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朋友小A发了一条朋友圈。 感叹自己下血本买了一个奢侈品包包,配了一张包的图片。 字里行间能感觉到,这朋友圈明显和炫耀无关,于是我点了个赞。 过来一会儿就看到小B发了一条评论:多少钱啊?哪儿买的啊? 小A回复了她,谁知小B马上就开始了自己的“科普”。 “哎呀,你买亏了,这个包包代购才卖**。而且你买的这个款式早都烂大街了,淘宝上假货一堆堆的。 你背出去人家都不知道你的是真是假。”(配个偷笑的表情) 看完小B的评论,我简直无语了,多年过去了,她还是这么擅长给人添堵。 想当初和小B在一个环境时,我时常被她气得快内伤。
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别人对着干,你说一,他说二,你向东,他非要去西。 总之,和ta聊天,你永远感觉特别堵心。 曾经,我也问过小B,为什么要用这种说话方式,引起尴尬。 她表示,这种说话方式不是很正常吗?我只是喜欢说实话而已。 呵呵,你不是喜欢说实话,你就是坏。 02 不给人添堵,应该是成年人社交世界的基本准则。 想起几个月前的一则新闻。 一个妈妈在同学群晒出女儿的清华录取通知书,本以为大家都会夸赞自己的女儿,下一秒却被班长踢出群聊。 她去找班长理论,发现自己已被删除好友。 这位妈妈感到委屈:我不就是爱分享生活吗? 开始大家还以为是班长出于嫉妒,后来才知道这一切都事出有因。 这位妈妈一直就是一个“炫女狂魔”。
刚开始大家还会很客气地附和几句,久而久之,大家都对她的行为厌烦至极。 这次,女儿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后,她第一时间就把照片晒群里,并留言:“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大气”。 最终,这件事成了班长把她踢出群聊的导火索。 话说,从小到大我们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 然而,这位“别人家的孩子”不仅不低调,还整天在面前嘚瑟,想想就让人堵心。 而且,高考本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事情,你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好,你可以发朋友圈。 何必非得发到群里,这让孩子没考好的人看到,该多堵心。 很明显,被踢出群的这位妈妈,从来没有换位思考过,只知道炫耀,这不是自私,不是坏,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习惯给人添堵的人,不会有多善良。 有些人每天打着“说实话”、“爱分享”的旗号,到处给人添堵。 且不说她是不是故意的,但对这样的人,我永远都喜欢不起来。 03 还有一种人,开口就自称“刀子嘴豆腐心”,喊着“为你好”的口号,不断往人伤口上撒盐。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前期的女主子君就是一个典型的刀子嘴。 妹妹来借钱的时候,子君说:
趾高气扬的语气,高高在上的表情,无一不是在扎妹妹的心。 子君说的这些话,妹妹不是不懂,可是现在有什么办法呢? 妹妹来找她帮忙,不是来听数落的,句句堵心,谁能受得了? 果然,妹妹和子君大吵一架,然后直接去找姐夫借钱了。 其实,越长大越觉得,世上哪有那么多刀子嘴豆腐心,不过是自私罢了。 很多人常常会说,“哎呀,他其实就是说话不好听,其实人还可以的。” 但事实上,“说话不好听”,说到底就是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缺乏修养和教养。 大家都是正常人,谁又有多坏的心呢?谁都会有心软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刻薄,习惯给人添堵。 刀子嘴就是刀子嘴,不要总拿豆腐心当借口。 04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深以为然。 面对爱给人添堵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敬而远之。 当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想被人添堵,就不该去给别人添堵。 自己在话说出口之前,学会为他人考虑,切莫将刻薄当成玩笑,将口无遮拦说成坦率。 如终身成长词典《69:换位思考》说: 利他,实则是利己,差异只在于时间。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从整体来看,良性循环一旦形成,好事会回到你身上。 愿你我都能学会换位思考,做一个不给人添堵的人。 与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