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先后出土300多件明代梅瓶,瓶子主人是谁?从何而来?

 rhg上善若水 2018-12-08



  東方生活美學



人人都知“桂林山水甲天下”,却少有人知:桂林是“天下一绝的梅瓶之乡”

 

桂林博物馆馆藏梅瓶


走进桂林博物馆,步入“靖江藩王遗粹”展厅,满目都是精美绝伦的明代梅瓶。这些梅瓶大多秀气端庄,与桂林这座山水古城的气质颇为相似。

 


馆内共藏有各类明代梅瓶300余件,其中60余件为陶梅瓶,250余件是以青花为主的瓷梅瓶。

 


据专家验证,这几百只梅瓶,基本都是当年景德镇出产的优质品种,烧制于明初、宣德、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天启、崇祯等八个时代,可分为十一类器形,十一种釉色,三十一种纹样。桂林明代梅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

 


那么,一个南方小城,为何会收藏有国内数量最多的明代梅瓶?其中有哪些不为世人知晓的故事呢?

 

这事儿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次盗墓活动开始说起。

 



19823月的一天,桂林航天学校干事周贺祥骑车进市内办事,经过靖江王陵一处荒凉的墓园时,发现高高隆起的封土堆旁有个黑洞,洞旁还堆着新挖出来的泥土。

 


有人盗墓!

周贺祥小心翼翼上前查看,洞内无人,盗洞也还没有挖到墓室。周贺祥猜测,盗墓贼很可能会在晚上前来继续挖!于是,他急忙向桂林市文物工作队和公安局打电话报案。

 

接到电话后,文物工作队派了5名工作人员立即乘车赶往尧山。抵达墓区时,天完全黑了下来。前方泥路难行,5人跳下车,在杂草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

 


寒风中不时传来几声狗吠,漆黑的墓地显得更加阴森恐怖。突然,前方闪过几束手电光,考古人员心里一紧,立即加快步伐。很快,一个高高的封土堆出现在眼前。5人分两路悄悄包抄过去,在盗洞口会合时,齐声朝洞内大吼。

 

洞内毫无反应,借着手电光观察,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几把羊镐、铁锹和撬棍横七竖八躺在地上。

 

考古人员进入盗洞,发现窃贼已经在砖块垒砌的墓壁上凿开一个黑幽幽的小洞,洞内喷发出一股股刺鼻的气味。

 


撬宽盗洞后,两位考古人员进入墓室,借着手电光在棺床、头龛、腰龛间仔细搜寻。尸骨早已腐朽,金银珠宝也杳无踪迹。失望之际,突然,眼前闪起一片亮光。定眼一看,两人几乎同时惊呼:“哇!梅瓶!”

 

他们眼前的这个梅瓶通高约60多厘米,瓶体蓝釉青翠明丽,瓶上图案多达8层,最富艺术美感的是腰部所绘的主题图案。

 

它就是为后人称之为“器形、色彩、绘画三绝”的“青花岁寒三友仙人图带盖大梅瓶”。靖江王陵附近发现的梅瓶中,还没见过体型这么大、造型这么美的!

 

明嘉靖 青花岁寒三友仙人图带盖大梅瓶


继续探查,最终确认墓主人为靖江第十一世宪定王朱任晟夫人莫妃,葬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后来经过专家辨认:“这种梅瓶,我们只在英国的国家博物馆见过,价值10万英镑(当时物价)!”


 

发现此梅瓶后不久,考古人员又接到消息,又有一位靖江王的墓被盗了!

这次被盗的,是第十二世温裕王朱履焘与石妃合葬墓。


清理现场时,温裕王地宫棺床头龛里,摆放着一对罕见的嘉靖年制“双龙戏珠高腰青花梅瓶”和一个万历年制“五爪双龙抢珠带盖梅瓶”。

 


妃宫头龛里那个“五爪双龙抢珠带盖梅瓶”最令考古人员关注——瓶盖封得严严实实,抱起来掂量掂量,相当沉重。摇一摇,里面有液体回荡声!

 


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剥掉瓶口拌有糯米浆的石灰封膏,揭开瓶盖,一股浓郁的醇香立即弥漫开来。细看瓶中——天啦!淡红色酒液里,浸泡着红枣、龙眼、荔枝,还有3只没长毛的小乳鼠!

 

明万历  青花双龙戏珠纹梅瓶


据记载,温裕王生前体弱多病,长期按桂林民间乳鼠酒药方泡酒进补。去世后,在地宫里陪葬龙纹梅瓶乳鼠酒及药罐、药碗等,显然是期望在阴间继续进补。

 


其实,在这两次盗墓事件发生前后,考古人员都曾在靖江王陵墓地发现过大量的梅瓶,连一些将军墓、宗室人员墓中也能发现有梅瓶,可见王府上上下下都有这个随葬习俗。

 


那么,远离瓷都景德镇的桂林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梅瓶?他们是如何运送到桂林的?当年作何用途?

 

孔雀绿黑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12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与广西有着不解之缘的马未都先生特录制了一期《收藏马未都》特别节目,专门为您讲讲广西的铜鼓,桂林的梅瓶,千年的灵渠、合浦汉墓里的那些古老而有趣的故事。



今晚21:40,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我们不见不散。



资料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