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上了那么多课,还做不好公众号运营?

 运营江湖 2018-12-07

在同事的介绍下,我跟随参加了一个“引爆全网亿级阅读量”爆文分享沙龙,还没去到,已经被分享主题震惊了,这课程无异于“教你如何一夜成为亿万富翁”啊。在知识付费尚未死去,同行们抱着对新媒体一丝尚存的“希望”下,我们来到了线下沙龙的分享现场。

 
 

在此之前,沟油哥先讲讲客观环境,公众号整体阅读情况陷入低迷,并且大不如前,最显著的动作是微信订阅号体验的改版。现在整体情况尚且不乐观,更别说那些商业性质的企业新媒体,其运营难度无异于再放大一百倍


公众号打开低迷的本质是用户注意力的转移与缺失,同时,也体现了用户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相比之下,企业新媒体的内容可读性十分鸡肋,价值低下,简直形同垃圾。


为什么这么说呢?企业新媒体普遍处于的状态

第一,企业新媒体内容商业目的性极强,还没提供足够得价值,就想抛出产品的价格;

第二,企业新媒体套路太多,自吹自擂,硬广恶心,对用户缺乏真诚的沟通;

第三,企业新媒体脱离企业服务,强调推广性质,处理粉丝关系本末倒置,导致账号半死不活,除了自嗨,无半点实质的推广效果。


来参加沙龙的大多数同行,都本着同一个目的,就是“课程能否解决自家企业新媒体的实际问题“,或涨粉,或提高阅读,或变现。其实无论如何,企业新媒体——职场——赚钱,除了极个别创业探索者外,所有人都期望能够了解新媒体还可能存在的哪些玩法,来拯救或者改变自己在当下运营岗位遇到的困境。


很失望,并没有,整场沙龙下来,理论太多,毫无实操的指导意义。讲师一直在“是什么”的概念,而不是讲“怎样做”的方法。全场会议到了提问环节,其实挺尴尬的,讲师被问得哑口无言,被迫搪塞回答。


以下是导师给我们分享的

“亿级爆文写作思路”

水不水,你们自己理解咯

 
 
 
 

接下来,我将梳理这场沙龙带给我的10个思考。


思考一

同行的鄙视链


要在同行分享干货,做知识付费,其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高度挑剔的新媒体同行面前,一旦发觉有点不对劲,就会质疑,就会鄙视,所讲的不都是正确的废话吗?这人能力还不如我呢?这样的人也能做导师?今天我在现场感受了这个氛围,因为导师一直在干讲概念“即能百度出来的正确废话”,沙龙中途就有很多人低头玩手机了,这代表课程水分较多,触发了同行的鄙视链。所以,当你在试图给同行讲经的时候,最好有碾压他们认知的观点,否则不要为了装逼目的,贻笑大方。


思考二

错把平台当能力


导师的头衔“千万粉丝矩阵内容部门负责人”,在这个光环下,大家翘首以待千万级大咖的风骚爆文操作,没想到换来一堆“正确的废话”。一开始还以为真的打造了0到1的千万矩阵,后来得知,这个千万级粉丝矩阵原来是他公司的资产,而他根本没有参与0到1的孵化,在现成矩阵的基础上出了两三篇爆文案例,然后就做了今天的导师,来教我们在做如何写爆文。他错把平台当能力,并自以为大有所成,终究抵不过学员质疑的检验,问题互动环节,导师几乎没能完整解答好一个问题。


思考三

没有人愿意被否定

人性决定脆弱的人类憎恨一切否定自己的人


当导师的课程水分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站起来发表了他的观点:我们希望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导师的课程,而并不是一味假意恭维的掌声,导师的确提供很多理论,但没有看到一点点具有实践指导的东西。当我朋友说完,明显获得大部分学员的眼神赞同。


但此刻,导师的脸是黑了的,眼神中带有一丝丝怨气与鄙视,仿佛在说,你哪根葱,敢来评判我的课程?后来在合影环节,我也有意无意听到了,导师跟他的几个朋友在吐槽我那位耿直的朋友,说他垃圾,不懂装懂bala bala~~~~


很明显,导师当众被戳穿,面子下不来,心里过不去。好几次悄悄讥讽、鄙视了我那位朋友。我觉得啊,那些被否定之后的人,就会变得小气,就会变得不可理喻。人性趋于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即装逼,而被否定恰恰是背道而驰。所以,那时人就会被愤怒冲昏头脑,就会想方设法替自己辩解,踩低别人,来把自己彰显回优越的水平线。


思考四

知识付费是一个浮躁的行业

涌出了一批又一批沽名钓誉的人


很多讲师是被包装出来的,很多哪怕做到某项成就,或许是运气使然,毫无实力可言的。为了当讲师卖课程,硬生生给自己的小成就,编织了10个成功方法论,来彰显自己做这件事前的深思熟虑。一个又一个的导师,沽名钓誉,没有自知之明,这也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


思考五

如何辨别课程水分,辨别导师的实力


一个成功案例会有N个人去剖析,但大多数情况下,成功案例的当事人也没那么多的方法论,或许纯粹是运气,或者是遇上什么好的节点。因此那些分析得彻头彻尾,头头是道的方法论,可能奏效甚微,甚至是正确的废话。咱们新媒体沙龙的导师全程引用别人的案例,一会儿是冯唐,一会儿是咪蒙,所以所得出的结论以及方法建议,看起来像是“正确得废话”,围绕成功案例的解题,还不如拿出自己的案例、数据情况更有说服力。


所以,厉害的高手都在复盘自己的思考过程,而三流的讲师一般会用别人的案例。


思考六

那些混圈子的沙龙

是不是相互装逼的社交场合?


