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选择课题研究方向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8-12-08

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困惑:


对于做科研,是不是只有下面两种途径?

 

一方面,假定我们找到了国际最前沿的方向,我们发现文献的不足,然后在其基础上改进,前提是必须完全重复他们的结果,而这又建立在我们实验室条件能够跟文献的研究者所在的实验室条件相当这一基础之上!

 

另 一方面,如果我们并不具备他们的实验室条件,那么就必须根据我们研究组的自身的水平和优势,以及研究生自身个人的水平来提出新的问题,开展研究,这样我们 的研究水平就是在研究组原有的水平上有所进步,但是如何把握与国际前沿的差距呢?或者我们不管提出的新问题的水平是否达到国际前沿,只要解决实际问题就 好?另外,如果我们研究组在这个选定的课题上只是半路出家的呢?这个问题怎么考虑?


以下是某位教授的解答,小编读后非常受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这个问题一两句话很难说清楚。以我有限的理解,我觉得:1)国际前沿,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能从头来。2)特色性地域性的研究,需要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当然这是仅限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限自然科学)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容易困惑,不仅对于博士生,对一些已经获得了学位的年轻学者(暂且限于我的学生吧)也会经常存在这样的困惑。今天我试着多写两句,与这位博友交流一下。

 

先说国际前沿的问题。做科学研究,什么是国际前沿呢?有些同学认为时髦的热闹的就是国际前沿。我觉得时髦(时尚)的课题(方向),倒不一定是国际前沿,但是科学研究无疑是有热点问题的。这些问题往往具有时代性,(以生物学和生物医学为例)如艾滋病、禽流感、猪流感,等 等;随着时代发展,也会有一些人类比较关注的问题出现,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等。也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科学问题,如人类的各种重大疾病(如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大脑疾病)、人类生殖与健康、人类的长寿和衰老、农林牧渔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全世界的相关学者都在关注,不同的领域里都 有很多学者在探索着。最近nature杂志发表了2010年科学研究热点的预测文章,iPS、胚胎干细胞研究、阻止物种流失、基因组学等多个领域将成为2010年的新热点。

 

有 些热点(时尚)问题是需要先进仪器设备和丰厚的基金资助的,如生物学中的基因组学时代的各种研究。所以,如果没有相关的仪器设备,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这 类砸钱的研究,即使再重要,也只能望洋兴叹。如果你酷爱这类研究,那就想办法找钱吧,或者到有钱的学者那里去发挥自己的才华。

 

任 何研究都是在学科或领域发展基础上开展的,有些科学问题很明显,就是缺少解决的有效途径(如艾滋病);有些是关于实验方法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有些是属于学 科领域的理论(学术)问题。这些研究,由于全世界很多实验室都在同时做,前沿问题很清楚,大家都在争分夺秒,一旦获得突破性结果需要尽快发表,以获得知识 优先权。

 

如 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是不是就不能做科研工作了?实验条件不足就无法开展高尖端研究了?也不是。科学问题有大有小。只要对科学研究有兴趣,根据自己的条件开展 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还是可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是砸钱的。这涉及到学科和领域问题。说到学科领域的发展,积累和基础很重要。有些问题明显具有地方 区域特点,如青藏高原的藏原羚、四川的大熊猫、内蒙古草原的鼠害蝗灾等,某种特殊的污染物对当地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等。这类问题如果有很好的基础和丰 厚的积累,就很容易发展,也很容易发现新的问题。注意有些研究是理论性的(学科层次的),有些研究是具体的物种的(尤其是某一种大型动物的保护,或某种动 物的一个特殊生理和行为特征等等)。还是那句话:问题有大有小,有些研究需要很多钱,也有些研究不见得要花很多钱。

 

如 果半路出家怎么办?这就是说年轻人自己要独立立摊子,或者实验室要发展一个新领域。在这个时候,的确是需要考虑前沿的,一般应该多是要在过去积累的基础 上,进行扩展和飞跃。特别说一句:科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采取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看准了科学问题后,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 去做一些事情,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是半路出家,又没有很好地基础,再没有一个好的科学问题,也没有一个独特的科学问题,只是为了时尚,从头做起,远 远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我是不看好这种研究发展思想的。现在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领域有些研究似乎就有这种趋势,基本的生态学问题都没有清楚,物 种鉴定都没有什么把握,分子生物学数据再好,基因组再清楚,也都是无本之源,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很多花费了无数钱财,获得了看起来是很 多的数据,其实没有一个完整的结论,也没有一条可信服的结论,看着这些所谓的研究(论文)就觉得可惜。



那么,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好的research topic呢?


You Must be Interested in this Topic

无论研究兴趣是来源于你自身的性格,教育,经历等等,亦或是来自于你后天的所见所闻,来自于外界环境的一些刺激。我们在选择研究课题时一定要首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


It's not too broad or too narrow

再就是研究的课题不能太宽泛,也不能太狭隘。过于宽泛的课题不仅做起来十分有难度(你很难照顾到各个方面),而且会给大部分人一种你在夸夸其谈的感觉。另一种极端是我们定的课题过于狭隘,过于specific,导致能做的东西不多,或者是可以提高的空间不大。


It's creative

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Don't be too ambitious

最后,选题不要太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需要合理衡量自己现阶段的个人水平(内在因素)以及实验室的整体条件(外在因素),看看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课题的可行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