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腹泻一直困扰养猪人?这5点说透了

 黎苏cqq2x8gi1y 2018-12-09


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占腹泻众多原因的55%-70%,且腹泻已经从曾经的一过性发生转向循环、反复发生,给猪场造成了更大的困扰。认识5大腹泻反复的本质,制定系统性、针对性方案,才能帮助养猪人真正解决腹泻问题。


为什么腹泻一直困扰养猪人?

《农财宝典》新牧网 王之娴


 

自2010年以来,仔猪流行性腹泻成为了养猪人每年的心头大患。根据各大科研权威机构临床检测数据显示,2010年冬季-2017年,猪流行性腹泻占腹泻众多原因的55%-70%,远高于此前的8-10%。且腹泻已经从曾经的一过性发生转向循环、反复发生,给猪场造成了更大的困扰。当前,腹泻又逐渐呈现出流行季节性不明显的趋势,更是让养猪人头疼不已。


面对如此复杂难缠的腹泻问题,猪场无一不在寻求解决方法。有见效的,也有徒劳的,但无论是哪一类猪场,都无法真正摆脱腹泻烦恼。那么为什么腹泻一直困扰着养猪人?




认识5大腹泻反复的本质,真正解决腹泻问题


针对该疑问,齐鲁动保猪疫苗产品技术总监李相钊告诉记者,猪场控制腹泻通常用到的方法有:返饲、自家苗、返饲+自家苗、返饲+商品化经典毒株灭活疫苗、商品化经典毒株活疫苗、商品化经典毒株灭活疫苗、商品化经典毒株活疫苗+商品化经典毒株灭活疫苗等。


采用这些方案有时候虽然能够让疫情在4周以内得以控制,也能让猪场一段时间内稳定(一般不超过1年时间表现稳定),但一旦放松警惕或者猪场出现引种等病原微生态环境变化时,易出现大幅度疫情反弹或再次暴发,也容易出现蓝耳等疾病控制不稳定甚至暴发的现象。因此腹泻就给人留下了“无论采取了哪种方案均无法稳定控制”的印象。


但是腹泻难以稳定只是一种现象,要究其原因才能真正认识到腹泻反复发生的本质,从而真正解决问题。李相钊总结了5大导致腹泻复杂难防的本质原因:


一是腹泻病因是复杂的。有病毒性疾病原因、有细菌性原因、有寄生虫原因、有营养上的原因、也有管理上的原因。病毒性腹泻有PEDV(猪流行性腹泻)、TGEV(猪传染性胃肠炎)、PDCoV(猪德尔塔病毒)、RV(猪轮状病毒)、SeACoV(新型猪肠道冠状病毒)等;细菌性腹泻有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仔猪红痢等;还有寄生虫原因,如猪球虫、猪小袋纤毛虫等;也有管理上的原因,如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通风控制、环境控制、洁净度控制等,这些管理漏洞的产生会影响猪体营养代谢,使得疾病问题放大化而引起腹泻。


二是环境载毒量过高。从发病猪场和病料检出情况看,猪场有大量猪带毒甚至排毒,通过分泌物污染环境,造成环境载毒量过高。过高的环境载毒量,会减弱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虽然免疫但依然有一定比例的猪流行性腹泻发生。猪场防控腹泻往往过分强调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对于环境控制力度关注不够。


三是免疫产生的sIgA抗体水平不足。初乳中sIgA是仔猪抵御腹泻病毒入侵的主要武器,而母猪产生的sIgA抗体水平不足,则无法保护仔猪免于感染。


四是毒株变异。研究证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抗原性发生变化。不匹配的疫苗抗体不能完全中和野毒,导致保护力不足,根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吴家强研究员数据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发生大量变异,其中一个主要抗原表位被破坏,是导致目前商品化疫苗失效的主要原因。


