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步入老年的自己

 史亦香 2018-12-08

今天正好六十周岁,想给自己写点什么,但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想写个传记吧,自己不是名人更不是伟人,确实也没有什么可“传”的,想写点感悟吧,自己又感觉力不从心,胸无点墨。想把网络上许多心灵鸡汤搬过来,说给自己吧,却又心有不甘,毕竟那心灵鸡汤是别人制作且又转来转去,恐怕早已“凉”透了。

其实,想给自己写点什么的想法,并不是到六十岁时的今天才有的。那天与好友聊天时,自然会说到人老了如何如何,于是,我便随口说了一句,真想给自己写点什么,以便到真的老了的时候,自己翻出来看看,曾经不老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老了的时候能不能实现不老的时候说过的话。好友说道,那好,我等着看你写给自己的文章。

在网易里有个好友说,自己写一部很长很长的“书”,等到老了的时候,自己看。我想,他的这个想法还是很不错的。这部很长很长的“书”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数篇,不必字字斟酌,句句求证似的,只求随心所欲地写。自从有了博客,我先是新浪开了一个,玩着玩着,渐渐失了兴趣,主要原因是那里弄一些什么比赛,要为好友点击,我不喜欢这个热闹,于是,那个博客有些荒芜了,就去了百度,百度上倒是有些意思,但是,人家不想免费了,把博客关了,于是,又去了网易,玩兴却是没有了先前的浓厚了,这不,人家网易又不想免费供应晚餐了,又关了,还说了一通虚情假意的话。但是,我也理解,免费的东西总是人家占着主动权,咱是没有理由非要让人家继续开办的。但是,在网易里,还是有了几个好友,这写一部很长很长的“书”,就是在网易里的收获。我们在博客里写着,相互看着,“欣赏”着。于是,我就想起了一个成语:孤芳自赏。这词本身一听就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谁身上都有点不舒服的。但再想想,几十年间,我们自赏过吗?我自赏过吗?确实自赏过。你自赏过吗?只有你自己知道了。反正,我是自赏过。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欣赏自己,还能想着让别人去欣赏你?

在网易经营了多年,可以说是也“写”了几百万字的“书”了,有时回看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也不自觉地有一种感叹,哎!那个时候,还能有这样一种想法,写下那么“有道理”“有意思”的文字,心里着实小小骄傲一番,默默小笑两声。这就为“写”下去找到了动力。还记得在博客里写过这样一篇《别指望谁能一篇不拉地把你的文章看完》,有这么两句:全当是为自己准备了一份回忆的资本,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就找出来看看,也是一种收获嘛!别人看不看,留言不留言,我都认为是自己的成就呢。其实,在一个网络里“写”文章,本来就是图一个自己乐和乐和,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的文章写得很好,也是原创,别人就会一字不拉地看完,还真有点“认为”错了,首先是我们哪个看别人文章时,一字不拉地看完了呢,其次就是,众多好友,有的一天发十几篇几十篇文章,你看得过来吗?所以,这里的看,大多是粗看,看看题目感不感兴趣,有兴趣,就看看大概,一目十行也未必不可,当然,真能引起共鸣的文章,也有细看的,但那是少数。再就是,与其看一个陌生朋友的文章要花好长时间,倒不如看一篇相熟悉的作家的名著,这样,也好显摆看过哪个名家的作品不是。所以,写给自己看,孤芳自赏一下,应该是很可以的呢。当然,在孤芳自赏的同时,把这“书”放在网络里,找一二可能同时欣赏你的,那就“孤”也不太孤了,“芳”也更有味了,岂不更是好事一件。

