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跃刚:我的“爷爷奶奶”

 纪实影社 2020-11-17

拍照那年,郑玉存已年逾古稀,他的老伴康淑英也是七十四岁高龄,有两双儿女,孙子、孙女都上了大学。老俩口到了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的时候,却不辞辛劳的担负起了抚养残疾儿童的重任。

老俩口在看当年的婚纱照。

郑玉存不顾自己年岁一天比一天高,身上还有病,用自己养老金抚养了四个残疾儿童,照顾他们的生活,教他们怎么样做人。孩子们在老人的精心照料下,生活得都很好。

郑玉存长期有病,老伴给他喂药。

康淑英说:老伴身体不好,自己用棉花做的棉衣暖和。

郑玉存爰养鸟,闲时让老伴拿来看看。

康淑英给孩子辅导作业。

康淑英在给孩子织毛衣。

郑磊是郑玉存在大雪纷飞的冬天从乱石堆中拣回来的。由于孩子有病,当时给她看病的医生都束手无策,认为她是无法成活的。然而郑玉存仍然让她快乐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个奇迹,一个由爱创造的奇迹。

为了照顾好郑磊,老俩口平日里省吃俭用,自己连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用节约下来的钱为小郑磊购买了很多的营养品,帮助小郑磊健康成长;听说“脑黄金”有助于大脑的发育,老人立即给郑磊买来,希望郑磊能成为一个聪明、活泼、健康的孩子。

康淑英给郑磊洗脚。

康淑英带着郑磊去理发。

老俩口都舍不得吃羊肉串郑磊说最近没吃肉了康淑英就去买回来给她吃。

康淑英每天都要陪郑磊玩一会。

2008年宝鸡大地震康淑英带着磊磊在地震棚睡。

天气好的时候,康淑英就带郑磊去幼儿园玩一玩。

老俩口带郑磊出去玩儿,回来了。

康淑英带郑磊上完卫生间回房间。

郑玉存每天都要给郑磊喂饭。

幸运的是,郑玉存的儿女十分孝顺,为帮父母分忧,不让老父亲老母亲过分劳累,他们也帮着照顾孩子。常常从自己家拿些好吃的给孩子们,做些花样让孩子们尝尝;还按季节给孩子们添置衣裳,冬添棉袄夏添衫;到了节假日,会接孩子们到他们自己家里去住,领着孩子到郊外玩;为了使孩子们不觉得自己是没人要的,他们让这几个孩子叫他们“爸爸”、“妈妈”。

大女儿经常带郑磊去社区转一转。

康淑英和大女儿给郑磊洗澡。

郑玉存一家人给郑磊过生日。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的做好事。无论是谁,看到这个曾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小女孩仍存于世,都会为之惊叹,都会为郑老一家无私的爱所感动,老人的邻里街坊都由衷的感慨,说:“这个孩子真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啊!”

单位的好朋友到郑玉存家看望郑磊顺便聊聊家常话。

如今两位老人已过世。四个孤儿其中三个已工作,最大的也有孩子了。

郑玉存住院期间想念郑磊了,老伴就带郑磊来医院。

郑磊知道奶奶生病了,忍不住亲一亲。

康淑英在医院急救房。

郑玉存去世时四个孤儿在老人家面前缅怀。

郑玉存夫妇淡泊名利,不在乎别人的目光,不理会那些莫名的误解,用善良、美好的心,用自己的爱,铸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的,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王跃刚:1959年出生在陕西省宝鸡市,1980年开始摄影至今,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永久会员,陕西省宝鸡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主要拍摄身边城市普通百姓的生活。获得多个国家、省级摄影奖项,在《人民摄影报》《大众摄影》等媒介有多件作品刊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