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王》口碑票房双爆炸已是事实,但它没解决一个核心问题

 野田高梧 2018-12-07

望眼欲穿的《海王》今天上映了,比北美还早两周。豆瓣开分是8.4,DC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全世界的DC迷都可以松口气。


中国首日票房也轻松破了1亿,所以《海王》的火爆已经是一个事实。


一个完全没有大众知名度的超级英雄的第一部单人作品,能取得这个成绩, 华纳恐怕睡觉都会笑醒。


毫无疑问,中国的上佳口碑和票房对稍后的北美和全世界市场都会有很大助推作用,它应该正是疲软的DC宇宙,一直在等的那部救命大作。



先说优点,这当然是有很多很多。


我看的零点场,是非常罕见的一次观影体验。电影里几乎每一个,真的是每一个小高潮,观众们都会欢呼鼓掌,整场下来,可能有二十来次吧。这说明啥呢?说明观众真的看high了,是心底里喜欢,我们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在温子仁的操刀下,《海王》奉献了DC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视觉盛宴。横向和其他宇宙比,仅视觉这一项得分,《海王》也不会输给漫威,更不用说索尼、福斯的超级英雄电影。


从《电锯惊魂》到《招魂》《潜伏》再到《速度与激情7》,温子仁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个恐怖片导演,他有能力在不同类型片之间游刃有余,《海王》更加证明了他花大钱、挣大钱的能力,这部影片多半会讲他稳稳送入由屈指可数的超一流导演组成的尊贵俱乐部。



温子仁


片中海底世界的部分堪比《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亚特兰蒂斯的过去与现在又有种《指环王》般的中古传奇质感,一段西西里岛上的打斗戏对空间的跨越几乎就是对《速度与激情7》的全面升级。



那些海底飞船大战、亚特兰蒂斯士兵的设定又无时无刻不让你想到《星球大战》,黑蝠鲼的出场和设定更是像极了钢铁侠,至于一步步寻找三叉戟的过程,简直就是海王版本的《夺宝奇兵》。



你真的很难在一部影片里,看到这么疯狂的类型杂糅和风格混合,而它们又被温子仁处理得全都恰到好处,即便你完全不是漫画迷,对海王的故事毫无了解,也能迅速被带入到这个故事中去。


这就是《海王》最成功的地方:脱离了漫画语境的改编,也做得有趣而毫无门槛,对原漫画中各种细节的还原,都能让漫迷们心服口服(比如最后高潮决斗时海王的那身战衣)。



一个小小的惊喜是,温子仁把自己最擅长的恐怖惊悚片元素也糅合其中。在海王跟湄拉去到海沟国的时候,两人拿着火焰照明棒跳入深海,密集的海沟国生物充斥满了整个画面。


这是十足的怪兽片桥段,实在让人毛骨悚然,再加上深海环境的压抑和瘆人感,像是在提醒观众——我是拍《招魂》的温子仁喔!



高潮迭起的视觉狂欢,是《海王》给人的最强感受,再挑剔的观众也只能表示满意。


由衷地说,《海王》所呈现的七海奇观确实征服了我,温子仁对整个海底世界的打造,以及重新为水中环境调整设计的动作场景,均让人叹为观止,所以我理解现在网上舆论对《海王》的狂热赞美,但是——终于进入了「但是」环节——我对这部影片到底好到哪个程度,还是有所保留的。



这是一部超级英雄的单人电影,问题就出在人物上。


影片动用了无数古典神话里的原型俗套,展示了一段「男版迪士尼公主」式的寻宝和复仇之旅,在这个过程中,遗忘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的男主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先来说「男版迪士尼公主」。


这是个比喻,海王当然一点儿也不娘,所谓的迪士尼公主片,向来就是对古典叙事中经典原型人物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代表,而海王和片中其他角色从各种设定上来看,都相当符合公主片的设定——


尊贵而特殊的血统赋予主角之所以成为主角的能力,海王是亚特兰蒂斯女王之子,血统很高贵了,还是混血,更是海陆通吃。



失去双亲或者单亲,留下的那一个要么没什么能力,要么就是主角行动的阻碍者,这在公主片中实在太多见了,不死个直系亲属什么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公主,海王母亲的遭遇,也就锚定了他也不缺少这个重要的特点。


公主故事中还有一个极为常见的设定,就是她们总是和姐妹们发生纷争——《灰姑娘》是和同父异母,《冰雪奇缘》是直系姐妹间,最终她们总是会战胜/拯救自己的姐妹,证明自己是「天选之子」,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点在海王的身上就更明显了,故事的主线,就是讲他这个流落在外的在野种皇子,重新回到故土,和同母异父的弟弟奥姆王正面对决,获得权杖和权位的过程。


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DC版本的《黑豹》,不过,鉴于漫画《海王》诞生的时间比黑豹早,只能说超级英雄都有一个需要杀死兄弟的复仇王子吧。