老了,要承认老,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了。圣人也不过七十三八十四嘛,那么多伟人,那么多名人,他们什么医疗条件没有,也没有见哪个过个长生不老的。就连“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康熙,也没有活过百年。年轻时,一个大坎不能把你拌个跟斗,老了,一个小坎就能让你摔倒,这是因为你的大脑反映能力慢了,腿脚跟不上了。年轻时,你可以随意折腾,那是你有时间翻本,老了,就折腾不起了,因为,你的时间进入了倒计时。虽然说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一个倒计时,但那个倒计时是长的。年轻时,没有说怕死的,砍头不过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那是因为,他知道,死这个词真的离他很远,而老了,这个“词”儿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我们都唱了几十年了,该下场了。不论你在戏中曾经扮演过什么角色,现在都是回归本色的时候了。本色是什么?本色就是你自己。能吃,你就去吃一点,能喝,你就去喝一点,能玩,你就去玩一玩。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里面,最为不能“为”的就是老有所为了。这样说,好像有一点儿消极,但道理却是可以想得通的。年轻时,你不为,或为得不怎么样,老了,还能“为”到哪里去。认识好几个曾经以为自己退下来后可以很“为”一下的人,但是,他们雄心勃勃地“为”了几年后,大多也是以败下阵来而收场。一个在畜牧局当领导的好友,快退下来的时候,与我说,他退下来后,就去某某那里,说是那里的领导让他去当个什么什么。我说,你最好不要去,他问为何,我说,当初你在位,他为了把产业做大,你又能为他服务,他确实对你很感激,或许会说,刘局,等你退下来,到我那里去干个什么什么,我保证不亏待你。你要知道,那个时候,你是坐在台上的,他有求于你。现在,你是坐在台下的,他没有必要再有求于你了,就是他有求于你,你还能满足他什么吗?与其当初是朋友,不如把朋友做下去,而你一旦去了他那里,拿着他给你的那点银子,像施舍你一样,稍有不如意,朋友也没得做了,岂不得不偿失。后来,他就去了公园,天天与音乐相伴,过起了“唱着过”的晚年生活。虽然后来他因病过早离世,但也过了两年最为快乐的生活,假如有那个世界,想必他会说,幸亏没有去某某的场再发挥余热,不然,连一天自由自在的日子也没有过。想当初,退出工作岗位时,也有人劝我,说可以为我找一个岗位再干个几年,被我婉言谢绝。理由就是,工作一辈了子,听话了一辈子,只有退下来,才有可能自己左右自己的时间,实在没有必要再为自己找个领导管着。当然,这也不影响他人继续发挥余热,继续老有所为。

老有所养,这是最为实际的问题,没有所养,其它再多的“所”什么都是假的。谁来养?用什么来养?有人说用钱,老了只要有钱,一切都OK了。但是,用多少钱才能养得好,这确是一笔账,而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说,可以用钱解决了他的养老问题呢?不要说占老人绝大多数的农村老人无法用钱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了,就是城市双职工的老人,又有多少人可以住得起月费用数千上万的养老院呢?养老的关键,还是人的问题。不论最后靠的是儿女还是其它人,因为我们老了,不能动了,钱就是一张纸了,没有人拿它去换东西,你看到的就是纸,而不是可以吃得进去的食物喝得进去的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儿养女防备老,那是很有实际道理的。丁克家庭,没有儿女怎么办?说句不客气的话,但凡想丁克的人,自私的念头敢说他们一点也没有?换个角度,他们丁克了,自然就没有养育儿女们的开支了,养老的钱,他们是会预算出来的。当然,随着社会养老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养老问题也是会越来越得到更好的解决的。

在儿女们没有成家之前,你的家就是他们的家,他们随时可以回来吃住,无论多长时间。在儿女们成家之后,儿女们的家就是你的家,儿女们让你去的时候,你就去,千万不要以为那不是你的家,去了几天就想着回去回去。这样,不但媳妇女婿不理解你,连儿女们也不理解你。当然,前提是儿女们是自愿让你去的。不论儿女们是让你去养老休闲还是去为他们带孩子,结果都是一样的。有心灵鸡汤说,退休了,要活回自己,要满世界地跑着玩,儿女们生活工作有困难也不管。那只是鸡汤,生活中的我们能信吗?或许,写这些鸡汤或转这些鸡汤的人,也未必信这些。

