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西药房的“瀛”字是瀛洲,借指东方的日本。瀛西即一东一西,强调东西合壁,中西医的有机结合。
1918年8月9日,善于从近代商品经济中吸取营养的姚子扬,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共8人合资,在兴隆街东端开设了瀛利药房。
他们注重广告宣传,不惜重金,印制广告传单,用音乐宣传队沿街散发,在街头巷尾安装组合电灯,忽明忽暗闪现“一粒丹、平热散”;在公园、剧 场、饭店等闹市区,采用绘画、雕刻、刺绣、印刷等多种琖,宣传铁拐李注册商标“普济众生”。瀛西药房先后推出的“一粒丹”打虫药、“平热散”感冒药、“清 顺散”清脑药、“保肠丸”胃肠药,不仅在丹东家喻户晓,而且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蒙古、朝鲜,也是远近驰名,经久不衰。
瀛西药房在营销上十分讲究,他们出资派人到烟台、营口、哈尔滨、天津、北平、大连、西安、归绥、太原、连云港等城市开设10个分店。在各商 埠口岸不论有无分店,都设代销处。还在小城镇集市委托代销。规定销售1打享受7折优待;销售500打以上者给予五五折扣待遇。这样,无论是在通商大埠,还 是在穷乡僻壤,都能见到瀛西的药品。
瀛西药房锈刻的“平热散”“一粒丹”广告,至今仍在。现成为锦江山公园石凳
瀛西药房注重保护自己的专利权。1918年冬季,将“一粒丹”、“平热散”在商埠警察厅登记备案,享有30年的专利权。当时是以总经理、医 师姚子扬的肖像注册备案的。同时瀛西药房还在各省市40多处经销地呈报备案享受专昨。但这也没有制止了本埠、大孤山、营口、沈阳、大连、上海等地多家药房 的伪造假冒。对初犯者,姚子扬发函忠告;对屡教不改者,据理力争周旋到底。大连的刘祝三倚仗日本人为后台,公开盗用“一粒丹”、“平热散”的配方,并摹仿 其包装,以滥真假。姚子扬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先与大连警察署交涉,后经法院、监察局,直到“关东州厅”,历经5年,于1940年胜诉。刘祝三以大同药房 名义侵权伪造“敌积丹”、“祛热散”,被通令取缔。
姚子扬,原名姚鸿声,20世纪上半叶医药界的名人。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姚子扬出身在安东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06年到丹东 市内谋生,致力学医。1915年经人介绍到卫生医院见习,担任药剂工作。1917年参加安东商埠警察厅西医考试被录取,领到医生许可证书。
姚子扬对药房及医院管理严格。他不准员工嫖娼赌博及吸食鸦片,不准营私舞弊。他关心职工福利,并设有劳动保险性质的酬劳、实劳、终身功劳、退职慰劳等奖励基金。在凤城县汤山城建了“瀛西村”,安排退休养老职工居住,并分给菜地。
1948年姚子扬移居台湾,于1951年10月病逝于台北。
民国时瀛西药房赠的广告皮箱
在天津发行的瀛西药房平热散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