《黑豹》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海王》的故事,实实在在就是对传统公主片的再造和变格。因为它把这样的故事,安插在一个豪迈彪悍的大叔身上,所以不太让人看得出来。


在这样的设定之下,海王几乎经历了公主片中公主们会经历的那些成长变化。威廉·达福饰演的维科,差不多就是仙女教母一样的角色,担任起了开发、教导、训练海王能力的任务。


而湄拉承担的是公主片中的王子角色,她在关键时刻拯救和激发了海王。


而波塞冬的三叉戟,就是能让灰姑娘改头换面的水晶鞋。



所有超级英雄电影都存在差不多的基础设定——他们的能力接近于神,又常有各种高科技武器加持,却永远要用最直接的肉搏来解决战斗。


所以,只要是被削坏了手里的叉子,英雄们就啥也干不了了,只能俯首认输。好吧……看多了也就不觉得这算槽点了。



吐槽归吐槽,回到人设上来,应该有很多人,在看《海王》的时候都会想到超人,小时候因为自己异于常人的举止被同学欺负,扛举重物的能力,在水底的行进方式,都是活脱脱的水底版超人。


超人在氪星出生,被养父母在地球养大,因此成为联结起两个世界的英雄,海王也因为混血的身份,成为了联结起海底世界和陆地世界的英雄。他和超人一样,都是要保护故土之外的人类世界,都对自己的身份存在认同困惑。


而这种相似,恰恰带来了《海王》的最大问题。



「海底版超人」并非是贬义词,他是温子仁延续扎克·施耐德绘制的DC蓝图中的一部分,《海王》和《超人:钢铁之躯》本有呼应的桥段,但因为后来的改动被拿掉了。


「海底版超人」的设定开拓了陆地世界上能与超级英雄联通的另一个空间,从外太空回到地球本身,亚特兰蒂斯的设定充满传奇感,但又拥有某种贴近历史的真实,很适合做成超级英雄半虚半实的故事背景。


但是,《海王》成功地借用了超人的壳,却没能深入触探到超人之所以打动人和成功的关键。


超人的故事有其特殊历史时代、政治影射带来的共情是一部分,这也是《海王》缺乏的,但还并不是最重要的那点。



这部电影缺乏超级英雄单人传记,尤其是开山源起作,必不可少的对英雄的性格和人格的塑造。


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绿巨人、雷神、神奇女侠……不管属于哪家,我们都能通过第一部电影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说实话,看过《海王》,我还是不知道海王是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整部电影中,他一直被套在一个接一个经典的,或者说老套的传统神话叙事套路里,他在每个关键节点做出的选择都是按部就班的,一切转折也都可以预见。


换句话说,决定海王行动的不是这个人,而是各种套路!所以,他不需要有什么自己的性格。



DC最经典的两个英雄——超人和蝙蝠侠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他们身为超级英雄,依然表达了诸多对作为「人」而存在的困惑。


超人在现实世界里有报社的工作,有养父母,有女朋友和人间的正常生活,蝙蝠侠更是本来就是人类。前者因为在地球成长,因此对这个世界有了深厚的感情,后者则因为自己的家庭悲剧经历染上了晦暗的色彩,从而成长为城市的保护者。


他们的故事里,有大量与世俗社会共融的戏份情节,所以即便他们的能力再超人,电影的质感再暗黑史诗,观众依然是能够与之共情的。


《超人:钢铁之躯》


但《海王》并未如此,可能是因为绝大部分的篇幅都用于展示海底世界的奇观瑰丽,几大王国势力也过于架空,作为一个同样在人类世界长大的英雄,影片对海王与陆地之间关系的着墨就非常有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也是寥寥几笔带过,与克拉克和他养父母之间的那种情感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你能够感觉到超人深爱着地球,蝙蝠侠想要保护城市,但是不管海王再怎么说他要保护陆地,你都无法在具体的细节中,看到并认同这一点。



从《神奇女侠》到《正义联盟》再到《海王》,DC和漫威以及现在的索尼漫威角色宇宙,已经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划分。漫威和索尼的路线有一定重合性,都是在把英雄往越来越亲民、让观众更有代入感的方向做,而DC的英雄们,却在越来越远离现实。


这并不是说DC的路不好,我们当然需要不同故事风格的超级英雄。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和超人与蝙蝠侠给DC带来的宏大感和史诗感有关,这些年来DC似乎一直想要重现这种辉煌。



从《神奇女侠》和《海王》,你就能看出这种传统神话感和史诗质感的明显走向,DC始终在用一种天选之子的精英式思维来主导自己的英雄们,钢铁侠这种科学家、小蜘蛛这种邻家男孩、毒液这种loser,对于DC的英雄来说是不可能的。


DC的英雄必须要先天就拥有开挂的血脉和技能,才有接下来的故事,但超人模式可一而不可再,海王有超人开挂的一面,但凡人的一面,我们却没看到。


所以这就是我的个人结论:《海王》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但海王却不是一个有趣的超级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