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英国报姐 ID:baojieuk 昨天,一条医学新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一位巴西女士在去年接受去世捐献者捐赠的子宫后,成功怀孕,并产下了一名健康的女婴。 消息在昨天公开,震动了医学界。 ▲(图源:BrazilNews) 为什么巴西女婴的到来如此不同寻常? 那是因为,她是世界上第一例,通过去世捐赠者的子宫,顺利诞生的健康婴儿。 这之前,通过这项技术诞生的婴儿,移植的子宫都来自活体捐赠者。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光听到子宫能捐赠这件事,就已经觉得够神奇的了。 有的人甚至问道:“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男性和接受过变性手术的女性也可以生孩子吗?!” ▲(图源:Buzzfeed) 嗯?让女性从生育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大家一起怀孕生崽儿,感受下孕妇的不容易,听上去,竟然有点心动?带着好奇,小编查了查,这件事到底能不能搞… ▲(图源:Buzzfeed) 事实上,医学界关于子宫移植的研究和讨论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 最开始,奥地利的妇科医生Emil Knauer,就在1896年发表过一片关于兔子卵巢自体移植的研究。 ▲(图源:Wag) 可真正能帮助人类的研究,却没那么简单。 还记得2015年,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丹麦女孩》中,小雀斑饰演的,世界上最早一批接受变性手术的画家Elinar Wegener吗? ▲(图源:Pinterest) 片子里美丽妩媚,充满艺术气息的小雀斑,迷倒了无数观众。而这位画家为了变成女性不惜一切,甚至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决绝,也让无数人动容。 ▲(图源:Tenor) 和电影里的故事一样,现实生活中,Elinar在1930年成功接受了第一阶段的手术,并合法将自己的名字改为Lili Elbe。 ▲(图源:Pinterest) 但为了成为真正的,拥有一切女性生理特质的女性,Lili在第二年的六月,义无反顾地接受了第二阶段的手术,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子宫移植(以及阴道再塑)。 ▲(图源:Pinterest) 可手术后不久,因为严重的排异反应,三个月后,这位勇敢的画家不幸去世,年仅48岁。 她也是有记载以来,最早接受子宫移植手术的女性之一。 ▲(图源:Pinterest) 这之后,关于子宫移植的研究一直没有断,多年来也有少许的移植手术在进行。 2012年,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医生们,将两位母亲的子宫分别移植到各自女儿的子宫中,并取得了成功。 两位接受移植的患者都在三十岁左右,一位因为宫颈癌切除了子宫,另一位天生没有子宫。 ▲(图源:) 这两次移植手术的成功,也让瑞典成为了子宫移植领域最具权威的国家之一。 ▲(图源:) 两年后,另一位天生没有子宫,移植了一位61岁朋友子宫的36岁瑞典女性,产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婴。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活体子宫移植诞生的孩子。 ▲(图源:) 直到2017年9月,在医生的专业治疗下,瑞典已经有八名婴儿通过子宫移植技术平安出生。 但八名婴儿都是在活体子宫移植的情况下出生,去世捐赠者的子宫是否能够保证怀孕,一直是个大难题。 ▲(图源:Health) 在此之前,接受子宫移植的病人,子宫都来源于活体捐赠者,手术难度极高;而尝试过移植去世捐赠者子宫的病人,成功的更是寥寥无几,更谈不上怀孕生子。 ▲(图源:Health) 2011年,土耳其的医疗团队为一名天生没有子宫的21岁病患实施了去世捐赠者的子宫移植,手术获得了成功。 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的成功案例。 手术后,这位患者正常来了6次月经,但想要宣布手术的完全成功,还是得看能不能怀孕生宝宝。 ▲(图源:Health) 2013年4月,医院宣布这位患者成功怀上了宝宝,但当大家无比开心的时候,第二个月时,在例行的产检中医生没有听到胎儿的心跳,只能终止妊娠。 ▲(图源:DM) 直到昨天巴西的医生公布的成功消息之前,从去世捐赠者移植子宫并顺利诞下婴儿的案例还没有出现。 ▲(图源:BrazilNews) 女性因为各种生理问题不能生育孩子的同时,人们对男性和变性女性是否能怀孕也有各种想象和争议。 有的,还把想法拍成了电影。 ▲(图源:Pinterest) 1994年,阿诺德·施瓦辛格在主演的电影《威龙二世Junior》里,就演了一个为科学献身,阴差阳错把冷冻卵子植入自己身体里做实验,怀孕生娃的妇科专家。 ▲(图源:IMDB) 大着肚子哭诉着“当妈妈不易”,各种荷尔蒙失调、情绪崩溃的施瓦辛格,居然把孕妇的样子演的活灵活现。 ▲(图源:Health) 但因为剧情太扯,被影评人评选为“史上最烂喜剧片”的同时,也遭到不少宗教和科学人士的伦理抗议: 男人,是不可能怀孕的! ▲(图源:IMDB) 真的不可行吗?瑞典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医学专家表示,男性与女性的生理构造有差异,但并非完全不可行。 等未来几十年技术更加成熟时,男性怀孕生子完全有可能。 ▲(图源:IMDB) 可就像任何关于器官移植的伦理讨论一样,子宫移植的伦理性一直有着争议。 ▲(图源:Pinterest) 谁能够接受子宫?谁又在捐赠子宫?捐赠者的利益如何才不会被有心人士利用,如何避免资本交易等情况,成了许多人担心的问题。 ▲(图源:Pinterest) 2013年,《蒙特利尔子宫移植道德与可行性条约》就明确规定了,接受者、捐赠者、实施者的行为规范。 接受者不仅需要证明自己无子宫,还需要提供是否进行了全方位的治疗、为什么不以领养、代孕方式替代移植的证明,以及最基本的身心健康状态权威报告等等。 ▲(图源:CNN) 而捐赠者不仅需要有过至少一次生育,如果是去世后自愿捐赠,还需要提供捐赠授权书。 ▲(图源:Pinterest) 责任最重的医疗结构,需要全权负责两方的身心健康,并且必须将整个程序公开透明化,并上报有关机构,不能有暗箱操作。 ▲(图源:Pinterest) 医学的发展,为更多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而道德的把控,是人性最后的底线。 希望历经千辛万苦迎来宝宝的妈妈们平安,也祝福这些宝宝们健康成长。 Source: https://edition./2018/12/04/health/uterus-transplant-deceased-donor-study/index.html https://edition./2017/12/04/health/uterus-transplant-us-baby-birth/index.html https://edition./2012/09/19/health/uterine-transplant/index.html http://www./2018/12/04/breaking-news/1st-baby-born-using-uterus-transplanted-from-a-deceased-donor/ https:///in-world-first-woman-gives-birth-after-receiving-uteru-1830855940 https://www./news/health-29485996 https://www./english/research/news-detail//eight-children-born-after-uterus-transplants.cid1516702 https://www./society/2018/dec/04/woman-gives-birth-using-womb-transplanted-from-dead-donor https://www./article/S0015-0282(13)00636-5/fulltext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英国报姐,ID:baojieu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