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群贤毕至皆欢喜 2018-12-09


古今医家都喜欢使用道地药材,在中医处方笺上,许多药名前标有“川”、“云”、“广”等产地,“川”即四川,“云”即云南,“广”即广东、广西,而这些中药材大多就是道地药材,比产于异地的同种药材具有更好的质量。

广东省人杰地灵又气候多变,自古家家户户都懂得用地道药材养生,那么广东地道药材有哪些呢?巴戟天、沉香、高良姜、化橘红、广陈皮、广佛手、春砂仁、广藿香、广地龙和金钱白花蛇等十种药材,向来在中药行业内被认为是广东地道药材,下面小编将一一为大家介绍。

第1味化橘红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化橘红,又名化皮、化州橘红、化州陈皮、柚皮橘红、毛化等。化橘红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独特的药效成为“十大广药”之一。明代《高州府志》一书中就提到“化橘红唯化州独有”。

《国家药典》(2015年版)规定,化橘红包括化州柚和柚的干燥外层果皮两种,前者习惯称为“毛橘红”,后者习惯称为“光橘红”“光七爪”“光五爪”。在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放入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皮后,压制成形、干燥,一般作为药用都是用其未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皮。

毛橘红多为栽培,主产于广东化州,质量最佳。另外,广东廉江、遂溪、茂名、电白、海康有产;广西钦县、陆川、博白也有野生或栽培,都是化州橘红的变种。而光橘红则主产于四川、重庆。

化橘红味辛、苦,性温,具有消痰、利气、宽中、散结、除寒发表的功效。《本草从新》曰其“消痰甚灵”。化橘红最擅于燥湿化痰、理气宽中,适于胸中痰滞、咳嗽气喘、饮食积滞、呕吐呃逆等症。

化橘红的特点

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芳香,味苦、微辛。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第2味广藿香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辛,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阴虚者禁服。

广藿香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是广东的道地药材,为十大广药之一,最正宗的广藿香,主产于广州石牌,所以又被称为“牌香”,广藿香中的主要成分广藿香酮,在牌香中含量最高。由于社会发展原因,现在的广州石牌,已经高楼林立,少有种植广藿香,于是人们把牌香引种到广东其它地区,保留它的地道性。

《高要年鉴》:清光绪三年(1876)河台乡古旁村卢绍和开始种植藿香。广藿香是高要市山区特产药材之一。高要市被广东省药材总公司认定为广藿香的正宗地道产地。

广藿香的特点

呈不规则的段。茎略呈方柱形,表面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被柔毛。切面有白色髓。叶破碎或皱缩成团,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模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第3味广佛手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辛、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佛手以广东产品为好,果大质佳,品质最优,加工的商品“金边白肉”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为广东地道药材“十大广药”之一。

广佛手主产于高要北部山区,这里丘陵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据《高要年鉴》记载:清嘉庆八年(1803)禄步乡隔岭欧桂旺开始种植佛手。其后代代相传并流传邻近地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除乐城镇外,德庆县也是广佛手的主要产区。

广佛手的特点

个子较大,已刨成薄片,展平可见上端有数条手指形的分裂,切面的外皮呈黄色,内肉呈白色俗称“金边白肉”,肉质柔软,糖分足。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第4味广地龙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地龙”,也就是蚯蚓,全国各地都有,广地龙特指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的全体。

广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归肝、胃、肺、膀胱经。功能清热平肝、息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主治高热烦躁、惊痫抽搐、肺热喘咳、热结尿闭、痹痛肢麻、半身不遂,以及疮疡肿毒等证。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

广地龙主要分布区域的地理位置大多处于东经108°33′~119°36′,北纬21°11′~24°88′的范围内的南亚热带地区,具有温暖潮湿,光照充足等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特征。主要产于广东的博罗、鹤山、南海、番禺、新会、顺德、江门、开平、高州、惠东、惠阳、河源、兴宁;广西的容县、横县、灵山、合浦、梧州、北流等县、市为主产地。福建、海南及台湾等省也有分布。

广地龙的特点

广地龙为干燥全体,呈长条薄片状,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全体弯曲不直,体前稍尖,中央有口,尾端钝圆,体背色棕红或灰红,腹部色较淡,前端有一环带,色浅,习称'白颈'。体壁较厚。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腥,味微咸。以条大、肥壮、不碎、无泥者为佳。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5味广陈皮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陈皮一般为芸香科的福橘、大红袍和温州蜜柑等的干燥成熟果皮;而广陈皮一般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和行柑的干燥成熟果皮,广陈皮中又以新会陈皮为道地药材。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中药“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因不是新会所产的其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会陈皮价格较高,皮比肉贵。

