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健康有害的5个常见习惯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12-08

凤凰FM·管理一点通

对健康有害的5个常见习惯 来自凤凰读书计划 14:56

对健康有害的5个常见习惯

36氪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有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锻炼或饮食习惯,可能对大脑及健康并没有好处,虽然某些建议在理论上看起来很有效,但它们可能更有害。下面是5个常见的习惯。

 

第一个是市区慢跑或骑行。尽管跑步这样的心血管锻炼是提高警觉性、情绪和学习能力的好办法,但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可能会抵消它带来的大部分好处。像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对大脑有害,它会导致神经炎症,降低你的认知能力。文章建议,你最好去室内健身房,但如果你不想放弃户外跑步的话,就在林荫小路或公园内部慢跑,尽量远离车辆和尾气。

 

第二个是迷信“健康食物”。我们会认为吃素比吃肉健康,少吃一点也比多吃一点更健康。但文章指出,饥饿会对注意力、情绪和潜意识偏见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吃大量的坚果、水果和蛋白奶昔也对健康无益处。

 

第三个是睡懒觉。你可能经常会因为熬夜而补上几个懒觉。但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社交时差”,即睡眠时间不规律、醒来时间不规律、睡眠时长不规律也会导致情绪低落和疲劳。文章建议,你应该定一个目标,每晚睡足7到9个小时,然后每周都要保证有几天的充足睡眠。此外,也要注意你的午睡时间。睡20-40分钟会让你觉得昏昏沉沉,如果你能争取睡个90分钟,相当于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脑就有机会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创建新连接,有利于你迸发出创造性的见解。

 

第四个是一点儿也不沾咖啡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少喝咖啡可能比不喝要好。文章建议,如果你已经养成了每天喝四五杯咖啡的习惯,就不要突然戒掉。适量的咖啡因对健康有益。它是抗氧化剂的有效来源,能刺激神经系统,使你保持警觉。它还能提高你的记忆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咖啡因能提高长期记忆力。最理想的情况是一天喝的咖啡量不超过一杯或两杯,并注意安排好时间。喝了咖啡后的45分钟内,大脑活跃性程度最高。

 

第五个是晚上锻炼。临睡前进行高强度训练可能会影响睡眠,不过这并不是普遍现象。


企业如何进行组织升级?

最近,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互联网巨头都不约而同的进行了组织升级。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也说:“未来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一定是先从组织结构上进行自我改革和升级。”对此,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教授斯蒂芬·吉罗德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吉罗德教授称,组织升级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架构改革。比如微软,2013年将围绕业务范围搭建的组织架构,转变为基于职能的结构,并将职能划分为工程、市场营销、商务拓展与宣传等。二是业务调整。指在不改变公司基础架构的情况下,增加、拆分、调动、合并或解散某些事业部。

 

那么领导者该如何选择两种升级方式呢?吉罗德通过分析数百次案例,给出了3个建议。

 

首先,分析你所处环境。领导者应考虑两大因素:一是你所在行业的革新速度,二是你对战略转型的需求强度。在快速变迁的市场中,小范围改良的业务调整更有利于公司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比如零售、银行和科技等革新速度快的行业中。但如果你的公司面临重大行业变革,你必须改革架构。

 

其次,发挥优势并寻求差异化。架构改革最适合用来强化公司的特色,而非模仿竞争对手的战略。比如专业服务公司埃森哲。它没有像其它咨询公司一样,按照区域给不同国家归类,而是围绕更具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差异进行管理。埃森哲的“核心市场”架构聚焦于发达经济体,致力于推动跨境高效合作和标准化,而“增长市场”架构关注新兴经济体,更强调本土化和自主管理。

 

业务调整只要将目标明确为稳固公司战略优势,同时有效利用内部相互依存关系,也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强生,曾于20世纪70年代合并内部两个部门。而合并后的新部门创新力更加强大,获利也水涨船高。

 

最后,确定其他须调整的系统。公司一旦进行架构改革,其他很多方面也必须有所调整,例如管理流程、IT系统、文化、激励和奖励措施以及领导风格。这些改变即便不能同时发生,也必须以最快速度执行;如果进行架构改革时,各部门各自为政,往往配合不力,最终导致公司陷入瘫痪状态。


麻省理工教授— —

未来应该如何选择行业

迈克斯·泰格马克,不仅是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也是畅销书《生命3.0》的作者。近期,他接受了《中欧商业评论》的专访,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一些思考。

 

泰格马克首先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忧虑。

 

第一,人工智能时代,当今的司法系统已经非常陈旧过时,需要更新。比如自动驾驶技术,事故发生了之后由谁来负责?是汽车的制造商,还是这套驾驶技术的开发者,又或者是自动驾驶汽车上的乘客?所以这方面的立法非常重要,要让警方更好地判别谁来负责。

 

第二,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不平等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机器的工作效率,不仅让公司获得更多利润,还让那些拥有机器的人就会享尽财富。另一方面,企业大量使用人工智能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穷人一无所有,这样一来,社会就将变得很不平等,越来越极端、越来越分裂。

