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方隐角竹鼎壶为范大生首创

 净名斋主 2018-12-07

 “四方隐角竹鼎壶”为范大生首创初探

 

紫砂壶经典“四方隐角竹鼎壶”、“六方隐角竹鼎壶”,公认是民国时期创新的典范之作,当时不少名家都制作过,也公认其是范大生的代表作之一。但“四方隐角竹鼎壶”为谁首创,创于何时?至今尚没有见到考证、探讨。

2013 821,接到“上海春秋堂2013年秋季拍卖会·天地方圆宜兴专场”的宣传册,我看到2144号拍品是范大生的“四方隐角竹鼎壶”。此壶曾发刊于《宜兴紫砂珍赏》(见《远东图书出版》,19921月版之160页)。

此壶作于何时?壶铭有款:“壬子夏”。“壬子”年是1912年。

是年是民国初年。年初,宜兴秀才邵惠如在上海注册了“利永陶器公司”,并在“老城隍庙”开了“利永陶器店”,其后在老家丁山办起了生产工厂,一个品牌两地用,故也称“宜兴利永陶器公司”。邵惠如创办的“利永公司”一开张,第一个聘请的技师就是范大生。以上是经过考证的史实。

邵惠如为何第一个聘请范大生?我以为有三个原因,其一范大生幼承家学,后又拜师范鼎甫,在出师之时已闻名乡里,有“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之誉。其二,1909年宜兴成立了“阳羡紫砂陶器公司”,邵惠如的弟弟邵云如为公司“总经理”,便聘请范大生为技师。那一年邵云如、范大生、江岸卿、俞国良等人,为清末最后一位定制紫砂壶的大官“端方”定制制了一批壶。至今还有5把“端方”定制壶收藏于故宫。其中有一壶为“范大生”款。其三1910年邵云如组织范大生等人创作紫砂壶,集体参加中国政府办的世博会“南洋劝业会”,荣获了最高奖“皇帝奏奖”。可惜,“阳羡紫砂陶器公司”只办了三年,到1911年便因故停业了。对于以上事,邵云如的哥哥邵惠如自然是了然于心,也由此构成他对范大生的了解,也由此成为他第一个聘请范大生的原因。

由此可见,范大生创作“四方隐角竹鼎壶”的时间,是在受聘于“利永公司”的1912年“夏天”。

从“壬子”年“四方隐角竹鼎壶”,我们可以看到“隐角竹鼎壶”传承、出新的轨迹。

借物抒情是艺术创作的一个传统。宜兴的紫砂壶艺也是如此,只是生活在竹海里的艺人,把竹子引入壶艺创作比较晚罢了。我们曾为此写作过“迟来的竹节壶”。从文献的记载看,葵花、菊花、菱花和玉兰花,于紫砂壶艺开拓期就进入艺人视线,而满山的竹海从紫砂人手中飞出,却到了明晚期的1613年,第一件作品是陈仲美以“枯竹”为题材的“束竹壶”,像是给明王朝敲响催命钟。

到了清初,陈荫千才以生机勃勃的竹子创作了“双竹提梁壶”,为康乾盛世唱一曲赞歌。就是这“一把壶”,让名不见经传的陈荫千流芳百世。到了清代中期之后,以竹子为题材的创作,却出现了后来居上的气势,且出现了“花开两枝”的奇观。

一枝花是蒋万泉、杨凤年,直到民国初期的冯桂林,以竹节、竹段为师,制出了丰富多彩的传世佳作。

一枝花是范章恩另辟蹊径,走向把竹子和光货相结合的方向,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范章恩是紫砂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开办“前店后坊”的艺人,是“范家壶”的开创者。范章恩传世作品不多,最为著名的是把竹节同鼓形结合的“竹鼓壶”、“高竹鼓壶”。到了清晚期,赵松亭在“范章恩竹鼓壶”的基础上创作了他的成名作“隐角竹鼓壶”。南京王一羽先生藏有赵松亭“隐角竹鼓壶”一枚,制作时间是“辛巳秋”(1881年)。时隔30年,1912年夏天,范大生又在范章恩、赵松亭的基础上,把竹节和鼎彝重器“混搭”创新出“四方隐角竹鼎壶”、“六方隐角竹鼎壶”。1915年利永公司把“四方隐角竹鼎壶”等一批作品送巴拿马国际赛会,为中华紫砂赢得了“第一次国际大奖”。

紫砂壶艺传世之作,有纪年的不多。

范大生传世的“隐角竹鼎壶”不少,有铭文、有纪年的也有一些,但目前发现“壬子夏”年壶最早。范大生“壬子夏”制作的“四方隐角竹鼎壶”,可能不是第一把,如同王一羽藏赵松亭制作的“隐角竹鼓壶”可能不是第一把一样(史有另一说:赵松亭的成名作“隐角竹鼓壶”创作于1881年),但由于它们有纪年,似可以作赵松亭、范大生“原创的时间象征”。因之,我以为“四方隐角竹鼎壶”,为范大生传承之中的创新之作,也是范大生“四方隐角竹鼎壶”的标准器,创作时间是1912年夏天。

由此,我把拍卖的信息和考证,一并发给范大生的嫡孙,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请他参观拍卖展览,予以鉴定。98,范伟群从拍卖会上拍回了“四方隐角竹鼎壶”,现已陈列于范家壶庄的《范大生艺术馆》

 

             杨世明于《金岛山寺》2013821修改于910

 

附记:

·范恩章作“高竹鼓壶”。壶身上下为对称竹节式,嵌盖穹起,嘴、把、钮均为竹节形,整体壶身仿佛是鼓形。底钤“范章恩记”篆文方印,盖内有“迪恩”小印。此壶式史定名为高竹鼓壶,一直留传至今。范家壶庄珍宝馆收藏一枚范章恩“高竹鼓壶”。

·南京王一羽藏“赵松亭隐角竹鼓壶”,壶色蟹青,高8.1厘米,口径6.7厘米。壶一面陶刻隶书:“中空空而难测,腹恢恢其有余”,下属楷书“竹溪”。另一面陶刻篆书:“候鼎上之秋声,辛巳秋。”辛巳为1881年。壶底钤阳文篆印“宜兴松亭自造”。“竹溪”是吴竹溪,即吴月亭,是赵松亭的忘年交。他对“隐角竹鼓壶”特别赞扬。
  《隐角竹鼓壶》以圆竹鼓壶为基型,增加了四个隐角,组合巧妙,秀气天成。竹钮嵌盖,短流圆把,流、钮、把均饰以竹节枝茎,疏密有致,风格统一。壶体典雅凝重,浑朴敦实,竹节简练精细,古意盎然。

·照片

1.。《天地方圆·宜兴拍卖专场》宣传册封面

2.。2144号拍品·范大生“壬子”款“四方隐角竹鼎壶”。

3.。赵松亭作“隐角竹鼓壶”。

4.。范伟群拍回“四方隐角竹鼎壶”(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