广陈皮作为陈皮中的特殊和优良品种,有其独特的功效和药理。其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药性辛温可以理气调中,苦温可燥湿运脾。为脾胃气滞湿阻及痰湿壅盛之要药,作用重点在于理气燥湿。

新会作为广陈皮的地道中药材产区,其具备了丰富的种植新会柑的经验累积。新会专门种柑取其皮从18世纪有见记载。据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新会乡土志》记载,新会陈皮已经广泛种植,并成为了主要的物产之一。2006年10月,新会陈皮获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到了2011年,新会还被被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国陈皮之乡”和“中国陈皮道地药材产业之乡”。

广陈皮的特点:

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第6味高良姜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辛,温。入脾,胃经。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本草经疏》:“如胃火作呕,伤暑霍乱,火热注泻,心虚作痛,法咸忌之。”

高良姜药用历史1000多年,主产于徐闻,遂溪、海康、廉江等处,尤以徐闻产量大,质优,质地坚硬肥满,皮皱肉凸,状如马蹄故称马蹄良姜。

徐闻县是全国最大的良姜种植基地和出口基地,名闻遐迩的全国“良姜之乡”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最早记载徐闻良姜的是成书于东汉末年的《名医别录》一书。徐闻种植良姜的历史悠久,据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徐闻良姜至少在唐代就已是朝廷贡品。

高良姜的特点

高良姜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外表皮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可见环节和须根痕。切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外周色较淡,具多数散在的筋脉小点,中心圆形,约占1/3。气香,味辛辣。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第7味春砂仁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其中以生产于广东阳春的春砂仁最为优质。阳春砂仁饱满坚实,甜酸,苦辣、咸皆有,气味芬烈,历来被视为“医林珍品”,在医药市场上享有盛誉,驰名中外。

春砂仁主要作为药用原料,气香浓郁,味辛辣,具有健胃、旺气、消食之功效。自唐代以来,历代药书均有关于砂仁的记载,《开宝本草》和《本草纲目》以及有关辞书说:“姜科植物阳春砂仁,性温味辛,功用行气调和,和胃醒脾,主治胸脘胀满,胃果食滞,噎膈呕吐等症。”

春砂仁的特点

为椭圆或卵圆球形,略呈三棱状,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一端有小突起物,一端有果柄痕。果皮薄,质轻脆,内合多数种子。种子团呈球形或长圆球形,具钝三棱分成三瓣,每瓣有种子6~15粒。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破开后,内部灰白色,油润。气芳香,味辛微苦。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第8味沉香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沉香属香科植物,性味苦温无毒,功用降气温中可治多种疾病。其经济价值极高,产品供不应求,国内外奇缺,价格贵如黄金,正所谓“一片万钱”。

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味辛、苦,性微温,归脾、胃、肾经。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常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广东省电白县是“沉香之乡”,据悉在1000多年前,电白就有采集加工沉香的传统习俗。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沉香已成为电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沉香的特点

呈不规则块状、片状或盔帽状的木块,有的为小碎块。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质较坚实,大多不沉水或半沉水,断面刺状。有特异香气,味微苦。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第9味巴戟天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巴戟天,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巴戟天之名首载于《本经》,味甘、辛,性微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享有“南国人参”之称。

巴戟天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肇庆地区的高要、德庆的地理环境最适宜巴戟天生长,因而商品质量上乘。2015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高要巴戟”也成为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巴戟天的特点

根条粗大,呈长圆柱形,皮肉横向断裂成节段,木心细,味微甜而稍涩,无痒舌感。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第10味金钱白花蛇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金钱白花蛇,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干燥体。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生活于平原、丘陵地区水稻田、塘边等近水处。白天潜伏,黄昏外出活动,喜吃鳝鱼、泥鳅,也吃其他鱼类及蛇类,常发现于田边、路旁、坟地及菜园等处。分布于广东的揭阳、饶平、普宁、潮阳、汕头、五华、大埔、惠来、惠州、增城等地。

金钱白花蛇通常是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形,用竹签固定,干燥。加工时将头盘在中央,蛇体圈成盘状,形如古钱,加之通体有黑白相间的环纹,故称“金钱白花蛇”。

金钱白花蛇,味甘、咸,性温;有毒。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金钱白花蛇的特点

小圆盘形,铜钱状,头在中央,尾常纳在口中。盘径越小药效越好,约3-6cm为佳,约4圈半。蛇体直径约4mm。背部黑棕色,有光泽,具多数白色环纹,并有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腹部黄白色,鳞片稍大。气微腥,味微咸。

道地药材知多少:“十大广药”,你能说出多少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