在我们还未老到不能动弹的时候,要记住,儿女们的钱,那是他们的,而不是你的。千万不要以为,你养育他们有功,他们能挣钱了,就应该如何如何,好像他们的钱都是你自己的一样。他们孝敬你,花钱,那是他们的应该和本份,你接受就行了。他们不在你身上花钱,也不要失落,因为,他们可能比你更需要钱,当初你养育他们的时候,绝对没有他们现在养育你的孙子孙女那么难,再说,你或许并不缺那一件两件衣服,你再意的可能就是他们那颗心里有没有你。放心吧,他们心里一定有你的,没有你,就不会把你接到他们身边。既然他们 的钱是他们的,那么,他们的钱如何开支,那是他们的事儿,他们找你商量一下大项开支,那是儿女们尊重你,你的角色是参谋而不是决策者。他们不采用你的参谋,也很正常。他们不找你商量,你还要为他们花什么钱怎么花钱去纠结,岂不是自找麻烦。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想,那就是你的钱,现在是你的,但归根结底是儿女们的,等到那一天,你是一分钱也带不走的。与其把自己暂时的钱这个“粉”抹到快死的时候的“屁股”上,倒不如抹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的“脸”上,怎么抹“脸”上,那就是,能不要孩子们花钱在自己身上就不要,相反,只要留够自己的零花钱,能帮儿女们一把就帮一把,为他们买点菜不是什么大事儿,为孙子花一笔教育钱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如果我们再换个角度,既然这钱早晚都是儿女们的,那么,你花的这个钱其实也是儿女们的,花儿女们的钱在他们身上,你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当然,这也是要以儿女们让你花为前提的。

跟着儿女们,如果你不做饭,就不要挑剔了。要向儿女们的口味靠拢。要相信儿女们,不会因为你爱吃面而非要给你做米不行,也不会因为你爱吃咸饭而非要给你做得淡一些不行,也不会因为你爱喝稠粥而非要给你熬稀粥不行。你向儿女们靠一些,儿女们向你靠一些,也就有个差不离了。当儿女们不愿意向你靠时,你就向他们靠吧,比竟,世界是他们的,最终,我们是离不开他们的。本身吃饭就是一个习惯问题,习惯了,就成自然了。我有一个同事,平时是不吃羊肉的。那天我问他,如果到了一个非常时候,除了羊肉,再也没有可充饥的食物了,你怎么办?他说,没有办法,吃呀。所以说,吃面吃米,吃淡吃咸,稠粥稀粥,只是一个吃饭习惯而已,没有必要纠结到是儿女们故意不让你吃舒服这个意义上来。心灵鸡汤上也说,烦恼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孩子们的应酬多,就让他们去应酬,孩子们的节日多,就让他们去过。他们不叫你跟着,你就不要想着跟着。你想想,你跟着他们,是你不方便还是他们不方便,行动上,你不方便,说话上,你也不方便,与其不方便地跟着,还不如在家吃自己想吃的饭。孩子们说给你带回来饭,那是孩子们想着你了,你就吃。孩子们没有给你带饭,你就自己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饭店,我们不是没有去过,饭店的菜,我们不是没有吃过。你享受过的东西,儿女们再去,你没有什么可以嫉妒的了。

老了,不要想让孩子们常陪在你身边。有一首歌《常回家看看》,说的也只是“看看”而已,孩子们忙,你要理解。当初,你身为子女时,有没有常陪父母身边,你是知道的,为什么反过来去要求子女们常陪在你身边呢,这不公平。再说,时代不同了,过去老人们不能享受的东西,现在,我们能享受了,完全可以自己找个乐子打发时间的。作为朋友,可以有说不完的话,作为父子,话题却不是那么多的,都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要像朋友那样相处,这只是书上说的,电视里演的,那是作家们编剧们在心平气和的环境里编出来的,放在他们家里,不信他们就能和子女们以朋友相处得了,只是我们无缘去了解罢了。就如心理咨询师那样,他们可以在电视里给别人调解,未必一定能调解好自己的情感纠结,心理咨询师离婚的不见得未有。当儿女们稍有不如你的意时,千万不要拿什么你一把屎一把尿把他们拉扯大有多么难来教育他们,这样说,你不是教育他们,这是绑架他们。一把屎一把尿把他们拉扯大,那是你的责任与义务,不能算作你的功劳。话再说过来,当初,父母那一辈也是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拉扯大的,你再把孩子们拉扯大,我们有什么亏呢?

