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杂病协定处方 93.加味四妙丸(《男科纲目》) 【组成】苍术6g、黄柏10g、苡仁15g、泽泻20g、车前子(包)10g、马鞭草15g、板蓝根15g、小蓟15g、土牛膝10g、银花10g、丹皮6g、鸡苏散(包)20g(或碧玉散)。 【功用】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主治】湿热下注型血精。 94.加减二至地黄汤( 《男科纲目》) 【组成】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炒丹皮6g、生地12g、茯苓10g、泽泻10g、蒲黄炭10g、糯稻根10g、龟板15g、白茅根30g、黄柏6g、鳖甲15g。 【加减】清热化湿加四妙丸、碧玉散、泽泻、车前草、马鞭草等;凉血止血加白茅根、小蓟、侧柏炭、血余炭,其中白茅根重用至30g;强力行房或手淫排精所致,或夹有瘀块,排精尿道疼痛者,兼活血化瘀,加茜草、紫草等。 【功用】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主治】阴虚火旺型血精。 95.滋阴凉血汤(李曰庆方) 【组成】知母20g、盐黄柏20g、泽泻20g 、女贞子15g、丹皮10g、大小蓟各10g、地榆炭10g、车前子10g、莲子心10g、太子参10g、白茅根30g。 【功用】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主治】阴虚火旺型血精。 96.加减犀角地黄汤(罗彦方) 【组成】水牛角15g、生地黄15g、赤白芍各15g、丹皮15g、蒲黄炭15g、鲜藕节20g、白茅根30g、当归10g。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型血精。 97.加减枸橘汤(许履和方) 【组成】川楝子10g、枸橘李10g、小茴香6g、陈皮各6g、白芍10g、泽泻10g、甘草5g、车前子10 g(包)、延胡索10g。 【功用】疏肝和络,清理余邪。 【主治】肝络失和型睾丸炎、附睾炎。 98.加味二陈汤(许履和方) 【组成】制半夏6g、青陈皮各6g、黄柏6g、川贝母6g、玄参10g、茯苓10g、怀牛膝10g、荷叶10g、莱菔子6g、穿山甲6g。 【功用】健脾化痰。 【主治】痰浊凝聚型阴茎硬结症。 99.加味桃红四物汤(《男科纲目》) 【组成】生熟地各12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牛膝10g、青陈皮各6g、川芎6g、红花6g、三棱6g、莪术6g、炙没药6g、生草梢5g。 【功用】活血 化瘀。 【主治】血脉瘀滞型阴茎硬结症。 100.活血化瘀汤(徐福松方) 【组成】生熟地各、当归、赤芍、桃仁、牛膝、青陈皮、丹皮参、海藻、昆布、牡蛎、川断、金樱子、甘草。 【功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主治】血脉瘀滞型阴茎硬结症。 101.清淋汤(徐福松方) 【组成】土茯苓、生苡仁、瞿麦、扁蓄、滑石、车前子、金钱草、猪茯苓、泽兰泻、金银花、野菊花、紫地丁。 【功用】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 102.淋必清汤(《男科临证指要》) 【组成】土茯苓30g、茯苓10g、丹皮10g、丹参10g、紫地丁 15g、金银花15g、野菊花15g、生地10g、生甘草梢5g。 【功用】清解湿热、活血止痛。 【主治】尿道炎后综合征属于下焦湿热者。多见于近期感染治疗后,仍有尿频、尿道灼热,或刺痒不适、阴汗潮湿,或有阴部疼痛,会阴部涨满不适,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103.清淋合剂(朱良春方) 【组成】土茯苓30g、槐花15g、半枝莲15g、舌蛇草30g、大青叶15g、川朴花6g、飞滑石15g、生甘草6g。 【功用】清利通淋。 【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或慢性泌尿系感染急性发作。 104.排溶汤(徐福松方) 【组成】冬葵子、滑 石、石韦、扁蓄、瞿麦、车前子、牛膝、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 【功用】利尿通淋,解痉排石。 【主治】泌尿系结石。 105.尿路结石方(源自互联网) 【组成】金钱草20g、海金沙15g、鸡内金15g、车前子15g、扁蓄15g、瞿麦15g、冬葵子20g、王不留行10g、川牛膝10g、甘草8g。 【附注】鸡内金化石排石有特效。用量12~20g。 【功用】利尿通淋,化石排石。 【主治】尿路结石。 106.肾结石方(源自互联网) 【组成】金钱草20g 鸡内金15g 海金沙12g 车前子15g 石韦15g 冬葵子12g 芒硝(冲)6g 六一散10g 【加减】血尿加琥珀末、小蓟;重者加苎麻根15g、白茅根15g,先煎代水;发热加柴胡、黄芩;尿检有脓细胞者加败酱草、土茯苓;剧痛者加延胡索10g、川楝子10g。 【主治】肾结石。 107.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白胶香、制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乳香、没药、归身、麝香、墨炭。 【功用】化痰除湿,祛瘀通络。 【主治】寒湿痰瘀所致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常合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同用; 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损伤;附睾结节;睾丸鞘膜积液等 。 15 克、枣仁 15 克、苏木 15 克、降香 15 克、丹参 15 克、桃仁 15 克、川芎 5 克、干草 5 克、石菖蒲 15 克。功用:益气宁心,活血祛瘀。 组治;冠心病之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心律不齐等症。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休息二天,每个疗程 20 剂。 加减运用; 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心火旺盛者,可加麦冬 15 克、莲子心 2 克、 心悸怔忡、夜卧不安者,可加珍珠母 20 克、 胸闷甚、舌苔厚腻者,可加法半夏 12 克、郁金 12 克、积壳 10 克、 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可加钩藤 20 克、白芍 15 克、僵蚕、夏枯草 12 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