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

 憩苑 2018-12-09

 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45克,当归、川芎、桃仁、地龙、全蝎、陈皮各10克,生地15克,伸筋草30克,赤芍、酸枣仁各12克,红花、甘草各6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10剂后,疼痛减轻,睡眠状况较前明显好转,上方去酸枣仁、红花,加郁金、山楂各12兑,黄芪加至60克,当归加至15克。继服15剂,疼痛完全缓解,遂告痊愈。

按:中医认为,久病“多虚多瘀”,辨证应归于“虚”、“瘀”症范畴;本案患者年老体衰,病去正气受损、邪毒留滞,损伤脉络,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痛当求本,故以益气化瘀法治之,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气足血行而祛瘀;配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伸筋草养血、逐瘀止痛;地龙通经活络,皮行气,酸枣仁安神,更以虫类药全蝎搜剔通经止痛。诸药配合,气旺血行,瘀阻自通,余毒得泻,气血通达,遗痛自解。

陈蒙药三子汤由诃子、川楝子、栀子三味药物组成,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粉碎成粗末备用。每天3次,每次用10—30克药末加水500毫升,煎煮5分钟后离火,以药水温度不烫伤皮肤,患者可以耐受为宜。将消毒纱布浸泡在药水中,快速拿出后用手稍挤出水分,热敷病灶局部,待纱布基本干燥时去除。用药期间,不需要使用别的药物。

三子汤热敷后局部可出现较强的热效应,止痛作用快,并可清洁及消毒皮肤,从而缩短了带状疱疹治愈时间。本法操作简便,治疗中痛苦小、治愈快,而且不会留神经疼痛后遗症。

检查:苦容,语言低沉。左侧头面颈部可见到淡红色带状斑和色素沉着斑痕,局部叩之痛敏。舌质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略数。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阳明热扰,瘀血阻滞证。治法:活血通窍,行气止痛。

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各10克,麝香0.3克,生姜5片,葱头5个,大枣5个,臭牡丹25克。6月9日二诊:服药3付,头痛已去大半,精神振奋,面带笑容应答。属余下2付药服完,另处方:桃仁、赤芍、地龙、红花各10克,黄芪15克,甘草6克,臭牡丹25克。6月20日三诊:头已不痛,给予调理肝肾和益心脾之剂濡养之。

按:欧老认为本病系湿热余邪作祟,凝滞经络,阻气滞血,气血瘀积,阻隔经络,血气不通则痛。治疗当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老年患者由于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治疗上若泥于苦寒清解,常犯“虚虚”之戒,应重在辨证,施治随机。

欧老在治疗一些顽固性皮肤病时,还喜欢选用虫类药,他认为皮肤病大多为瘀血、热毒搏结肌肤而致,有的皮肤病顽固难愈,日久邪毒深遏肌肤腠理,难散难除。虫类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攻毒、消痈散肿等功效。常用的虫类药有:祛风止痉、通络解毒的全蝎;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的蜈蚣;祛风湿、通经络的乌梢蛇;破血、逐瘀、通经的水蛭等。以虫药毒性之偏以毒攻毒,取虫药养行之性入络剔毒搜风,往往取得很好的效果。

取地榆30克,紫草18克,蜈蚣6克,凡士林适量,将前三味药物研细粉,用凡士林适量调匀成膏。每次用药膏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次。本法临床试治带状疱疹34例,病程1~15天,其中25例有明显皮疹伴疼痛,9例皮疹轻微而以局部疼痛为主。治疗34例,全部治愈。其中用药最长7天,最短3天。

药用:柴胡24g,黄芩9g,北沙参9g,法半夏9g,甘草9g,赤白芍各30g,炒枣仁、生龙骨、夜交藤各30g,全虫、壁虎各6g,砂仁10g,5剂。日1剂。水煎2次取汁600ml,早、中、晚饭后各服200ml。1月25日复诊:药后疼痛大减,夜能安睡6个小时。守上方去生龙骨、夜交藤,加当归15g,煎服法如前。至2月8日共服药15剂,疼痛基本消失,偶尔夜间疼痛1~2次,但很轻微。为巩固疗效,守上方去全虫、壁虎,北沙参加至20g,嘱服5剂。3月16日随访,药后疼痛消失而告愈。