孩子们如果没有和你住在一起,他们能在逢年过节时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报个平安就行了,不要一味地要求他们回家来与你团聚,更不要拿回家不回家说事儿,动辄就讲大道理的父母,不一定是好父母,大道理儿女们不见得比你懂得少,只是他们没有和你讲而已。千里迢迢,就图在一起吃一顿饭?经济的,安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替孩子们考虑。孩子们成家后,要去哪家过年,他们自有商量,以他们的意愿为主。不要以为,他们不和你一起过年过节,就不是你的子女了,就不孝顺你了。要知道,无论他去哪里过年过节,该是你的儿子还是你的儿子,该是你的女儿还是你的女儿,跑不了的。孩子们心里有你这个父母,在哪里过年,他们都是你的儿女,孩子们心里没有你这个父母,天天在你身边,也不见得是你的儿女,与父母天天住在一起的儿女,不孝顺的多得是。

孙子辈的人,是你的儿女们应该操心的,不是你操心的对象。他们上什么学,学什么,干什么,那是他们的事儿,能起作用给你养老的还是儿女们,而不是孙子辈的。你对孙子辈的,只有给他们出力的份儿,花钱的份儿,在花钱与出力的当口,去享受天伦之乐的份儿。再说了,他们让你管吗?你管得了吗?你的知识不见得比孙子辈们懂得多。

老有所养,有个吃饭的地方,有个住的地方就行了,只要这两样没有后顾之忧,养,也就在其中了。吃什么,住什么,哪里有个标准。你吃得再好,比你吃得好的人多得是。你住得再豪华,比你住得豪华的人多得是。想想,全国能有几个王思聪呢。一般般就行了。

老年人,两大特点,一是爱唠叨,二是爱操心。我现在找一个可以唠叨的出口,那就是网络,想说就在这里说吧,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别管有没有人听。有人听,那是知音,没人听,那是发泄。操心,那是不放心的表现,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要以为儿女们什么都不懂,想当初,我们和他们 一样大的时候,不是一样以为我们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吗,不是一样以为不要大人们再叮嘱来叮嘱去吗?为什么现在到了这个年龄就和父母们一样了呢?我们曾经有过的心态,现在儿女们都有。有老年人总是说,我还能做这,还能做那,当儿女们说,您千万不要做时,您就别做了,那是因为,你真的到了不能做的时候了。岳母今年九十七岁了,吃了饭总是说,我洗碗吧,当儿女们不让她洗时,她会说一句,怎么,嫌我洗得不干净?其实哪里是儿女们嫌,而是儿女们怕,怕她碰倒了。如果,只是如果一下,如果真的倒了,磕了碰了,受罪的是她,受累的是儿女,这是一个道理,不要以为,老了再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是为儿女们减轻负担,岂不知,听儿女们的话,少磕着碰着,那才是减轻儿女们的负担呢。

老有所乐,什么是乐?乐就是你喜欢的事儿。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有条件,就去做。没有条件,想想就行了。天天和儿孙们乐和和地吃住在一起,是乐;与几好友喝杯热茶,闲聊天下大事,是乐;与老伴儿或与同伴儿去你想去的地方,看看,玩玩,是乐;与人斗斗地主,打打麻将打打牌,是乐;清茶一杯,或听着音乐,或看着电视,或闭目养神,是乐;与票友们哼哼几句,是乐;坐在电脑前码着自己的思想,同样是乐。

