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恩师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企业服务中心,修己安人,用中国式管理帮助企业固本培元,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灵活运用中国式管理,使大批企业基业长青。 我们的企业用人重视本事而非能力。本事、能力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本事、能力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伦理与道德层面。我们中国有句话叫有本事你就会出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本事跟能力是不同的,能力表现在工作上,而本事还要表现在道德、团队精神、人际关系等方面。假如我们忽略了道德的重要性,其实就是忽视了心目中有别人的人,用在职场上这种人就是心目中有老板的人。 中国人为什么重视本事,不重视才能?因为才能大家都差不多。你跟同事间的才华差很多吗?你能得90分,我也不会太差,至少85分不是问题。所以老板用人的关键常常在伦理与道德的部分,简单地说,就是看你心目中有没有老板。 我想大多数人对此还是不太明白,其实我也是一头雾水。因此,我常常问一些老板:“你用人的时候不重视他的能力,反而很在意这个人心目中有没有你这个老板,为什么?”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这样的:“一个员工如果一开始心目中就没有我这个老板,那么随着他能力的增长,我会越来越怕他。”这讲得确实很实在,般来说,员工的能力越强,会对老板越不尊敬,越看不起老板。 当然,也有这样的人,他的能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尊重领导,始终感谢领导给他机会。这是由他最初的态度决定的——他心目中有老板。可见,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日后的配合程度。所以我们在挑人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个人是不是忠诚,会不会配合。中国人在管理中很重视配合度就是这个道理。 西方管理的第一顺位跟东方管理的第一顺位是一样的,都是有德有才的人,但是第二顺位就完全不一样了,西方人敢用无德有才的人,中国人敢用无德有才的人吗?在中国人眼中,无德有才的人只能排到最后,甚至还不如无德无才的基层人员。 为什么?老板只要有经验就会清楚,他这辈子被谁害得最惨?基层员工会害得他很慘吗?真正害得他很惨的就是当初带给他大堆客户,结果又把一大堆客户带走的那个人。德行,这个“德”就是眼睛,就是心目中有别人。 所以我们常跟年轻人说,你们的皮肤保养得很白,这很好,但是最好不要连眼睛都保养得很白,眼睛保养得很白闽南语叫“白目”,意思就是眼睛瞎了,心目中没有别人。 心目中没有别人的人很可怕,所以中国人很忌讳人目中无人,没大没小,是有道理的。而且我们在挑人的时候一开始就要挑对,也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一开始就挑错了,以后怎么补救都没有用。 很多人会问:我先把无德有才的人挑出来,然后把他们训练成有德有才的人,这不是比较快吗?比把有德无才的人变成有德有才的人快多了,因为有德无才的人我还不能确定他的才能到底能发挥到什么程度,而无德有才的人,已经能够带客户了,他已经有才华了,我再好好调教一下他的品德就好了。” 请问你有没有想过“他爸爸妈妈二三十年都没把他调教过来,你两三个月就能改变他?你真厉害!中国有一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中国有这么多的培训机构,我还没见过哪家培训机构能在几个月内改变一个人的品德。什么东西最危险?就是人的心。人的心永远是变化的。所以《尚书》中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的变化非常快,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准确确认一个人的忠诚度。” 企业用人应该注重唯德是用这一准则。也就是说,当两个人都有德的时候,用没有才能的那个人没关系,因为才能可以经过有期限的训练而得到,而品德却没办法在有限时间内培养。道德没有瑕疵的人才能进入企业,道德有瑕疵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才能不是问题,才能可以慢慢教。由于企业比较重视氛围,重视德行,对忠诚度和配合度的高要求,那么其员工的稳定性就会很高,做起工作来就会事半功倍,形成良性循环,良性竞争,那么这个企业想不好都难。 现在有很多人说,用人就要唯才是用,并拿这个当座右铭。我们不是说唯才是用不对,但唯才是用是有前提的。唯才是用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心够狠,只有心够狠你才能唯才是用。 我们来看曹操,当他怀疑一个人叛变时,他可以装作做梦不小心用剑杀死他。你敢这样做吗?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你的心够不够狠?如果你做不到,你就别唯才是用,你也不要向人学这套。 有良心的老板一般没办法这么狠,所以才会以品德为基础。 曾教授所有智慧都在这里 最好的思念是传承 时不我待,一起感恩立志传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