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东宋氏世系考

 镇疆九洲 2018-12-10

——兼考新编《红边宋史》之误

摘要:水东宋氏从唐代开始统治蛮州,至明末改土归流,历时千余年。由于史料不足,宋氏世系至今脉络不清;特别是唐宋元时期宋氏世系更是其说不一,其中,唐代蛮州宋氏世系大多已不可考,宋元时期宋氏世系则芜杂难理。要查考历代水东宋氏世系,必须以《明实录》、《明史》和明清《贵州通志》等现存史料为主要依据,必要时参照宋氏族谱,才能基本理清其传承世系的大致脉络。

关键词:水东宋氏 宋元 明代 世系 《红边宋史》 考辨

水东宋氏虽起于唐,但由于史料所限,唐代蛮州宋氏除见之于史籍的蛮州刺史宋鼎、巴江县令宋万传及五代清州刺史宋朝化之外,其余已不可考。因此,考证水东宋氏世系只能从北宋初宋景阳始,且不能囿于家族门派观念,只能根据史料及历代宋氏人物的历史贡献来考述其世系。

一、 水东宋氏宋元世系考

关于水东宋氏始祖,史籍记载较多又得到宋氏公认者为宋景阳。不仅宋氏族谱以其为入黔始祖,而且《大明一统志》和明清《贵州通志》等均有记载。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宋氏族谱是明宣德时宋斌编修的《宋氏世谱》,万历《贵州通志·艺文志》载有明宣德年间(1426~1435)詹事王直所撰《宋氏世谱序》说:“宋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而封微子启于宋 国亡 子孙散徙他邑 因以为氏 历汉唐多有显人 至宋而真定之族为盛 开宝中有景阳者以军功累官至节度使平定西南夷 诏就大万古落 开总管府 以景阳为总管镇抚焉 夷人安之遂世有其爵与地 历十四世曰阿重始仕元改顺元等处军民宣抚使 开治于贵州 又三世曰钦……国朝兵入贵州 钦遂内附 以为贵州宣慰使世守焉 盖自景阳至今尚德十八世矣尚德思前人树立之不易而冀传之远 乃作世谱载其德以示后使善继而永保之……宋氏传十八世 几五百年而犹盛 其世德之积可知矣” [1](p582) 嘉靖《贵州通志》等也有相同记载;《宋斌墓志铭》也说“自十七世祖讳景阳仕宋节度使”。因此,从北宋初宋景阳到明宣德宋斌创修世谱时,宋氏已传18代,历时近500年,这就是考查宋氏世系最可靠的历史依据。

查阅现存史籍,宋氏从北宋宋景阳直到明崇祯时宋万化、宋嗣殷父子共传承25代,明代《贵州通志》及清代有关方志除第四、五、八和十五代缺载外,其余21代名号均有明确记载。关于宋景阳,《大明一统志》和现存有关明清贵州方志均有记载,其后又见于 《贵阳府志·土司传上》:宋“景阳控制有法,苗民归附,卒谥忠成。传至其孙裕,复以威惠为夷民所服……” [2](p1587)民国《开阳县志稿·政治·土司》则说:“景阳妻徐氏。徐芝诰之女也。有子七人。曰存孝。存弟。存忠。存信。存礼。存义。存廉……太宗雍熙四年。景阳卒……长子存孝袭。存孝卒。子裕袭。”[3](p14) 徐芝诰,即徐知诰,本姓潘,因为幼年曾为李氏家奴而改姓李,八岁后为南汉大丞相徐温养子更名徐知诰,建立南后冒称大唐宗室改名李昇,成为南唐开国君主。但宋景阳所娶为徐知诰在战乱中走失的女儿,故宋氏对自己是南唐皇亲并不知情;徐知诰也不知道宋景阳娶了自己的女儿。所以水东宋氏原籍真定(今河北正定),入黔始祖为宋景阳。

第二代宋存孝等七人,其中宋存孝袭父职。

第三代宋裕,袭祖职。

第四代宋其相,民国《宋氏节谱》说,宋景阳四代孙宋其相娶谢氏,因为宋景阳入黔的北宋初,土著牂牁谢氏仍是黔中大姓,就在宋其相生活的年代,宋真宗“咸平元年(998)九月,牂牁谢再殊等来贡,敕卮酒劳之。” [4](p318) 而宋氏进入黔中要站稳脚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黔中大姓谢氏等通婚,并逐步融入土著之中,这也是宋氏融入布依族的重要史据。