老了,乐是主业,玩是主业,其它都是副业,可有可无的。要知道,人一生本来就是缺憾的多,完美的少。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或许就是这个道理。人人都想有一个理想的人生,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呢?即使是实现,也是实现了一时的理想。人的欲望本来就是无止境的,这山还望着那山高呢。此一时的理想实现了,彼一时的理想又来了。就如从小,想着当什么什么一样,直到真的当了什么,理想实现了吗?没有。因为,你当了什么后,还有更大的更多的什么什么在等着你呢!不由你不去想,不去盼,不去奋斗。所以,就人生而言,或人的一生而言,大多是遗憾的,是没有实现最后的理想的。这有点和体育比赛一样,大多也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最后的一个实现的理想,却应该是我们一直感到幸福感到快乐的源泉。不能因为还有想着没有实现的理想而纠结。你当了科长,还有处长,还有局长,还有部长呢。你挣了万元,还有十万元,还有百万元,还有千万元呢。其实,部长上面还有,千万元上面更多,有个头吗?记得好像有篇小说,里面有句话是这样的,钱挣多少才算多,官当多大才算大。能实现一个阶段的理想,就是可以骄傲的资本了。

知足常乐,说是源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这一句: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有解释说,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也有解释说,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而百度百科的解释却是:所以知识充足之足,才是恒常之足”。我还是倾向于第二种解释,不是知道满足而是知道到什么时候应该满足。到什么时候应该满足了,六十岁以前所有的成绩都是你应该满足和骄傲的,六十岁以后你没有获得的成绩,想也不要去想了。

老有所乐的过程,是一个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功利的过程。一旦把这个过程与理想追求功利挂起钩来,那你的所“乐”就打了折扣了。要说稍微有一点的话,也是孤芳自赏的功利,别人赏与不赏那是不必在意的。与人聊天时,我曾“说”过,虽然,我说的并一定对,别人也不一定要听,但是,说还是要说的。我说,老了,看书,不为长知识,写字不为当书法家,斗地主不为赢钱,健身不为长命百岁。有人与我争论,不服我“说”的。我说,读书是好事,是可以长知识的,并且也是长知识的主要渠道,但那是年轻时候的事了,你要长知识,早干什么去了,年轻时不好好读书,还要老了再读书。再说,现在读书,你能记得下什么,你就是记得下什么又能如何,到哪里用武去。练书法,可以消遣,打发时间,但是,如果你练书法是为了当个什么级别的书法家会员,失望的一定是你。话说过来,你就是当了一个什么级别的书法家会员,还能拿着你的书法去换银子不成?过去,多远也不见一个书法家哩,现在,遍地都是了。就如过去工程师一样,一个县也没有几个,现在一个单位里就是十几个,物以稀为贵,不稀了,自然价钱就是跌下来了嘛。有人说,健身可以长寿这话你信吗?反正我不信。健身能提高自身免疫力这是真的,提高了免疫力能少害病也是真的,但长寿不长寿那可不见得。经常健身的不见得长寿,天天静坐的也不见得不长寿。但是,如果从这个角度想,我们健身少害病,把我们害病躺在床上的时间向后延迟一些,那就是对儿女们做了贡献了,至于寿命长到哪一天,那却不是我们能左右得了的,与其不能左右,倒不如不去想它。

