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园地]00003:我的艺兰体验之二

 第一香笔记 2020-03-28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接触兰花已经了。艺兰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远比自己当初想象的要复杂。中国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具体学科。艺兰步骤我是先从种养开始,鉴别鉴赏这块亦作为重点学习的对象。种养一直都是吾师手把手相教,鉴赏这块则是以古代及近现代比较著名的兰花书籍为主,不懂的地方再向老师请教一年多下来自我感慨,艺兰专业知识的学习任重而道远。

兰花种养方面的学习,首先自己必须要细心,对兰花产生怜爱之情。只有这样在管理过程中方能感知兰花的静中生,也方才感知到兰花在日以继夜的生长变化。当兰花病的时候,每当我拿着手术刀病草分株,在不断地往假球茎内里深除病灶时心里就在重复地念叨着可惜了!眼看着生命体由病害侵蚀而消耗,心中不免倍加难受。当一盆兰花受到软腐病的侵染时发现迟未能及时地分株抢救就会直接导致全尽毁损失惨重!

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如何做到有效防范呢?那就要每天早上早起巡视查看以防不利的情况发生。在兰花的各种病害上需要早发现早抢救,使损失控制在最小值内。在兰花种养的过程中犹如育如同婴儿尚不能语,全凭管理者去观察从而发现问题。不过,在艺兰的过程中总结出环境不能长期恒定在一个度湿度值上粗犷一些反而更容易把苗子锻炼得更有骨感,也就是兰友们所说的皮实。只有这样墩实的苗子养出来,才能适应多个环境下生长良好还有就是在引种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对方的种植环境,做到知根知底才能更容易管理好。什么样的草质适合什么样的环境,栽培介质配比等,这都是有讲究的。总之,栽培知识犹如海洋,一时半会难以阐述明朗,况且本人还处在小白阶段待日后经验丰富当写出较有深度栽培心得来

兰花鉴赏这是一门学说博大精深,要成系统地从点点滴滴上学起。以古谱为基础扎扎实实地学方得正统,那上面有许多老前辈们宝贵的艺兰经验。“瓣型学说”专著来讲,比较出名的有《艺兰杂记》、《第一香笔记》、《兰蕙心录》《兰蕙小史》。而现代兰家沈渊如先生所著的《兰花》,图文并茂并且还丰富了铭品的株形叶态的描述,可谓是难能可贵。学习鉴赏在以古兰谱为师的基础上,加以勤学好问,并且对照实物去看去读事半功倍对于谱我自己给他们起了个外号“武功秘籍”,学习前人的鉴别鉴赏知识,并对照实物更容易吸收营养。古兰谱种类繁多,能够知晓名称有所记载的仅仅四十多部,另有一部分古谱被藏于图书馆或者老兰家之手,对外开放。如果这一部分兰谱什么时候能够重见天日,那将是我们后学之辈的福分。

在有技术与工具书的指导下,艺兰还离不开个人的修养。修养才能耐得住性子,静得下来心,这样也才能看得到奥秘学得到知识。做一行,爱一行,像我这样未真正研究过兰花人,见识到真实花开的样子,怡人的香味,沉醉其中方得大美。古语云:“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另外兰花还是四雅之首:“兰、菊、水仙、菖蒲,被人们并称花草四雅。四雅之中,兰花居首。它朴实无华,叶色常青,叶柔中有刚,花开幽香清远,堪称清香淡雅。菊花,种类繁多,花色艳丽而脱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的隐士。水仙,传说是尧帝的女儿娥皇、女英的化身,花色皎洁,纯白如玉,素雅清丽,象征着纯洁无暇。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芳香怡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

兰花之美,不仅体现在她的叶态之美,还体现在的形、色与香。兰花盛开,古往今来其美多拟以人,故而古代艺兰先贤将兰花的花形分作鼻、舌、肩等形态,惟妙惟肖的形容。兰花开品繁多,瓣型学说”上分列梅、荷、水仙、素、蝶、奇、色等。每个形态开品,铭品又是数不胜数。

艺兰造诣能否得到有效提升,这离不开努力钻研与勤奋学习。世上本没有天才,为什么社会上会有很多天才的出现?什么是天才?天才=99%的努力+1%的运气。“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艺兰也是如此,吾师艺兰二十年之久,如果不是努力与勤奋,也未必有今天成就。吾师每每教导,要做个勤奋的人,用心所到之处方得真知。你对兰不薄,兰待你必厚谆谆教诲,时刻铭记我的心头。如果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勤奋,就算给你再多的机会,也会失之交臂。

2018已经过半,我的艺兰之路才刚刚起步,学习无尽头,在吾师的教导下,我坚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勤奋,必将一步步的成长起来,在他的指引与影响下少走弯路,能够更稳健走好未来的每一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无论是种养还是鉴赏,只要自己有毅力有信念克服种种困难必定能够与兰融为一体,实现“人兰合一” 的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