第五代宋祥宣,民国《宋氏节谱》称宋景阳五代孙宋祥宣,娶徐氏,宋氏与徐氏累世为婚,不仅宋景阳娶徐知诰女,其子孙娶徐氏女者也不在少数。

第六代,宋锡华等。民国《宋氏节谱》和《开阳县志稿》将其误记为十二代:“宋高宗时。景阳诸子之十一世孙锡华等皆有军功。于是就其所守。自绍兴之二十一至二十七年皆授官。以存孝裔锡华为哪平宣抚。存弟裔锡定为草塘宣抚。存忠裔锡尊为密纳宣抚。存信裔锡佐为新添葛蛮安抚。存礼裔锡位为麻哈平蛮安抚。存义裔锡德为乐平宣抚。存廉裔锡章为大平伐宣抚。锡盛为小平伐副宣抚。皆设司有印。子孙承袭。而存耻之裔萧任成亦管理把凭。初不设司。印越角。所谓宋氏之七司八印者,此之谓也。” [3](p14)其中有两方面的内容与史相悖,其一,从宋景阳北宋开宝(968~975)起算,到绍兴二十一年(1151)不过180年左右,根据中国古代比较通行的计算方法,一般每代25年左右,因此按180年宋氏只能传承6~7代人,根本不可能有12代人,这与万历《贵州通志》载乾道时(1165~1173)宋景阳七代孙宋万明平定南蛮相矛盾,而宋万明与宋锡华等几乎同时而略晚,据此推测宋锡华等当为宋氏第六代;其二,所谓宋氏“七司八印”之说,除见于宋氏族谱和民国《开阳县志稿》外,仅《元史·地理六》对新添葛蛮安抚司有载,《宋史》、《元史》等对宋氏受封的其余七个个宣抚或副宣抚只字未提,按《明实录》、嘉靖《贵州通志》和道光《遵义府志》等,草塘、麻哈、乐平、平伐和大小平伐、把平等七长官司均置于元代;所谓密纳司查遍现存《贵州通志》等有关史籍也找不到任何记载;萧任成,《明实录》和明代贵州通志均作萧仕成,明初授把平寨长官司,属新添卫;哪平《贵阳府志》等作喇平,乾隆《黔南识略·贵筑县》云:“旧有土司曰喇平,乾隆二十八年土司宋维新因病辞退,承袭无人随裁。”《贵阳府志·土司传下》也说:“喇平宋世爵,康熙初议叙长官,康熙□□□年革。” [3](p1604)因此,所谓宋氏“七司八印”,除密纳司不见于史籍,喇平司仅见于清代有关方志外,其余大多见于《明实录》和明代贵州通志,宋氏族谱关于所谓“七司八印”的记载,大多缺乏历史依据,基本不足为信。关于“七司八印”,将在《水东宋氏旁支考》一文中详述。

第七代“宋万明 景阳七世孙 性端重 有勇略 荫授总管乾道丙戌南蛮乱 左卫将军王益与万明讨平之 加经略安抚都总管” [1](p108) 宋万明是宋景阳之后最早显名的子孙,因为乾道丙戌(1166)随左卫将军王益平定南蛮之乱而加经略安抚使,并袭都总管如故。

第八代宋基兴,民国《开阳县志稿》说“永高者。景阳长子存孝之裔。而锡华之曾孙也。” [3](p14)依《宋氏节谱》则宋锡华之孙,宋永高之父辈有“宋基兴……袭草塘平夷安抚司”,但宋代未置草塘平夷安抚司,宋基兴当是迁居草塘的宋氏始祖,但其所袭之职并不可信。

第九代,“宋永高……亦以荫拜官 嘉定庚午诏永高招抚南夷以功升贵州经略安抚 镇南都总管” [1](p108) 按现有史料,宋永高嘉定庚午(1210)任贵州经略安抚使是贵州作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之始。

第十代宋胜,任沿边溪洞经略使。《大明一统志》卷88《贵州布政司·新添卫军民指挥使司》:“建置沿革 古荒服地宋嘉泰初土官宋永高克服麦新等处 以其子宋胜守之” [5] ](22)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新添卫》:“宋 宋胜新添卫人 父永高 嘉定中克服麦新等处 以胜守其地 嘉佑中授胜右武大夫 沿边溪洞经略使 胜卒 其子聚袭” [6](p17)