在沙龙的自我介绍环节,我似乎看到了那些人,露出了为自己的背景引以为豪的微笑,如某某上市公司的运营负责人,千万粉丝矩阵的负责人,百万大号,什么跨境电商、跨界合作、整合营销等等,是真的有这么牛逼吗?如果这么牛逼还来这里上课干嘛?


不得不说,装逼真的是人类本能。大多数时候,装逼过度,别人是看得到的,只是不揭穿而已。所以,我是希望线上,还是线下沙龙会也好,真真正正踏实去做好一些事情,交朋友,而不是互相吹嘘自己的头衔。


思考七

那些想要学习的人,

偏偏找不到有效的课程;

那些不是很懂的人,

却偏偏去做了知识付费;

这就是时下“知识付费”的真相。


思考八

涨粉——新媒体的永恒痛点

企业新媒体的致命指标


当导师被问到如何涨粉问题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他首先模棱两可地说了wifi粉、纸巾粉。然后说他有个朋友,搞了一个送书的“锦鲤活动”0成本涨粉5万,最后奖项内定,也没送出去。他在为他朋友的睿智引以为豪,可笑吧?公众号都经历了近5年的风雨了,难道还可以去做这么一个诈骗活动?这样顶风作案没人举报吗?腾讯不会封吗?还真把用户当傻瓜是吧?

这里有一点要提醒的:

自媒体,公众号是自己的,爱怎么搞都可以;

企业新媒体,账号归属公司,一旦办了个假活动被揭发举报,封号的损失,运营者必须承担最大责任,经济损失最明显,对于一般职场人来说,是属于毁灭性的惩罚了。


影响企业新媒体涨粉的因素太多了。

1.品牌知名度(背书),是企业新媒体的先天涨粉基因,如小米;

2.强大的资源背景,如中国移动有流量话费资源、中石化有线下加油站入口资源;

3.高频的产品需求,如滴滴出行,有道云笔记;

如今企业新媒体,即便是活动涨粉也变得收效甚微,更别说“靠推广”定位了。


大多数企业新媒体在“传播性质”定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走上了失败的道路。


沟油哥认为,做内容不属于企业新媒体的破局之路。所以除了像新世相这种ip,以及GQ这种媒体转型的新媒体有内容爆发势能外,一般的企业官微,都做不起来的了。


关于企业新媒体涨粉,管理层本末倒置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我之前替兴业银行广东省总行官微运营,零售部副总裁直接要求我,凭空涨一些粉丝(与兴业银行无瓜葛的),来办理兴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和信用卡业务,她希望最好是把其他银行的客户拉来作为自己的粉丝,来办自己的业务。


那么问题来了,银行那么多,为什么要选择你兴业银行?怎么会有一批人,无端端地成为你的品牌粉丝,然后又无端端地去办理你的业务?除非兴业是全中国唯一一个银行机构吧,否则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个粉丝号召力的。


因此,我跟副总裁提出的一个涨粉计划,先转化与兴业银行一切有关联的客户,也就是先让他们沉淀成为品牌公众号的粉丝。然后再借助这批种子用户的一个基础传播量,对他们进行二次的业务开发与二次销售转化。


所以,企业新媒体涨粉,根本思路是转化与品牌或产品本身存在密切关系的那一批人。


要么利益关联,要么是刚需服务关联。前期所有企业的涨粉,必须要彻底彻底把这群人都沉淀成为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才有资格去拉新,就是拉外面跟企业毫无关联的人。


思考九

高预期来自于现实的困境与标题党

现实真的很苦

却有人告诉你有一夜暴富的方法


首先学员们在工作上,创业上遇到的新媒体困境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他们迫切希望有一位圣人,出来指导迷津,好让自己顿然开悟,豁然开朗。同时活动宣传采取了标题党效应,“亿级阅读爆文套路”,双管齐下,让所有学员的预期空前提高。可惜事与愿违,导师太水,课程过于理论化,现场学员的预期基本上是没有满足道德,除了极个别小白,对理论性的东西盲目崇拜。


思考十

焦虑笼罩下的新媒体同行


新媒体同行普遍都要受到指标的压迫,上司的无脑指挥,其实他们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分析出当下工作存在具体障碍,以及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有效缓解,或者彻底解决当下问题。

知识付费的课程一般针对泛受众群体,广理论,而同行们遇到的,却是具体的运营困境,如领导局限写作方向,或者公司不重视企业新媒体,不急于资源扶持,如何说服上司等等之类的困境。

我觉得,同行们最迫切的是想知道一个有效地工作方法,比如如何搞定上司,做个什么方案拿到公司的扶持资源,怎样才能逐步做出运营成绩,不需要太多,在运营商哪怕比以前的目标更清晰,更具象,也算是新媒体岗位上的一次小小的突破。

所以,新媒体同行们需要具体的顾问导师,需要一个有着同样运营经历的过来人,以上帝视角给他们梳理当下工作困境,并逐个提供解决办法,或者缓解建议。毕竟每个企业的实情不一样,也就客观局限了每个企业官微的成长环境差异,哪怕万试万灵的干货,去到不同的企业,恐怕也会水土不服吧。

因此,焦虑的同行们,其实课程不需要上很多,找到这么一个人就可以了。如果找不到,那就辛苦一点,自己先给自己复盘,梳理工作的现状,让更专业的导师来协同解决。


或许,你从来不是缺少一个解决办法,而是缺少一个看清自己全局的视角而已。


慢慢你会知道,再多的干货不如一次实践,一次试错来得真实,有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