按: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等,多发于胁肋部位,由肝胆郁热、湿热、气滞血瘀而成。本例发于颈侧部位乃少阳经络所过,内有肝胆郁热,外受风热之邪,阻于少阳,致枢机不利,郁热发于肌表而成疱疹,肝胆气机受阻,瘀血凝滞,故痛如针刺;热久伤阴,经脉失濡,不荣则痛。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达枢机,紧扣本病肝胆火郁,枢机不利之病机;又因患者病久而阴伤,故配以芍药甘草汤益阴和血,柔肝缓急止痛;久病入络,加入全虫、壁虎,通络止痛。全方合用,使郁热得清,阴亏得补,经络通,疼痛止而顽疾除。

板蓝根40克,柴胡10克,大黄6克,芒硝6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冬瓜仁10克,蜈蚣研冲3条。3剂,水煎分3次口服。

  服药后疼痛减轻,仍局部发红。继上方加连翘20克,5剂后疼痛已除,疱疹结痂。效不更方,再服5剂,痊愈。

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功效,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疾病。经临床验证,此药还可用于带状疱疹,且效果显著。

方法:先将疱疹处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尽量保持表皮完整,防止感染。再将适量的逍遥丸研成粉末,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2-3次,多数患者在用药后2小时左右痛觉消失,4—5天后疱疹开始结痂,消退。

处方:败酱草30克龙胆草10克,黄苓5克,栀子5克,木通5克,车前于10克,柴胡5克,延胡索5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止痛消疹。主治带状疱疹,皮损鲜红,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目庆蜂)

.前胡15克,白术、生薏苡仁、防风、防己、桑枝、当归、生地、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5天见效。

2.全蝎适量,研末用开水或稀粥冲服,每次服1.5克~3克,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10天即可显效。

疹前疼痛:
  《外科大成·诸痛门》有两个治疗不明原因皮肤痛的医方,一个是“桑皮饮”,用于治疗“不可以手按之”的疼痛;另一个是“槐花散”,用于治疗“苍蝇飞上即痛”的皮肤疼痛。其所述之皮肤痛状与带状疱疹的疹前疼痛相似。疹前疼痛治宜清疏肝经、风热火毒、和络止痛。方用桑皮饮合柴胡清肝汤加减,药用:桑白皮15-30克,地骨皮12-15克,木通6—9克,葛根9—12克,柴胡6-9克,黄芩12-15克,天冬12—15克,麦冬12-15克,玄参12-15克,甘草3-6克,加人生姜3片,葱头1枚。水煎服,每日1剂。
    槐花散:将槐花(或槐角、槐米)一味,微炒,研为细末。每次以温黄酒送服9克,每日3次。有凉血活血、清热定痛之功,也可用于治疗疹前疼痛。

疹期疼痛:
    治宜清肝火、利湿热、化瘀止痛。方用加味龙胆泻肝汤。取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板蓝根、生地、丹皮、野菊花、紫花地丁、赤芍、生甘草各10克,蒲公英15克,元胡20克。眼部出现疱疹者加青葙子、谷精草各10克;大便秘结加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疹后期疼痛:
    皮疹消退后,皮肤依然有针刺、烧灼样疼痛者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医学上把它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西医认为是病毒侵犯脊髓神经根,导致神经炎、神经节炎,使神经纤维粘连所致。中医认为是病后气滞血瘀、气血两虚。常用的治法及验方有:
    1.益气化瘀法:黄芪15克,丹参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制乳香10克,没药10克,当归12克,丝瓜络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通络镇痛法:生蒲黄8克,五灵脂12克,元胡12克,川楝子12克,地龙12克,丝瓜络15克,白芍45克,甘草6克。入夜疼痛加剧者加桃仁、红花各12克;刺痛难忍者加乳香、没药各12克;兼胀痛者加郁金、姜黄各12克;明显瘀血者加丹参30克,川芎12克;疼痛影响睡眠者加琥珀末3克(分冲),酸枣仁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行气化瘀法:柴胡12克,赤芍12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元胡15克,红花10克,白术10克,制乳香6克,没药6克,川楝子10克,枳壳8克,炙甘草5克。头痛加川芎10克;气虚加黄芪30克;失眠加柏子仁、远志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取陈石灰30克,加桐油30克混合,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3~5次。另取鱼腥草30克开水泡服,每日3次。一般患者外涂石灰后能使疼痛得到缓解,两天后疱疹渐消,7天可愈,严重者10天能愈。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与湿热邪毒有关。石灰,又名陈石灰、熟石灰,有止血定痛、燥湿杀虫的功效,外用能起消炎抗菌、收敛生肌等作用。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功效。二药内外合治,对带状疱疹出现水泡溃破、疼痛有良效。