几十年前,就看过一句话,说是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要懂得人比人气死人的道理。几十年来,这句话的含意一点也没有变,但我们在几十年的生活中,敢说从来没有与人比过,说出来恐怕连自己都不相信。这么一说,我们哪个人成熟了呢,我们哪个人都没有成熟。但是,到了老了的时候,真的应该成熟起来了。不比,就不比吧。因为,我们再比也无济于事了,没有时间再去把差距比回来了。因为,我们要比,那就会感觉遗憾太多太多了。就拿眼下很时髦的旅游来说,有人去外省,你以为就能去外省吗?你去了外省,看到有人去了外国,你就去外国吗?你去了一个外国,看到有人去了好多个好多个外国,你就也去好多个好多个外国吗?很显然,那就是不可能的了。我曾有一个设想,准备自驾来一个沿黄河游,还起了一个很自为是的题目,叫《当一回“沿黄”子孙》。从黄河的入海口走起,到黄河的发源地落脚,每走一处,写下所见所闻,弄它一本厚厚的游记。要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宏伟蓝图,真要实现并不太难。但是,就在这个设想想出来的时候,眼睛却是出了点小问题,视力总是有所障碍,查又查不出来原因,驾车那是不行了,这个设想就只能在设想阶段了。而有人自驾青藏游,有人自驾欧洲游,都比我这个自驾沿黄河游要宏伟得多,也要困难得多,你说,我能与他们比吗?显然也是不能的。上小学时候,就听老师们讲过一句话,说是你们现在同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多少年后,你们就会有的在干什么干什么,而有的却是如何如何。这里的干什么干什么那是一个好的代名词,而如何如何又是一个不好的代名词。这话,到了中学时代,又被老师们灌输了一通,甚至到了大学时代,还在被灌输。后来,后来的后来,老师们的话,都得到了验证。同学们真的成了干什么干什么的有,如何如何的也有。其实,这也是老师们能掐会算,而是生活本身就是这样子的。同一个老师教的,可能有人坐在主席台上安排工作,有人坐在下面听着记着,如何去完成被安排的工作。这个时候,主席台上台下,怎么比,难道台下的人就不吃不喝了?这很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我最欣赏的是一位姓吕的女同事说的一段话,当准备退到二线时,她发了一通感慨,她说,有人退下来,总是感觉这也不适应,那也不适应,好像无脸见人了似的。这有什么呢,你都坐了多少年的主席台了,人家一天也没有坐过,人家怎么过了,人家不是照样生活得很好吗。

想当初,同是孩提时代时,都有着想干什么干什么的理想,但是,几十年后,有人干了什么,那些没有干了什么什么的人怎么办?他们现在同样生活着,甚至于同样很快乐的生活着,这就是他们没有与干了什么什么的人去比。那天我与老伴开玩笑说,人与人其实没有法子相比的,只是人取乐的代价成本不同,要求的标准不同罢了。就如有权有钱且堕落的人,可以花上百万元找二奶三奶,而货车司机可以在什么路边上五元钱找了一个小姐就把问题解决了,当然,五元找小姐的不止是货车司机,可能也会有其它阶层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肯定不是百万富翁,也肯定他们不与富翁去相比。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能比,才有了供应物资上的差距,有人开宝马,就有人骑自行车,有人喝茅台,就有人喝二锅头,有人住别墅,就有人住蜗居。但是,开宝马喝茅台住别墅的人也千万不要以为骑自行车喝二锅头住蜗居的人就没有快乐,他们同样有,且同样快乐无边。当然,这个快乐无边是在不盲目攀比的前提下实现的,如果你想攀比,并且有些盲目了,那么,你的快乐就有边了。

我们每当在电视里看到某某通过励志奋斗,现在功成名就,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女们,如果他们如何如何,现在是不是也能怎样怎样。不好意思,你的想法不切实际,那是你不想和别人比了,却是想让儿女们和别人比。就来电影明星来说,一年出名的明星有几个,我们是可以算得出来的,但是,一年毕业的学表演的学生有多少呢,那是我们算不出来的。也就是说,分子很小很小,分母很大很大。千千万万个打乒乓球的,成为世界冠军全国冠军的就是那么几个人。所以说,让孙子辈的学学美术学学音乐学学什么什么,艺不压身就行了,真想让他们也都成为美术家音乐家什么什么家,失望的一定还是你。望子的人很多,但最后成龙的子却很少。再说了,孙子辈的事儿是你儿女们考虑的事儿,你,可以少操心了。

老有所医,那是社会的事儿,只要你自己准备了所医的钱就行了。至于什么病可医,什么病没有必要再医,反正我感觉,七老八十了,再花几十万去抢救,且抢救过来就是活个三两年的事儿,值吗?与其为子女们留下一笔医疗账,不如有尊严的走。人一生享受的是什么?无非是吃饭有味,看景有色,听声有音,当病得不知道盐是咸的糖是甜的时候,当子女们站在眼前都不知道是谁的时候,当子女大声说话如雷你也听不到的时候,你说,你还能享受什么呢?再美的佳肴,再美的音乐,再美的景色,对于你来说,都是浮云了罢。面对浮云,去留随意,更好些。生 老病死,那是自然规律,不论你是多么富有,也不论你是多么高贵。要给孩子们最为宽松的养老环境送老环境,不要以为,只有故土才能安身。生在哪里,那是父母们的事儿,老在哪里,那是儿女们的事儿,要随缘而定。 有一丁姓朋友,其父亲病重时,医生诊断要准备后事了,但他头脑却还知道,一句,儿呀,你就不给我看病了吗让儿子左右为难。老爸九十多岁,在医院抢救清醒过来,非要回老家,把针头都拔了,说是不能老在医院里,也让儿女们左右为难。这个时候,听儿女们的就行了,不要自己再拿主张了,主张应该提前拿,提前说的,让儿女们心里早有准备。能医则医,不能医就是有所医也不再去医了。