十一代宋聚,袭父职

十二代宋提,授巴蛮都总管。

十三代宋朝美、宋隆济。宋朝美元代中后期累官新添葛蛮安抚使。“宋朝美 胜之曾孙 父提 巴蛮都总管 朝美累官新添葛蛮安抚司” [1](p257)宋隆济,元大德时任雍真葛蛮(今开阳县双流镇境)土官,《元史·成宗三》大德五年六月丙戌“宋隆济率猫狫紫江诸蛮四千人攻杨黄寨杀掠甚众……壬辰宋隆济攻贵州知州张怀德战死”, 大德八年(1304)春正月“庚申以云南顺元同知宣抚事宋阿重生获其叔宋隆济来献 特升其官赐衣一袭” [7](p7291.7294)

十四代宋阿重,水东基业的开拓奠基者。《元史·地理六》:湖广等处行中书省顺元等路军民宣抚司“曾竹等处大德七年顺元同知宣抚事阿重尝为曾竹蛮夷长官 以其叔父宋隆济结诸蛮为乱 弃家朝京师陈其事 宜深入乌撒乌蒙至于水东招谕木楼苗狫生擒隆济以献” [7](p7414) “曾竹长官宋阿重,景阳之四十世孙,先世以功代清州刺史宋朝化之后,至阿重,于隆济为族子……故亦呼为叔父。隆济之反也,阿重弃家朝京师,陈灭贼计,帝赐之衣,长为顺元宣抚同知。及蛇节之擒也,隆济窜逸,阿重乃深入乌撒、乌蒙,至于水东(按,此水东在今叙永厅),招谕木楼苗僚,生获隆济以献。遂令阿重居隆济故地,命其为靖江路,以阿重为总管……其所居,今同知衙是也。” [2](p1588) 可见宋阿重本是曾竹(今平坝县马场镇)人,其祖先因功取代五代清州刺史宋朝化之后任曾竹长官,由于大德时其叔父宋隆济反叛,宋阿重不仅到大都(今北京)献计平定,而且亲自深入蔺州水东(今四川叙永)俘获宋隆济献给元朝,宋阿重因此取代宋隆济先后任顺元宣抚同知、宣抚使和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等职,成为宋氏水东基业名副其实的奠基人;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同知衙也因为宋阿重任顺元宣抚同知时修建宣抚同知衙门而得名,因为宋阿重是水东宋氏唯一见之于史籍的任过同知的土司。

十五代,宋居混,民国《宋氏节谱》说他“至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复理平越卫都指挥。”但元朝并无平越卫(今福泉市),直到明初才置。万历《贵州通志·平越卫》:“平越卫沿革……宋嘉泰初宋永高克服麦新地内附 号黎峨里等寨 元置平月长官司 隶八番顺元宣慰司” [1](p260) 《元史·地理六》顺元蛮夷官之管番民总管所辖也有“平月”。可见,黎峨里在宋永高平定麦新时归附并成为宋氏辖地,元代置平月蛮夷长官司,属于宋阿重八番顺元宣慰司领地。大概由于宋阿重出卖其叔父宋隆济夺取水东之地并不为家族所容,故其子宋居混出任平月蛮夷长官也在情理之中。

二、明代水东宋氏世系

十六代宋钦,元末任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四川省参知政事。洪武五年(1372)归附,次年授贵州宣慰使世袭,封怀远将军。宋钦以后,明代水东宋氏土司多见于《明实录》、《明史》和明代《贵州通志》,因而世系比较清晰。《明实录·太祖实录》:“洪武五年正月乙丑故元贵州宣慰使郑彦文及土官宣慰司霭翠、叔禹党、宣慰宋蒙古歹并男思忠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诏赐文绮袭衣各有差,彦文等皆仍旧职,宋蒙古歹、霭翠并世袭贵州宣慰司如故。”[8](P5) “宋钦 阿重孙 旧名蒙古歹 元时以平寇保境功授昭勇将军 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加镇国大将军兼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 [1](P108) 宋钦妻刘淑贞,《明史》和贵州方志多称宋钦卒后代立为宣慰使,但是《明太祖实录》从洪武十五年至二十五年都称其为“贵州宣慰使宋诚母”,未载其任宣慰使或土官,而按嘉靖、万历《贵州通志》等,早在洪武九年或十年宋诚已袭职。因此刘淑贞从洪武九年到十七年只是因为宋诚年幼而代子摄政,未任过宣慰使职。

