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歌有感之七《宁武关》

 明日大雪飘 2018-12-08

闻歌有感之七《宁武关》


京韵大鼓是北方曲艺的重要形式,有“曲艺之王”的称谓,也是我十分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也曾经不厌其烦的搜刮过各种能找到的音像资料。仅就我比较喜欢的几个选段做一“听后感”,对此形式我并不是太了解,请各位同好指正。


《宁武关》分头二本,头本叫《一门忠烈》,二本叫《别母乱箭》,类似于电视剧的上下集。这个故事也是《铁冠图忠烈全传》的一部分演化而来的。主人公是明朝的大将,代州总镇周遇吉与闯王李自成作战,全家全忠尽义,壮烈殉国的故事。


《铁冠图》的剧情在我写的《著名冷剧“铁冠图”》一文中有详细的叙述。而周遇吉这位曾经被弘光帝追封太保,列祀旌忠祠的勇将仅仅在这个故事中昙花一现。他是江苏省人,曾多次与后金作战,后来被征调与农民军对垒。原本驻守代州,代州失陷后,周遇吉退守宁武,作战至死。成为被人尊敬的“舍生取义”的典型。


由于《铁冠图》及相关故事的政治立场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其搬演的各种剧目和曲艺节目都被禁演。京韵大鼓艺术家白凤鸣先生曾有头二本《宁武关》的录音,现已经在网上能找到了。白凤鸣先生还曾经有《战代州》的唱片传世。讲述的是周遇吉在代州与李自成交战的情节。头一落儿词为:“大厦将倾势堪伤,天心何苦助贼强。英雄徒有诛贼志,独立难支枉断肠。弃城原为思老母,败北非因惧敌狂。守孤城尽孝全忠周总镇,失代州空洒英雄泪两行。”横空而出一腔忠烈,令人动容。彼时凤鸣先生应该正在盛年,气力劲头儿都是无与伦比。如“你若是痴迷不悟贪心妄想,可晓得你总镇神枪英勇威震四方,叫你这些毛贼共草寇一个个丧疆场。到那时悔之晚矣是你自取灭亡,尔等要细参详”几句,第一次听时确实是叹为观止,尤其是“自取灭亡”之甩腔,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堪称神来之笔。总而言之,字字惊人。


白凤鸣先生在演唱,图片来自网络。


真正让我对白凤鸣先生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就是《一门忠烈》,此段曾经在我的MP3里常驻了几年时间。我觉得这一段完美的体现了白凤鸣先生的艺术面貌,堪称代表作。据娄淑文前辈说,当年白凤鸣先生在东单凤凰厅演出,由于他的哥哥(就是我大学同窗娄峻皓的祖父)与白凤鸣交好,经常带领家人去捧场。数十年以后,娄淑文老师还能清楚地给我回忆白凤鸣先生在舞台上的风采,她说:“那真是像侯宝林说的‘认认真真地做戏’,嘴里,身上无一不好。尤其是表情和眼神。”提起少白派艺术就不能不提大爷白凤岩先生,他是刘宝全的高足,曾经为刘宝全伴奏多年。后来专心辅佐三弟,少白派的形成应该说是兄弟二人的共同努力。


如果把“鼓界大王”刘宝全比作“伶界大王”谭鑫培的话,那么白凤鸣先生更像京韵界的杨宝森。都是在平朴中见韵味,也都受到兄长的辅佐和指点。唯一不同的是,杨宝森先生的杨派现在已成显学,受到广大专业演员和业余爱好者的推崇和传播。而少白派则已近广陵成散,后继无人,渐渐成为“传说中的艺术”了。


头二本《宁武关》也是来源于子弟书,原本有五回,在京韵大鼓中变为头二本。第一次听《一门忠烈》的时候,仅“怨气悲风凝铁甲,愁云惨雾透征裙”二句便境界全出,至第二落儿的开始“出重围一念思亲情难却,几回欲死复孤存。某非不愿为捐躯疆场死,都只为心内悬挂太夫人。一路上纷纷尘滚银枪冷,半途中惨惨风云天地昏”。蛮烟瘴雨全上心头,出落的一腔无奈,满腹惆怅。听的人揪心。到一家人见面的时候,周遇吉心中的苦闷和妻子老母的欣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残席撤去重整瑶樽”时达到了顶点。


说来也奇怪,一般我喜欢的大鼓段落都是第三落儿。白凤鸣先生此段可称此曲只应天上有,“伴华筵壶倾玉液酒气喷”的悲惨,“洪福得共海天深”的深情,都是淋漓尽致。自“吾儿何故你泪纷纷”开始节奏加快,到“太夫人见真情已露就站起身”又加快了一些。到“孩儿我要在阵上一死把职任尽,为只为先到家中报母亲。这位勇忠良磕头血溅花砖地,痛泪成行洒战裙。忽见那老家将惊慌气喘在阶前跪,报!禀老爷可不好了,流寇的人马就围困了城门。”真是惊心动魄,遍体生凉。我第一次听的时候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接下来一落儿的中间一部分是母子二人的对话;“太夫人冷笑一声,遇吉谬矣,你还指望我们蓬头垢面逃窜风尘。你不想你的子幼妻娇娘我又老,一条枪焉能保的住这些人。快去吧,千万的全忠休要丧志,必须要断头折臂斩将诛军。临死时好歹要争强淋漓痛快,作一个轰轰烈烈大明臣。你的娘一把骨头一条老命,我是半完儿志半酬君。遇吉说,孩儿我在膝下流连非是怕死,叫孩儿怎生割舍太夫人。”最后一句的哭腔令人动容。


估计每个人要是写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都会有“不能以文字来形容”的感觉,我觉得我无法形容白凤鸣先生的演唱带给我的感觉,不能不提的还有白凤岩先生的弦子,生动的渲染了紧张悲惨的气氛,尤其是“无奈何向妻点首对子沉吟”中“无奈何”之后的几声,金石之声倾泻而出,暗有兵戈之气,过耳不忘。


《宁武关》的版本还有白五爷奉霖先生的录像资料,以及刘宝全先生的电影《别母乱箭》和杨凤杰老师的演出版本。白凤鸣先生的《别母乱箭》我也十分推崇,尤其是第四落儿周府火起那一段,听得我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没想到太喜欢的段子反而写的很空洞。对不住大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