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四合村夫 2018-12-09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现代人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势必引起审美意识、审美标准和审美需求的相应变化。一个艺术家要想得到当代社会尤其是当代文化的广泛认同和接纳,就应将自己理智地定位于一个有较高观照能力的坐标,以明确自己的创作取向,那坐标便是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最近,时时想起前段时间在中国美术馆和朋友一道参观亨利·摩尔雕塑艺术大展时心不在焉的心态,终于幡然醒悟——曾经让我们那么心醉与推崇的西方大师的作品,而今面对它却显得如此无动于衷!是它的魅力已逝么?不,是我们的艺术感觉正一点点地被这无情的时代消解了!我们已渐渐习惯了以功利之心去看一切了。市场经济的介入,虽使艺术家可以免遭梵高式的厄运,但它的冲击也使艺术的纯度大打折扣。收藏者的眼光,画商的要求,权威的评判,无一不在左右着画家的创作心态,那种八大式的平和创作心态已渐离我们远去了。在许多人的眼里,艺术,已渐失其纯粹性甚而沦为了功利的附庸。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精神实质与审美取向与西方绘画完全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处于一种相对对立的格局。所以要想做到融合中西,就必须“舍得”,要想有所得,必是以放弃一些东西为代价的。往往这种放弃将画家陷入一种“失乐园”式的痛苦之中,因为习惯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必须以一种更强大的勇气方可挣脱它的羁绊。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我不舍背离传统文人画中水墨的高古、儒雅格调,却更钟情于色彩所独有的富丽、高贵气质。我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相对的和谐与平衡,寻找一种将笔墨与色彩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亲和兼容的绘画样式。

同一艺术语言的符号化及相对频繁地使用便谓之风格的形成。我从不愿停留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点上,那样便意味着将失去对艺术探索乃至探险过程中的亢奋、愉悦体验,而进入一种惰性的机械劳动。那时,风格的所谓形成,也许便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生命的终结了。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笔墨是传统中国画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最为丰富、最具生命力的构成因素之一,是东方文化内含诉诸视觉艺术形式最为有力的载体。在传统中国画向现代形态的转换过程中,它也必将是联结上下的坚韧纽带,它所体现的深层价值应是“民族性”、“东方神韵”。死守笔墨只能落入孤芳自赏的境地,废弃笔墨的创新则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废画三千”的从艺精神固然可贵,却常常使画家落入简单笔墨程式的圈子,落入艺术思维的惰性。愚以为能随机应变,随即生发,废画不废,出奇制胜,更堪称道。

中国文化因其久远的历史和完善的哲学体系而具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生命韧度,它决不可能因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而改变其精神内核。相反,它却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才得以生生不息的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国画亦如此。而相对的精神封闭和自足意识,才是更堪忧虑的。

  • 2005年《翰墨履痕——韩墨艺术档案》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艺术家简介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Han Mo 韩墨

1971年生于山东临沂,现代彩墨理论建构者及代表性艺术家,清华美院韩墨现代彩墨工作室导师,中国现代彩墨艺术院执行院长,北京彩墨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国际现代彩墨研究总会执行会长,美国华人联合总会高级顾问,美国US美术设计学院名誉院长,北美画院(美国)顾问,多次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大展评委,担任数十项大型美展艺术总监、学术主持、评委,作品入编中国教育部全国高校《中国画》教科书。


翰墨文心——韩墨艺术断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