 

第三,让人工智能懂伦理道德、明辨是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假如一架客机的飞行员患了抑郁症,他命令电脑将飞行高度下降几百米,撞上了山峰。因为电脑对人类价值观没有任何概念。事实上要避免撞击原本很简单,如果电脑发现飞行员的指令违背道德,可以从人工控制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最后再安全着陆。因此,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人工智能会不会有同情心,而是我们如何为人工智能加入适当的同情心。

 

接下来,对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方面的问题,泰格马克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孩子们应进入那些计算机还不太擅长的行业,而且是将来一段时间计算机都不太擅长的才行。应该避免进入那些重复性、结构性的工作,那些需要创造性或者必须要即时反应的工作则是比较好的。还有一类工作,即便有了人工智能代替,人们仍会希望给人工更高的价格。比如心理学家、按摩师等。


如何应对团队协作泛滥

工作中,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什么人都能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你,请你帮忙;休息时也是邮件不断、随时要接电话。这种生活让很多人觉得精疲力尽。《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提出,这种状况属于“团队协作泛滥”。

 

怎样战胜协作泛滥?文章给出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超负荷工作的原因。找出自己这么做的动机:是出于维护助人为乐、见多识广的好名声,还是担心失去控制权或者难以拒绝?

 

弄清为什么你要在公司和领导不做强制要求的情况下,接受协作任务,是战胜协作泛滥的首要事项。所有效率高的协作者都懂得,参与某些事情意味着拒绝另一些事情,或者对其他事情的参与度降低。他们会提醒自己,回复邮件、措辞完美的报告等小成就并不十分重要。他们会认真思索自己的专业领域,决定什么时候自己能提供价值,什么时候不能。他们不把自己看成不可或缺的人,而是转变了彰显自我价值的方法,从展现自己的能力,转为适时退出,让他人发展能力,并获得表现机会。

 

第二步,拒绝不必要的协作。高效协作者不会坐等天上掉馅饼,也不会被动地对环境做出反应,陷入被其他人的目标支配的模式,而是主动去解决协作泛滥的问题。他们会找到自己的“北极星”目标,也就是那些可以发挥强项和体现价值的工作,调整并简化自己的职场生活,拒绝不符合目标的请求。同时,你要帮助同事适应你的变化,让他们了解你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及时且深入地参与协作。

 

第三步,保证自己的高效率。一旦你盘点完自己所有的协作工作,就要开始提高选择参与协作的工作价值。研究表明,缺乏组织的会议是最浪费时间的活动。即使你无法控制所参加的会议,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高效率。例如,让会议组织者在会前给大家发一份会议日程,或者要求大家事先读完材料,并在会后分享一份总结,说明大家在会上的共识和之后要做的事。


白岩松谈教育——

我们不缺知识,但是缺智慧

近日,在GES未来教育大会上,央视新闻中心评论员白岩松以“教育与更全面的人”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指出,“德智体美劳”每一个字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都在面临新的挑战。此外,他还加了一个字,那就是“情”。公众号笔记侠整理了他的发言。

 

第一是“德”。白岩松指出,过去的“德”代表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德行。但今天的教育,应加上“公德”这样的一个意思。他解释说,中国的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熟人世界里,一部分是在陌生人世界里。在熟人世界里,我们会抢着买单,尊重彼此;但在陌生人的世界里,我们的约束就迅速减少,比如,一名男子酒后在机舱里不停地大声说话,被劝阻时,这个男子依然不客气地说:“这里又没有人认识我,无所谓!”所以,白岩松认为,当今教育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教育人有“公德”。

 

第二是“智”。白岩松说,我们身边的很多年轻人几乎无所不知,但不能转变成行为和思维方式。他不缺知识,但是缺智慧。缺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智慧,缺很多方面的智慧。因此,我们如何在未来的教育中把“智力”变成“智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第三是“体”。白岩松指出,体育的重点不在“体”,在于“育”。他引用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负责人说的一句话:“首先,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接下来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这句话对白岩松的震撼很大。他指出,在中国的教育里,从没有教过孩子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如果我们不能教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体面且有尊严地输,并且把它上升到“第二种成功”的概念,我们不可能有革命性的创新。”“每个人都去做看得到的成功,不敢去做有可能面对失败的尝试,创新就不可能出现。”

 

第四是“美”。白岩松以很多地方流行“缓扫落叶”为例,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而如今,清洁工不用在迅速地把它扫干净,而是学会了欣赏落叶之美,秋天之美。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拥有与时俱进的审美能力,是教育的一个特别大的挑战。

 

第五是“劳”。过去的“劳”,强调的是劳动。当人工智能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的劳动能力要体现在智慧方面。

 

第六是“情”。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过多地强调了智商。如何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增加情商的概念,能管控自己的情,能敏锐地了解到周边的情绪,能处好人际关系。没有情商的教育,中国想要变成和谐社会是很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