十七代宋诚,洪武十年(1377)袭宣慰使,封亚中大夫。“宋诚钦之子 洪武十年嗣宣慰使 赐三品冠服 十五年入朝 太祖嘉其忠诚谨慎授亚中大夫” [1](P108)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庚申贵州宣慰使宋诚奏:‘苗蛮作乱,平越卫管内堡寨土兵亦与官兵相拒,杀百户及军士十余人’。” [8]P67)洪武十五年其母刘淑贞入朝时朱元璋专门给宋诚颁赐了一道诰文,收录在《明太祖御制诰文》和明代《贵州通志》中,是宋氏唯一仅存的见之于史籍的诰文。

十八代宋斌(1387-1447),子尚德,号澹斋,洪武三十一年(1398)袭宣慰使,授怀远将军、轻车都尉。任职45年期间,支持明朝建立贵州省,扩建官学,传播儒学,平定叛乱,是宋氏统治时间最长,政绩最突出的土司。宣德时把宋氏衙门从贵阳迁至洪边寨(今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镇北衙村洪边)后,先后在洪边主持新建了世禄堂、会景亭、贞松亭和万松亭等建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翠屏旭日、绣岭晴霞、北庄绮陌、南火琼林、环溪素月、鑑沼清风、马陇灵源和螺岩飞瀑”等洪边八景;又在乖西(今开阳县双流镇)新建了贵州最早的私塾教育子弟;并于正统三年由于政绩突出而增领程番等十三个长官司(今惠水县境),使水东辖地和人口成倍增长,达到鼎盛,水东宋氏因此又叫洪边宋氏。《明实录·太宗实录》:“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九月癸卯 ……贵州宣慰使宋斌来朝,贡水银、朱砂等物。” [8]P714)王直在《宋氏世谱序》中称赞道“予闻尚德忠敬以事上宽惠以抚下 其言动必以礼其教诸子亦如之” [1](P582) 《宋斌墓志铭》也说:“岁壬午 太宗正位公先朝……已而颁诰如怀远爵……公为人天性谨厚重礼义 遇事则明有断 好古而嗜文 尤喜澹泊 其自奉朴如也”。

十九代宋昂、宋昱。宋昂字从睿嘲四辏?443)袭宣慰使,是贵州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著名的土司诗人。 “宋昂袭贵州宣慰使 好学攻文 守廉持俭爱民礼士 惟日不足 苗有弄兵者 昂必自咎于政 不加诛责 以故政治旁洽 边鄙辑和 又多收致经史以崇文教时人称其偱良如文翁焉” [1](P108) 宋昱,“宣慰昂弟 性颖敏 恬静多学 诗格清丽 操行雅饰所著以联芳文集”(与兄宋昂合著,又名《联芳类稿》)[1](P108)诗人罗玘称赞《联芳类稿》“欲与中原大家相角逐”。

二十代宋然,成化初袭职。《明实录·宪宗实录》:“成化二十二年五月己巳贵州土官安贵荣世居水西……宣慰使宋然世居贵州城侧……皆设治所于贵州城内,衔列左右,而贵荣掌印,非有公事不得擅还水西,即还须禀知守臣乃听。而苗民首领永则等,请敕其不妨司事以时巡历所部……有事听暂还水西,以然管之” [8]P520)《明宪宗实录》:“正德八年六月壬寅囿贵州致仕宣慰使宋然死。然分管陈湖等十二马头地方,贪淫科害,激变苗民阿朵等,而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复诱之,遂作乱,众至二万,署立名号,攻陷堡寨,杀掠不可胜计,袭然所居大羊场,然仅以身免。先是,贵荣欲并然地,故诱阿杂等,复屡以然激变状上,冀令己抚安之,会阿杂党泄其情,官军进讨,贵荣惧,自率所部为之助。及贼平,贵荣已死,以赏有功准赎罪,追夺参政职衔,然坐斩。既而,然奏世受爵土,因贵荣图并所管地,诱贼令反,今贵荣止削衔。而身坐重辟,乞分释。下都察院议:然本远夷,难尽以中国之法治之,且阿朵之乱虽然所激,而贵荣乘机煽惑,厥罪亦钧,然宜从未灭,依土俗纳米谷赎罪,仍革去冠带为民,庶情法两尽。诏如议。” [8](P655~656) 可见,宋然正是在安贵荣“有事暂还水西”代管宣慰司印期间权欲膨胀,才因贪淫而科害苗民,加上安贵荣想吞并水东地而引诱苗民反叛,宋然最终获罪论斩,幸而明朝中央及贵州流官清醒认识到宋氏与安氏的互相监督制约仍然是治黔的上策,才让宋然依土俗纳米谷赎罪并致仕(退休)。宋然一度把衙门迁至陈湖马头大羊场(今开阳县龙岗镇),阿朵等苗民起义时围攻大羊场,宋然只身逃回洪边。阿朵、阿杂起义正是宋氏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二十一代宋仁、宋储。宋仁正德八年(1513)因为宋然革职致仕而袭宣慰使。“宋钦……传五世孙然 故绝 从子仁袭 亦绝 弟储袭” [1](P99) 宋储,因为宋仁无子而于嘉靖初袭职。《明世宗实录》:“嘉靖四年八月辛卯贵州宣慰使宋储遣舍人宋垕等来朝贺圣节贡马。” “嘉靖九年十月壬申贵州宣慰使安万全、宋储遣舍把安儒、宋绘等进马来贺万寿圣节……。”[8](P709.733)

