术精湛,堪称神来之笔!

 影曳香弄 2018-12-07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诗文俱佳,刘禹锡尤其擅长写包含厚重历史感的诗歌。七律如《西塞山怀古》,七绝如《石头城》、《乌衣巷》等,皆是当世名篇。今日介绍《乌衣巷》这首怀古寄情的佳作。

《乌衣巷》全诗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释义:在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挂着夕阳的斜光。晋代王导、谢安这些大户之家的燕子,早已经飞入寻常百姓之家!

东晋时期,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尤其繁华鼎盛。然而,历史变迁,兴衰更替,如今的朱雀桥和乌衣巷却是杂草丛生,充满荒凉之感。词人刘禹锡感怀沧海桑田的变化,感叹人生之不易,遂写下此篇以寄情。

第一句为“朱雀桥边野草花”,描写了朱雀桥边的现状。朱雀桥横跨秦淮河,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在东晋时期,名门望族都集聚在乌衣巷,包括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当时的乌衣巷,乃是最为鼎盛繁华的地带。第一句写到朱雀桥边的繁华已然不再,成为长满野草野花的荒芜之地。

第二句为“乌衣巷口夕阳斜”,则是描写了乌衣巷的现状。此句以神来之笔“夕阳斜”突出了乌衣巷的现状。第一句描写了朱雀桥的荒芜,乌衣巷正是在朱雀桥荒芜的背景之下。这已经一定程度上反衬出了乌衣巷的落寞。再加之一个“夕阳斜”的景象,令人联想到“日薄西山”的惨淡情境。一抹斜阳,将乌衣巷笼罩于一片寂寥、落寞、惨淡的氛围之中。

第三四句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按照一般的套路,第一二句写完景之后,就该抒情。譬如孙元宴《咏乌衣巷》中写到“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但是刘禹锡并没有落入这个俗套,而是继续写景;通过描写王谢大家 “堂前燕”的变化,寄予了深邃的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当然,此处的“堂前燕”并非实指王谢大家的燕子,穿越数百年的时空栖息于当今的寻常百姓之家;而是抓住了燕子栖息旧巢的特点,通过巧妙的手法突出六朝繁华经沧海桑田之后已然不再的主题。“堂前燕”两句虽然描写平常事物,但意蕴深刻,思想深沉,耐人寻味。

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主要抒发了作者对于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朱雀桥乌衣巷旧址依然还在,却早已失去了往日之辉煌——也许,这就是万古不变的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