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甄生联——岐黄之约

 369蓝田书院 2018-12-07

中医世家出身的我与中医药结缘,是命中注定的。岐黄之约,故始于幼时的耳提面命。常言道:“门里出身,自带三分。”杏林云:“熟读汤头三百首,不会开方也会开。”所以五六岁时就被父亲提着棍子诈唬着去背不知道是谁编的中医歌诀,背得滚瓜烂熟了再去背《医宗金鉴》和写在一沓沓白麻纸上的中药方子,每天背书时抑扬顿挫的姿态至今难以忘怀,也让我受益匪浅。这大概就是祖传中医特有的传承方式吧。


“家传中医”,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必须自己亲自上山采药,时时刻刻都得认药尝药。父亲常说:学医挺有意思,因为人的身体和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相合拍,大自然一有风吹草动,人就有相对的感应,所以草木枯荣、花开花谢的景象能触动医生治病的灵感;学医得有毅力和恒心,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而且必须深深地刻在脑子里,才能临证不乱,应对自如;学医要有悟性与魄力,身边的任何物什都是药,你还得敢于品尝,感知剂量的疗效与毒性。医生每天都在看书、瞧病和写医案之间徘徊,病人是医生的老师,能治病才是好大夫。


中医看病看的是疗效,如果没有效果,理论学得再好,讲得天花乱坠也白搭。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治疗方法来自经验。我小的时候常常跟在父亲后面看老百姓们杀猪宰羊,观察这些动物的身体构造,脑海里思考动物的器官为什么能有各自应有的功能,这为以后理解中医理论提供了实物基础。


其实任何动物在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都有可能发病,特别是观察动物自疗自愈的过程,更值得让人咀嚼:猪身上有皮肤病,总是在沤泥里打滚;吃了发芽的山药蛋身体发抖,喂些山药苗就没事了。人不幸患上感冒,常用姜葱枣熬汤喝;有了赘肉软疣,常用醋泡乌梅肉敷;皮里摸见无名圪蛋,急敷醋拌蚕沙……这些经验让我在以后的行医岁月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民间谚语是传统中医药治疗疾病最为经典的体现,如“缩蓓柳桐茎草,锅头喝上后炕有”“穿山甲、王不留,月妇吃了奶长流”“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花升子降,根通叶散”“病人不忌口,忙坏先生手”“鱼生痰,肉生火,青菜豆腐保平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等。记得儿时,父亲常让我收集有关中医药方面的民谣,说对提高医技有帮助。现在想来,收集谚语确实是学医的助推器。


山里的花花草草,是父亲让我认药的基地;山里的窑洞,是父亲让我尝药的场所。在以后的行医岁月里,受父亲身教的影响,使我养成了“尝药”的习惯,不是吹牛:凡是我开出的方子,没有没亲自吃过的。不仅尝过附子、半夏、乌头、肉桂、大黄、芒硝等这些一般医生望而生畏的“将帅之药”,而且我还长期服过硫黄、偶尔尝过砒霜,因为小时听父亲讲:冬季入水摸鱼的人之所以不怕冷,是因为常服“能起命门真火”的硫黄。所以提笔开方时,对于某药吃下去会有什么效果、多大剂量才能起作用、这付药会是什么味道等等,皆心中有数。


20世纪80年代,我考入医学院开始学习西医,从那时起,才知道这世界上有两种医学,懵懂中发现了“中西医学的冲撞与汇通”。那时总要写信问父亲许多问题,例如:西医的“伤寒”,是中医的什么病?而中医的“伤寒”,又是西医的什么病?等等。在学校时,对拔牙、开刀、用拉丁文开张西药处方真的非常迷恋,也觉得比使用针灸、草药更有面子。但在基层真正临床时还是祖传的“一技之长”得心应手,最终还是靠“祖传中医”这张牌赢得病人的信任,于是便又从灵魂深处心甘情愿地回到了中医的“阵营”。屈指算来,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时光了。


20世纪90年代我到内蒙古医学院附院进修,有机会进入大医院接受正规培训。我才惊讶地发现,现在正规的现代医学技能,固然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必由之路,但对于许多师承制的学生来说,却成了理解传统中医药的障碍。当他们进入学习中医的阶段后,类似前面所言“西医的伤寒是中医的什么病,而中医的伤寒又是西医的什么病”之类的问题,同样会困扰着这些初尝“两种医学体系冲撞”之滋味的中医后学。


许多人也许会在从事多年临床治疗后,仍然摆脱不了“西医诊断、中药治疗”模式的束缚。这种困惑会影响学医者的耐力,有此经历者应帮其解除窘境。现代医学知识对于我这样一个已然有过几十年的中医实践、早已反复体验过“冲撞”滋味的人来说,却倍感亲切。因为在系统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后,我才获得了理解中医何以能治疗某病,中医何以要如此治疗某病的“密钥”。换句话来说,只有依靠现代医学知识,才能说清中医治病的“所以然”问题。所以我开始考虑将来著书立说,把“传统中医”解释得让中医、西医乃至一般人都明白,并自信能够作到这一点。2017年,我获得“敬佑生命  荣耀医者”——基层好医生奖。

鉴于以上学医行医的经历,我在繁忙工作之余将祖辈传承的“祖传秘方”无偿捐献给国家,并把四十多年的行医经验公布于众,发表论文30余篇,人民卫生出版社还出版了《甄氏中医祖传实录》一书。“甄氏祖传秘方”也被列入内蒙古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


多年的行医生涯,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把从先辈那里传承下来的特色医技传承好,在“赏识先辈的成果,缅怀先辈的业绩,尊重先辈的品质”的同时有所创新有所作为,不愧这个时代,不愧岐黄之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