治疗方法:取雄黄10克,白矾、冰片、儿茶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用3-5克药末酌加75%酒精调成糊状。用时洗净患处,取中药糊剂适量外敷患处,1天2次~3次,疗程5—8天;一般外敷1天后即可明显消肿止痛。
 

点评:方中雄黄辛、苦、平,有败毒抗癌、祛痰镇惊、杀虫疗疮、消炎退肿的作用,吸收后对神经有镇痛、止痛作用;白矾酸、涩、寒,有祛痰燥湿、解毒杀虫、止泻止血、收敛的作用;冰片辛、苦、微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作用;儿茶苦、涩、微寒,有收湿生肌敛疮的作用。本方四味药合用,有消肿止痛、清热泻火、活血化瘀、敛疮生肌的功效。本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快、治愈率高、经济安全,既缩短了病程,又减少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验方:生薏苡仁、茯苓、绿豆、黑豆各15克,赤小豆30克,泽泻、甘草各10克。

加减:疱疹大、浆液混浊者,加滑石15克,车前子10克;疱疹根周皮肤掀红、痛甚者,加白木通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带状疱疹患者18例,服药3—7天后,治愈13例,好转2例,无效3例。治愈者均无后遗症。

蛇蜕5—10克,在瓦片上用火焙呈炭状,加冰片0.5克,用香油调成稀糊状,再均匀涂在疱疹处,每天2—3次,连用5天即可。

治带状疱疹方:取地榆30 克,紫草18克,蜈蚣6 克,凡士林适量 ,将前三味药物研细粉,用凡士林适量调匀成膏。将药膏适量涂于患处 ,每日2次。

蝉蜕治皮肤瘙痒 

取蝉蜕450克,熟地、丹参各300克。共研细粉备用。每次冲服3克,每天3次。15天为一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一般服药3-5天后瘙痒即减轻。

5.雄黄粉适量,用醋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用药后第2天疼痛消失,3—4天结痂而痊愈。

双黄连口服液。本晶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均可使用,常用于感冒发热、流行性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肝炎等。每次1支,每日3次。治疗水痘,外可祛时邪风毒;内可清除湿热,对水痘出疹期、脓疱期、恢复期皆有效用。脓疱期局部外用有收敛固痂及抗病毒作用。   

复方大青叶合剂。由大青叶、金银花、大黄、羌活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风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以及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对水痘病毒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清开灵口服液。由胆酸、珍珠母、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等组成。有清热解毒之效。适用于外感风热、火毒内盛所致发热、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凡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水痘皆可使用。口服每次1支,1日3次。

清热解毒口服液。由生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紫花地丁、黄芩、龙胆草、板蓝根、知母、麦冬等组成。有清热解毒之效。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流感等,尤对水痘有很好疗效。口服每次10毫升,1日3次。

1.菊花叶治疗带状疱疹 
[配 方] 菊花叶适量。 
[制用法] 将菊花叶洗净,捣汁,调白酒抹 患处。 
[功 效] 清热解毒。治疗带状疱疹。

2.青蒿治疗带状疱疹 
[配 方] 青蒿草半斤(1次量)。 
[制用法] 将青蒿草煎汤洗患处,每日洗 3次。 
[功 效] 清热凉血。治疗带状疱疹。

3.柿子治疗带状疱疹 
[配 方] 柿子汁适量。 
[制用法] 将柿子洗将绞汁,抹于患处,干时再抹,1日3-4次。 
[功 效]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4.蜂胶治带状疱疹 
[配 方] 蜂胶15克,95%酒精100毫升。 
[制用法] 将蜂胶加入95%酒,精内,浸泡7天,不时振摇,用定性滤纸过滤后即得蜂胶酊。使用时用棉签蘸蜂胶酊涂患处,每日 1次。涂药期间注意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功 效] 解毒,燥湿,止痛。主治带状疱疹。

5.蕹菜焙末治带状疱疹 
[配 方] 蕹菜,菜子油。 
[制用法] 蕹菜去叶取茎,在新瓦上焙焦后,研末,用菜于油调成膏状。患处用浓茶水洗净,然后涂抹此油膏,每日3次。 
[功 效] 清热,凉血,解毒。用治带状疱疹。

6.番薯叶冰片治缠腰龙 
[配 方] 鲜番薯叶适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 薯叶洗净,切碎,同研细的冰片共捣烂。敷于患处。 
[功 效] 解毒消炎。用治缠腰龙(带状疱疹)。

