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漫青:我的鼻子一片虚空 | 创作谈

 老鄧子 2018-12-08

2018增刊第3期封面画

一别一伤心 | 王祥夫

点击进入微店王祥夫书画专区


创作谈

04


我的鼻子一片虚空

张漫青

“空鼻人”是一个群体,一种不被世人相信的手术后遗症,貌似荒诞,却是真人真事。简单的鼻炎手术,留下在冰冷的医疗器械上探照不出的可怖之痛,病人由正常到反常,由反常到反复无常,觉得“挖土机开进身体里,把他从上到下都挖了个遍,挖肝,挖肺,挖肠,挖心”,以至于不停失眠、呕吐、臆想,连原有的认知系统和关系网络,都彻底紊乱了,疯魔了。

新闻终究会变为旧闻,故事里只有事件,没有“人”,不管多痛,都只是我们隔靴搔痒般轻飘飘。而小说在乎“人”,故事可以是假的,疼痛却真真切切。“儿子”的口罩后面如果不是鼻子会是什么?一个窟窿?一个空空如也?鼻子不只是鼻子,鼻子即眼耳鼻舌身意,甚至色声香味触法……

 看过邓友梅《烟壶》、果戈理《鼻子》、芥川龙之介《鼻子》,甚至《大鼻子情圣》与莫言小说《嗅味族》的,难免会从这儿找到某种主题相似性,然而我追求的并不是“鼻子叙事”抑或“嗅味美学”。

 而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气味鉴定等技术及其可能的感官限度,对我的确有所启示,我可能会有意无意关注到当下如此迅猛迭代的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文学人类学”,但当时写这小说,确实并未想得这么科幻和长远。

 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幸福与伤害构成的悖论如今变成了老生常谈,以至于懒得再谈,谈也谈不出什么新花样。喜新厌旧是人性,趋利避害是人性,“他人之死不如我的一次口腔溃疡”也是人性,如果有人说谈人性也是老生常谈,我能做到不羞于启齿,并理直气壮地继续写人性,这样就好。

 小说里“父亲”用宿命论、因果论给这些不可言喻之苦痛盖棺定论,他实在找不到攻击对象,也没有道理可循,只能寻一个俗套的安慰剂。是哦,命运真是一个谜。在现实世界里只会更加惨烈,杀柚子的刀砍向无辜或并不无辜的医生,淌了一地我们看不见的血。而小说里的杀戮,杀的是更加无辜的“自己”,那万劫不复的鼻子。

 那么“熵”以及“信息熵”定律,也许才是《空鼻人》由气味平衡到嗅觉失衡,再到不断谋求嗅味平衡而以残缺告终的一条主导情节线。这也意味着小时候听过刘兰芳评书《岳飞传》里被割掉鼻子的哈密蚩,或许才是这个小说主人公的真正原型。

 你只要稍加留意,满大街戴口罩的、无数整容失败的、患过天花的、旧时代因梅毒烂掉鼻子的、医院里被麻醉的、术后只能用鼻腔吸食流质的……这些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命运走势,都构成小说“发现”存在可能性的现实命题。

 又或者《空鼻人》真正的写作诉求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关乎感知与认知伦理的寓言故事,谁知道呢。我的鼻子一片虚空。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