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窗旧光影

 苏迷 2018-12-09

  以前居住在苏州老宅的隔厢房里,窗户是那种下半截木板壁,上半截是木格窗的老式窗户。放学以后,我总会坐在窗前做回家作业,窗户楼下的天井北侧,有六扇落地长窗,风一吹会嘎吱作响。夏天,倒西的太阳光从窗外进来,我就将屋檐下的竹帘放下;如果是冬天那就正好,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还将木格窗的花格光影,映在我的身上、桌上和作业本上,以至长大变老的我,一直难忘那半窗里的旧光影。

  旧时窗户,原本只为采光、通风、透气而设,聪明的古人根据需要,创造了诸如长窗、半窗、空窗、花窗、漏窗等凝练雅致的窗形,一如词牌的名称,给原本简单冷硬的窗户,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而且使形态不一的窗,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对人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房子,窗户则是建筑的灵魂。

  如果说,落地长窗是苏州人家的大家闺秀,那么,古朴典雅的半窗,就是苏州人家的小家碧玉。小家碧玉数量繁多,众多的半窗同样如此。半窗又称短窗、矮窗和槛窗。以前在苏州,在宅院外部是看不见半窗的,只在宅院内部才能看到其风韵,就如女人柔媚的内衣,常被宽舒的外衣遮掩着……半窗一般设在宅院内屋前后两边的半墙上,如闺楼、厢房、书斋等,或安装在步廊栏杆上。如今的半窗,早已推广,变形变状地广泛应用于现代公寓、普通民宅之上,就像内衣外穿一般风情万种。至于以前苏州老街上,户连户屋靠屋的店铺中,沿街半窗连绵不断,那是没办法的事,要做生意,不就得卖弄一点风情?

  以前的半窗,往往雕琢精致如工笔画,木构图案通透典丽、精雅毓秀,木条拼接的窗棂图案,美得让人怦然心动。典雅别致的冰裂纹、井字纹、龟背纹、万字纹、菱花纹等,每一款都让人想亲近。讲究的半窗,中间还有精致的格芯,雕琢上某些吉祥图案。雕刻门窗的工匠,懂得“绚烂至极,复归平淡”的道理,他们并不追求繁复细腻,而是删繁就简,讲究美观精致,注重雅洁质朴,在朴素中显示华美,在粗犷中衬托纤细。如雕琢“八仙过海”画面时,由于八仙形象过于复杂,因此工匠们常将八位神仙简化成他们手中的法器,如汉钟离用他的掌扇来代替,铁拐李用他手中的宝葫芦来代替等,俗称“暗八仙”。过去还没使用玻璃时,半窗的内芯要安装一种叫“明瓦”的饰品,系取自贝壳类内层加工而成,有似云母,朦胧而半透明,挡风却采光。现在除几处园林建筑有部分保留外,几乎已看不到明瓦了。儿时的半窗,已是全透的玻璃世界,一定要安装窗帘,要不然真成了透明“内衣”。

  风雅古典的半窗,镶在厚重的砖石木材中,嵌在高墙深宅内,就格外显得轻盈空灵,散发着缕缕的幽古雅韵。半窗之外,还总有一片的景致相衬,或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翠柳拂水,云影浮动,鸟语花香;或是细致精巧的天井:蕉棠满窗,绿竹盈盈,花木扶疏。从半窗里面往外看,半窗新月,半窗摇竹,半窗梅影,总会有花枝弄影;从外面往内看,半窗银烛,半窗纤形,人影袅娜,是那么幽雅含蓄。半窗,苏州古建筑风貌的一个缩影,半窗情结将久远地萦绕在半窗光影下长大的我的心中。写到这里,真想回到苏州老宅,追寻一下渐行渐远的半窗旧光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