7.浓茶治疗带状疱疹 
[配 方] 老茶树叫适量。 
[制用法] 研细末,以浓茶汁调涂,1天2-3次,治好为止。 
[功 效] 清热解毒。治疗带状疱疹。

8.空心菜治疗带状疱疹 
[配 方] 鲜空心菜适量。 
[制用法] 将空心菜去叶取茎,在新瓦上焙焦后,研成细末,用茶籽油搅成油膏状,在患处以浓茶汁洗涤,拭干后,涂搽此油膏,1 天2-3次。约3-5天后痊愈。 
[功 效] 清热解毒。治疗带状疱疹。

9.豆腐皮治带状疱疹 
[配 方] 豆腐皮30克。 
[制用法] 焙干研末。麻油调涂。每日1—3次。 
[功 效] 治腰、肩、胸胁部疱疹。

10.番薯叶治带状疱疹 
[配 方] 鲜番薯叶100克,冰片少许。 
[制用法] 共捣如泥,调患处。每日2次。 
[功 效] 治带状疱疹。

11.黄瓜叶治带状疱疹 
[配 方] 鲜黄瓜叶100克。 
[制用法] 捣如泥,涂敷患处,每日2次。 
[功 效] 治带状疱疹。

12.当归治带状疱疹 
[配 方] 当归50克。 
[制用法] 研成细末。每次服1克,日4次。 
[功 效] 治带状疱疹。

13.马铃薯治带状疱疹 
[配 方] 马铃薯500克。 
[制用法] 捣如泥。涂敷患处。日2~4次。 
[功 效] 治带状疱疹。

14.金银花治带状疱疹 
[配 方] 金银花10克,野菊花10克,凤仙花10克,白藓皮12 克,蛇床子10克,水杨酸5克,石炭酸2克,75%医用乙醇1000 毫升。 
[制用法] 将前5味药加乙醇浸泡5—7天,滤取上清液,加入 水杨酸和石炭酸,搅匀,封瓶备用。以医用棉签醮药液涂搽患部, 每日3-5次,至愈为止。 
[功 效] 清热解毒,消炎止痒。用治带状疱疹。

15.老茶树叶治带状疱疹 
[配 方] 老茶树叶适量。 
[制用法] 将茶树叶晒干,研细,以浓茶汁调和。涂患处,每日 2或3次。 
[功 效] 清热,利尿。用治带状疱疹。

16.雄黄治带状疱疹 
[配 方] 雄黄20克,大黄40克,冰片、硼砂、滑石粉、地榆、赤芍各20克。 
[制用法] 共为极细末,用米醋调成稀糊状。用时,把药物涂于患处,土敷油纸或塑料纸,然后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治带状疱疹。

17.艾绒条治带状疱疹 
[配 方] 艾绒条、二味败毒散、雄黄、白矾各等份。 
[制用法] 围绕红肿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艾绒条点灸,每隔1-2厘米点灸一下,每日点灸1次。再在患处外敷2味药败毒散,每日1次。 
[功 效] 治带状疱疹。

18.龙胆草治带状疱疹 
[配 方] 龙胆草、当归、王不留行各等份。 
[制用法] 将龙胆草、当归粉碎后过120目筛,每次内服4克,每日3次。同时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黄研细末,用麻油调匀,每日3 次。敷患处。 
[功 效] 治带状疱疹。

云南白药药粉适量,与老陈醋调成糊状。使用时先用0.9%的生理盐水擦洗局部,再用消毒棉签将调好的药糊均匀涂于患处,以能全部覆盖皮疹为度,涂药后不必包扎,个别易摩擦部位可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涂药2次。一般用药24小时内疼痛减轻,1周左右开始消肿、愈合。

蜈蚣10克(研细末),麻油调匀,擦患处,每日3次。3天为1疗程。适用于带状疱疹。 

青黛10克,冰片2克,共研细末,香油调匀涂于患处,溃破处直接撒入药粉。每日涂药1次。适用于带状疱疹。

荆芥100克,烧成灰后,用少许香油搅拌均匀成糊状,涂抹于患处。若有炎症,可配用阿昔洛韦软膏。每日2~3次,7天1疗程。适用于带状疱疹。

生殖器疱疹

方药:黄连、黄柏、大黄各25克,百部20 克,冰片5克。将以上药物加水20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弃渣,将药液倒人干净盆内,趁热先以药液之蒸气熏蒸外阴,待药液降温后,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每天2 次,每日1剂,5天为1 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