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艾和稗子》

 zqbxi 2018-12-08

说到曹魏屯田,功劳最大的是屯田三剑客枣袛、刘馥、邓艾。还有一段关于邓艾与稗子的故事。

《三国志·邓艾传》: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又以为“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於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於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汎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晋书·食货志》:宣帝善之,皆如艾计施行。遂北临淮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沘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邓艾(195 ~264), 三国后期曹魏名将。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少时家贫,好学,成年后为都尉学士。因口吃改任稻田守丛草吏。素喜军事,“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三国志·邓艾传》)。后任典农纲纪、上计吏,受太尉司马懿赏识,任为掾,不久为尚书郎。著《济河论》,主张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大积军粮,并通航运粮。魏国大规模的两淮军屯,均按其计划施行,成效显著。后出参征西军事,兼南安太守。魏嘉平元年(249)与雍州刺史陈泰等围蜀将句 (勾)安于麴城(今甘肃岷县东),断其粮道及水源,击退援军,迫降句安,并乘夜急行60里,先据洮城,又迫退蜀将姜维。后调任兖州刺史、振威将军。正元二年(255),率军据乐嘉城(今河南项城西北),架浮桥以过大军,为司马师平定称丘俭之乱立下战功。甘露元年(256),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次年升征西将军,多次击败姜维。景元四年(263),与镇西将军钟会等率大军攻蜀,当钟会所率主力10余万人被蜀军阻于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之时,自领兵3万余经阴平小道,出其不意,逼近成都,迫使刘禅出降,蜀汉灭亡(见魏灭蜀汉之战),升太尉。不久因钟会、卫瓘诬告谋反,遭收槛押往京城,次年正月被卫瓘遣人追杀于途中。邓艾以屯田开渠解决军粮的战略思想和越险奇袭以攻敌腹心的作战方法,在中国军事史上享有盛名。曹魏屯田种植的农作物以种植黍(高粱)、麦、粟(谷子)、稻、菽(大豆)为主,由于屯田多少水荒地,种稻更多。《晋书·食货志》:咸宁元年十二月,诏曰:“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也。今以鄴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夏侯惇传》:复领陈留、济阴太守,……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郑浑传》:复迁下蔡长、邵陵令。……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於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刘馥传》: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於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都可以看到种稻的记载。

稗子(词典: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果实可酿酒、做饲料)和荞麦都是我国古代比较重要的杂粮,生长对环境的要求低,“宜种之备凶年(《汜胜之书》)”。《邓艾传》:“艾好学,成年后为都尉学士。因口吃,不得作幹佐。改任稻田守丛草吏。素喜军事,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人皆笑之”。邓艾由一个屯田客,凭自己的学问取得屯田都尉手下的学士,虽然有本事但因为口吃,被职业偏见涮了下来,不得作幹佐。而被改任稻田守丛草吏。这个职位太小了,就是薅草管理稻田的,但是大家都知道稻田里的草主要就是稗子这玩意,人们常常把这一职务称作稗子官,(后来演变为稗官野史,成了小说家的代名词),这是明显瞧不起邓艾,邓艾也是有心人,他带领自己的屯兵每日只管操练,却不急除草,那稗子比稻子长的快熟的早,到稗子草又大又肥结种时他才令屯兵拔草并收集在一起晾晒,一下子收了很多稗子谷,他把干草收集堆好,把稗子谷存放在粮仓里,当时正值战乱连年,荒歉不时,到了冬天就没有粮草了,邓艾的稗子草、谷都派上了大用救了军急,邓艾因此也得到提升,后任典农纲纪、上计吏,受太尉司马懿赏识,任为掾,不久为尚书郎。著《济河论》,主张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大积军粮,并通航运粮。魏国大规模的两淮军屯,均按其计划施行,成效显著。《齐民要术》:记载“魏武使典农种之,顷收二千斛,斛得米三四斗。”曹操知道后也曾下令种植稗子,稗子叶像稻、果实像黍米,产量也高,每顷可收二十斛,每斛可磨米三四斗,稗子是种稻外的收入,物贱也有大用时,缓解了当时的粮荒。正是:风云乱世造英雄,微贱难语有真能。稗子野小有大用,三国分合成一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