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怒江|记忆中的废城碧江

 zbhld 2018-12-09

怒江|记忆中的废城碧江

我每次到怒江总忘不了一个地方—碧江,这里曾经是怒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和碧江县城所在地。如今它已经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中消失了,降格为知子罗村,成为了一座名符其实的废城,但它永远留在怒江人的记忆中……

知子罗是怒江峡谷早期仅有的几个集市之一,傈僳语的意思是“好地方”。是茶马古道从大理剑川经兰坪进入怒江峡谷的重要驿站,1912年,云南地方政府在此设知子罗殖边公署,1916年改为知子罗行政委员公署,1932年改设碧江设治局。1949年碧江和平解放,1950年设碧江县,1954年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县城都在知子罗。

1962年怒江第一条公路,保山、瓦窑、碧江和1973年碧江、福贡、贡山沿江公路的通车,碧江的地理优势渐渐失去,接锺而来的是地质灾害、滑坡的威胁,1973年,怒江州府下迁到六库镇。1986年,碧江县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制,归并到泸水和福贡两县,县城成为知子罗村委会。

碧江县从此在地图上消失,成为一座记忆中的废城。

城虽废了,但记忆中的碧江是永恒不变的,它将永远铭刻在怒江的历史上!


知子罗距怒江江面高度1000米左右,在此俯瞰怒江峡谷十分壮观。


八角楼是碧江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当年仿井冈山八角楼建造,作为县图书馆。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府大楼。


当年的政府大楼现在成为居民楼。


碧江县政府大楼。


碧江县工人俱乐部。


文革时期“红海洋”的痕迹随处可见,这是那个时代的烙印。




《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老三篇”刻碑为记。



当年碧江县城的大街。


知子罗村委会。


文革后重建的基督教堂。


(图/文: @新浪微博 @观远)






爱在怒江

注:微信端转载请务必注明来自微信号“爱在怒江”(aznujiang),本文已独家授权“怒江报社”和“怒江大峡谷网”刊发,任何媒介转载须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投稿须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