五是生物安全措施缺失。造成猪场本身抵御疾病风险能力不足,导致疾病迅速蔓延。



制定系统性、针对性方案提高抗体水平降低环境载毒量


认识到腹泻反复发生的本质之后,就是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根据前文所述的原因,不难归纳,控制住腹泻的关键一是要产生足够高的与流行毒株匹配的SIgA抗体水平;二是要加强环境控制、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降低环境腹泻的载毒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李相钊介绍了齐鲁动保推荐的防控方案:


产生足够高SIgA抗体水平



首先是做好重大疾病的基础免疫:免疫好猪瘟、伪狂犬、蓝耳、圆环、口蹄疫等重大疾病的疫苗。


二是选择好的腹泻疫苗:


选择匹配性更好的毒株。首选变异毒株的疫苗,最好能够测序分析商品化疫苗毒株,选择与自己猪场同源性最高的毒株。


选择高抗原含量疫苗。在一定的抗原含量范围内,抗原含量越高,免疫效果就越好,最好能够检测商品化疫苗的抗原含量,有条件的猪场自己实验室检测,也可以送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含量。


选择纯度好的疫苗。因为商品化疫苗是通过免疫妊娠母猪,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保护。因为免疫妊娠母猪,纯度差的产品容易引起母猪流产等问题,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三是制定合理的免疫方案


引种后备母猪驯化:


常规驯化法:2次驯化

商品化活疫苗驯化:配种前30天,活疫苗驯化,免疫2次,间隔3周,1头份/头/次


感染压力大或曾发病猪场:3次驯化

第一次普免驯化:预留后备母猪50-60Kg时,变异毒株猪流行腹泻活疫苗首次驯化1头份,间隔3周,再免疫1头份

第二次混群驯化:头胎母猪配种后与经产母猪混群饲养1周,免疫1头份

第三次跟胎驯化:分娩前40天,活疫苗1头份,分娩前20天,活疫苗1头份


常规免疫法:


疫情平稳猪场可采用,采用变异毒株活疫苗,后备:配种前免疫2次,间隔1个月,1头份/头;公猪:2次/年,1头份/头;经产母猪:产前40天,1头份/头;产前20天,二免,1头份/头。

    

普免+跟胎免疫法:


感染压力大或曾发病猪场,北方猪场9月底母猪普免变异毒株活疫苗1头份/头,南方猪场10月底母猪普免变异毒株活疫苗1头份/头;后备:配种前免疫2次,间隔1个月,1头份/头;公猪:2次/年,1头份/头;经产母猪:产前40天,1头份/头;产前20天,二免,1头份/头。




四是加强仔猪管理,提高免疫保护力:一定让新生仔猪吃到充足的初乳,如果母猪无乳,仔猪可以吃其它免疫过变异毒株活疫苗母猪的初乳,没有吃到初乳的仔猪不能寄养。


降低环境载毒量



最理想的状态是产房病毒载毒量为0,通过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毒进入猪场,猪群没有腹泻病毒存在。产房严格全进全出,空栏彻底清扫、彻底消毒,消毒之后一定要有一定干燥的过程,给新入舍母猪一个清洁环境;如舍母猪经过体表消毒,有条件可消毒水洗澡后进入;粪污及时清除出产房,堆积发酵,每日带猪消毒,产房母猪分娩当周大环境维持在24℃,保温箱局部温度保持33-34℃;降低湿度在60%以下,降低病毒载量在产房增值速度;严格分段式饲养,防止保育及肥猪群排毒回传母猪。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制定生物安全措施标准化操作流程,培训员工熟练掌握并执行,做好合理考核绩效制度。生物安全重点工作需要强化:推广两点、三点饲养模式,重视引种种猪健康控制,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重视人流、物流、车流、生物流控制,严格淘汰发病群体、弱仔群体、低性能群体,重视初乳管理,科学消毒与免疫,重视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度、洁净度的管理。

 

通过采取以上系统的措施,正确认识腹泻问题,相信养猪人终有一天可以彻底告别腹泻烦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