你想保健,你想长寿,这一点儿女们都知道,并且相信他们也会发自内心地想让你健康想让你长寿,想什么,你就和他们说,就不要自作主张地以为自己还很明白,什么保健品,什么保健药,把你的想法说与儿女们听听,看看这是不是圈套,不要以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为借口,理直气壮地花起来,打了水漂后悔都来不及。所有骗子们最希望你们有这样的想法,自己花自己的钱,儿女们当不了这个家。

以房养老,那是当儿女们真的很不孝顺时才能想的法子。要知道,保险公司也是企业,他们的本质是想赚钱,绝不是愿意为你养老。哪怕他们的口号再响亮,再冠冕堂皇,只有儿女们愿意养着你,就不要想着把房子抵押给他们以换取什么可以让你过上上等生活的钱。

当你生活真的不能自理时,儿女们愿意让你住进养老院,你就进吧,这不是儿女们不愿意养你,而是他们真的抽不出时间照顾你,他们要工作,要照顾你的孙子辈,时间,在他们面前太少了。有他们为你在养老院交费,有他们给你跑跑腿,就行了。当自己不能再花钱时,要告诉孩子们,你的钱在哪里放着,如果再有存折的话,要告诉孩子们,折子在哪里放着,密码是多少。别等哪天万一那口气不能来时,把这笔钱放在银行里成了呆账。

等真的到了要走的那一天,故土就不要再有留恋了。什么叶落归根,那是文学。如果儿女们在你百年之后还愿意为你点几张纸时,要让他们点着方便。现在儿女们大多在外地成家立业,你非要回到千里之外的故土,儿女们怎么回去,如果有来世,在哪里点纸送钱都能收到的,如果没有来世,都化成了空气,那在哪里入土就更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两天晚上,我与老伴儿躺在床上,突然就想起了一首歌,老两口学毛选,于是,就老婆子哎,老头子哎,你说呀学哪篇。于是,就搜了出来,听了一遍。接下来就是看看拉萨新面貌,又是生产队里开大队等等那个时代曾经的歌曲。我说,人老了,就是爱回忆过去,那是因为过去有太多太多可以让我们回忆的影像,年轻人爱展望未来,那是因为未来有太多太多可以让他们展望的美景。

有句广告语说是每一拍都是大片,其实,我们回忆起来过去美好的事情,难道不是每一场都是大片吗?

那一年,小学,一位姓黄的女老师,给我系腰带,因为我总是系不好棉裤的腰带。害得我有了小便大便都不想去厕所,害怕老师系好的腰带解开了,不再有了。大笑两声,哈哈。

那一年,初中,一位姓于的女老师,选派我代表学校参加乡里的数学竞赛,硬是骄傲了好长时间。大笑四声,哈哈哈哈。

那一年,高中,姓夏的数学老师,问我为什么两周没有交数学作业,我囧得找不到地缝,但是,他不知道,那个时候,都搞运动了,哪来的时间做作业呢。但是,老师问了,自然也要补出来作业,如果老师不问,不去补作业不去补功课,面临高考时,有地缝也无济于事了。想想这个事儿,大笑六声,哈哈哈哈哈哈。

那一年,大学……

那一年,刚参加工作……..

那一年,刚刚……刚刚……

其实,在那一年与那一年之间,有着太多想起来就可以笑出声的事儿,这事儿,都是大片,至少在我看来,都是大片。

写于二0一八年十二月八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