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职场小白”到“职场牛人”,其实你的差距并不多!

 火鸟课堂 2018-12-08

给你八年半时间,将自己从一名“职场小白”,变成全球500强企业的市场总监,你,能做得到么?

 

拼实力?凭运气?还是靠情商?

 

仔细想一想,好像少了哪样都不行。

 

没有实力,运气不会来敲你的门;没有运气,机遇永远会擦肩而过;没有情商,实力再强也难上台阶。

 

想要聚齐这三大要素于一身,平心而论,并不容易。

 

但是,有人却做到了。

 

·

·



·

·

从进入中国惠普工作时的一名“职场小白”,到成为苹果电脑的中国市场总监,高建华只用了八年半时间,便上演了一出堪称《延禧攻略》现代版的草根逆袭大戏,晋身“职场牛人”之列!

 

他有背景?还是有贵人提携指路?亦或天生就是一名“牛娃”?

 

都不是。

 

那高建华是如何做到的呢?从月薪80块的老师,到全球500强企业

高薪强挖的“职场牛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进入全球500强企业中国惠普工作前,高建华就是一名普通得跟你我一样的大学理工男。

 

他从山东一个普通的草根家庭,考入北京广播电视学院电视工程系。毕业时,举目无亲的高建华看着自己的不少同学凭关系进入了令人羡慕的好单位,这让他对未来深感迷惘。为了能在京城生存下去,他最后选择留校当了一名月薪只有80元的老师。

 

两年后,对自己实力有了充分认知的高建华,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不满足于现状的他,尝试走出校门,去寻找更大的职业舞台。

 

但信心满满的高建华,首次面试,便遭遇了沉重打击!因为他连Chinese English都讲得磕磕绊绊。

 

可是,高建华并没有因此害怕和退缩。凭着永不服输的精神,他硬是用了一年时间,便打通了英语口语这个“死穴”。最终,这名“非牛娃”在成为老师后的第三年,成功PK掉近百名竞争对手,抢得进入全球500强企业惠普公司工作的机会。

从“职场小白”

到“职场牛人”的

通关之路

01

1986年

入职全球500强企业惠普公司 成为助理工程师

02

1987年

晋升为“市场开发工程师”

03

1989年

晋升为“市场开发高级工程师”

04

1990年

晋升为中国惠普“市场部经理”,跻身全球500强企业管理层



进入中国惠普后仅4年,高建华便迎来了其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王者荣耀”。全球500强企业——苹果电脑公司,指名道姓通过猎头公司,以外籍高管才能享有的年薪待遇,将他挖至麾下,出任中国市场总监。

 

高建华也成为苹果电脑公司有史以来,首位从中国本土聘请的中籍高管!

 

从此,“牛人”高建华正式开启了其职业生涯的“王者”荣耀之路!


“牛人”到“王者”的荣耀之路

1994年

出任全球500强企业苹果电脑公司中国市场总监

1996年

重返惠普,出任电子测量仪器集团市场总监

2000年

成为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首席知识官(CKO)

2002年

出任惠普-康柏合并中国及香港地区整合办公室主任

“职场牛人”激流勇退 化身“地表最强导师”

汲取千万精英智慧和经验 为千万职场人士和企业赋能2003年,以亚太区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惠普-康柏世纪大合并的工作后,带着无数职场荣光的高建华,选择了激流勇退,改为专注营销和管理咨询。

 

在此之后,高建华要挑战的目标,变成了将自己成功的职场经历,以及从两家“巨人”企业浓缩出来的管理和营销精华,传授给更多的中国职场人士和中国企业,让他们能以更自信的步伐快速成长起来。

 

这次,高建华又成功了!

 

因为,作为一名曾接受过两家全球500强企业正规训练的高管,高建华拥有中国任何一名管理培训师和咨询师都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要知道,惠普和苹果,直到目前,还是全球500强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

前者,奠定了硅谷文化的基础,以完善的管理体系而著称全球!

后者,是硅谷最火的企业之一,产品创新能力至今仍独步天下!

 

而高建华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并非全盘照搬西方企业的职场理论和技巧,而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后,再“授人以渔”。在谦卑地学习、借鉴西方成熟的职场管理和营销理念的同时,又能够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本地化创新,不走寻常路。

 

因此,无论你是职场小白,还是高管精英,亦或是企业家,都可以从高建华独一无二的职场经历以及凝聚了中西智慧的真知灼见中,收益良多,甚至改变命运!

 

这也是高建华能够在离开惠普后短短数年内,便迅速成为中国十大优秀营销讲师、中国十大战略管理专家的重要原因!

 

就如高建华为“职场小白”们总结出来的“三大职场法则”, 它不仅仅是职场通关技巧,更是一套关于职场生态圈智慧的完整体系!也是高建华从两家“巨人”企业身上,汲取和分析千百名顶尖管理人和优秀“职场牛人”的经验后,所沉淀出来的智慧结晶!


三大职场法则


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展现价值)

遥遥领先,让强者更强;(实力为王)

留有余地,他日好相逢;(情商无价)




见微知著,看完以下三个关于高建华的职场小故事,或许你会更容易领会这三大法则的要义。


换个方向  就是第一

1989年,中国惠普的市场部和销售部,同时出现了经理职位的空缺。而销售部的两名“高级工程师”,被顺利提拔成了所在部门的经理。

 

作为中国惠普唯一一位在一年内三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市场开发高级工程师”,高建华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就是市场部经理的不二人选。

 

可是事情竟然没有发生!这让高建华感到极其委屈,他觉得市场部在公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销售部相比,市场部的员工就像二等公民。一气之下,他决定辞职。

 

然而,公司人力总监的一席话,让高建华改变了想法。


人力总监: 小高,你算一下,在中国惠普,有多少人在做市场,多少人在做销售?


高建华:  市场部就七号人,销售部有五、六十号人吧。


人力总监:那你再算一下,全中国的外企,有多少人在做市场,又有多少人在做销售?


高建华:  做市场营销的撑死一千人左右吧,做销售的该有好几万人。


人力总监:那你觉得你是在一千人里面争第一容易,还是在几万人里面争第一容易?

高建华一时哑口无言。

 

因为他很清楚,市场营销学中,一个关于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是: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如果他去做不擅长的销售,还要跟几万个擅长销售的人竞争,他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而留下来做自己擅长的市场,只需在一千个不一定比自己更强的人中争第一,那么自己的价值,还将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这件事,让高建华悟出了职场中一个永恒的真理:

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想要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就一定要善于做一条反方向游水的鱼!


遥遥领先  强者更强

和许多初涉职场的年轻人一样,高建华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做事,都非常努力、认真。可是他也经常为以下问题所困扰:

 

为什么自己比同期进来的那些大学生知识更过硬,经验更丰富,能力也更强,可是这些优势,一直都凸显不出来?

 

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做出这么多成绩,但上司好像就没看出来自己比其他人更强?

 

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让高建华对自己的这些困惑,有了清晰的认识。

 

为了向来访客户展示惠普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中国惠普在公司一进门的地方设置了一个产品展示厅。展示厅的位置非常醒目,就在美方和中方总裁办公室的旁边。

 

展示厅由市场部管辖,需要有专人来负责收拾和管理。由于这项工作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的岗位职责范围,所以,安排谁去做,让市场部的经理相当头痛。在一次会议上,他询问下属,谁愿意自告奋勇去兼管展示厅?结果,现场除了高建华,没有一个人举手。

 

当时,高建华的出发点很简单:年轻人多干点活没坏处,就当是一种锻炼吧。

 

做事极其认真负责的高建华,从此每天都将展示厅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由于展示厅位置醒目,所以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到谁在那里努力工作。

 

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让高建华在上司们的心目中,一下就从市场部的七个员工中凸显出来。

 

“如果你想让别人看出来你比周围的人都强,只要真心、认真地去做,并且在小事上也能做到遥遥领先,那么,还怕别人看不到?”

 

如果说展示厅的这件“小事”,只是让高建华对自己的职场困惑有了初步的领悟,那么不久之后的另一件“大事”,则让高建华的那些困惑,全部迎刃而解。

 

这年春天,中国惠普首次计划将新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从美国放到中国来举办。这项工作涉及数十名老师、学员、以及从美国运来的两大集装箱设备的安排。对于这样一项庞大而繁杂的任务,按美国的经验,至少要四个人才能合力完成。

 

但是,中国惠普从来没有专人负责这样的工作,这让高建华的上司非常头痛。他们试探性地找到了高建华,问他可否一个人承担起这项工作。

 

在评估过工作的难度后,高建华觉得凭自己的专业能力,一个人也可以完成,但前提是:要百分百地付出!

 

但高建华没多想,他揽下了这个相当于正常工作量16倍的活。事实上,在惠普工作三年多后,高建华的统筹能力早已摆脱“菜鸟”级别,但是一直没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出来。而这项工作量极其巨大和繁琐的活,反而将高建华的能力全部给激发出来。

 

经此一役,高建华的出色能力再次得到了凸显。当年,高建华不但获得了第一季和第三季的先进员工称号,还当选了年度10大先进员工。

 

这两段经历,让高建华彻底顿悟:

想成为“职场牛人”,不仅要将一件事做到最好,还要在专业领域中,做到遥遥领先、出类拔萃。你展示出来的,不能只比别人强一点,而是要强很多!


对人待事  留有余地

1990年,高建华被苹果电脑公司的诚意打动,答应前往苹果出任其中国市场总监。获悉此事的中国惠普高层深感震惊,轮番出动找高建华谈,并承诺了诸多优厚的条件,希望他能回心转意。

 

面对惠普高层极尽诚意的挽留,充满感激的高建华,给自己的老东家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感谢公司对我如此认可,如果有朝一日惠普需要我,我还会再回来的!”

 

高建华的这番话,既是发自真心,也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

 

正所谓“有风不要使尽舵”。话不说满,留有余地,山水相逢,才好相聚。在500强企业摸爬滚打了八年半的高建华,深谙职场中这一重要法则。

 

高建华在苹果任职两年后,惠普又找到他,希望他能重返惠普效力。而高建华也践行了自己的承诺,毅然放弃了苹果的高薪工作,重返老东家助力。这也赢得了惠普高层对高建华的高度信任和尊重。虽然之后因惠普与安捷伦分家,高建华又再次离开惠普,可当他二次重返惠普,惠普依然委以重任,甚至让他挑起了惠普-康柏世纪大合并的重担。

 

无论是主动承揽展示厅管理、无意中替上司解了围这样的“小事”,还是以一人之力揽下四人的活、为上司长脸这样的“大事”,高建华都展现出了一名“职场牛人”优秀的职场情商:

不仅是在工作上遥遥领先,更懂得如何处事待人!

 

这也是三大法则中,最为高明、却也最难把握的技巧和智慧。在高建华点拨过的无数职场人士中,掌握了这一法则的“职场小白”们,无论他们身处职场中的哪个阶段,最终都能迎来“柳暗花明另一村”的时刻。

 

而高建华自己,也如成千上万个因“三大法则”而华丽蜕变的“职场牛人”一样,不但赢得了职业生涯中的一个个“王者荣耀”,更成为了让无数“职场小白”变身“职场牛人”的“地表最强导师”。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