二十二代宋镐,宋钦“传八世孙天爵 故绝 以族叔镐袭因患目(疾)无嗣从子德隆袭 ” [1](P99)

二十三代宋天爵、宋德隆、宋一清、宋德懋、宋德贤。宋德隆无子而由叔父宋镐袭职。宋镐也无子,以侄子宋德隆袭职,宋德隆“故绝弟德懋德贤俱幼嘉靖三十八年以族兄一清代管地方 万历二年 还德懋袭 绝 十年德贤袭” [1](P99) 宋德隆死后无子,两个弟弟年幼,先有宋夔袭职,后由宋德隆族兄宋一清代管地方。 “嘉靖二十四年十一月庚申贵州宣慰使宋夔差舍把米墙等贡马,贺万寿圣节。” [8](P776) “嘉靖二十七年十一月丙申贵州宣慰使宋一清及百纳长官司……等土司官,各遣人贡马及方物。” [8](P785) 此后嘉靖四十一年(1562)八月,嘉靖四十四年(1565)八月和隆庆二年(1568)二月都有宋一清贡马的记载,可见宋夔袭职在宋一清之前,当与宋一清为同辈或子侄辈,而宋一清代职当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前,而不是嘉靖三十八年。万历二年(1574)宋德懋成年后宋一清还政于弟。“万历九年(1581)……巡抚贵州副都御使刘庠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宣慰同知宋德懋率兵讨巴香叛苗,平之。” [2](P35)“万历十九年九月乙亥 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宋德懋贡马。” [8](P900)

二十四代宋承恩、宋真相、宋师相、宋万化。宋承恩万历中期袭职。万历十年宋“德贤袭故 子承恩袭” [1](P99) 万历二十五年(1597)贵州巡抚江东之在《参处安酋疏》中说:“及臣到任宣慰安疆臣宋承恩来见臣 诘问两人向所奏事情其一系宋承恩与教官熊梦祥争礼 曾经提学道佥事沈思充处分 已心平无异说矣 因安疆臣听奸拨置欲骗其洪边庄田及巴江马头地故代为伸奏” [1](P458) 可见自从安贵荣动了吞并水东之念后,直到万历乃至明末,安氏一直对宋氏水东地念念不忘。万历二十八年(1600)明朝平定播州(今遵义市)土司杨应龙反叛时,宋承恩作为杨应龙女婿,奉明朝之命驻守水东与播州交界的乌江南岸马场马头(今开阳县楠木渡镇),《明实录·神宗实录》说: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壬辰“贵州巡抚郭子章报:‘播酋虏去防御宣慰宋承恩。先是,承恩与应龙翁婿之情……其被虏也,顺逆之情尚未可知……’” [8](P1000)道光《遵义府志·年纪二》引康熙《贵州通志》说:万历二十八年“二月癸未,播贼袭河渡,执宣慰宋承恩去。承恩,应龙婿也……十二月……释宋承恩。” [9](P449) 因此,宋承恩虽是杨应龙女婿,但被杨应龙俘获后坚决不从其反叛,所以明朝平播后查实其确未反叛后又恢复其贵州宣慰使职,继续与安氏共同管理贵州宣慰司,并互相监督。宋真相,宋承恩从弟,万历三十七年(1609)宋承恩卒后以土舍代职,《明实录·神宗实录》:万历三十七年八月乙未“贵州宣慰司知府安尧臣、土舍宋真相各备马庆贺。” [8](P1075)由于水西安疆臣弟安尧臣先过继给四川镇雄(今云南镇雄县)陇氏为子,改名陇澄袭任镇雄府土知府,安疆臣卒后袭复安姓袭任贵州宣慰使引起争议,宋师相于万历三十八年至天启元年(16101621)受命护贵州宣慰司印,称为“冠带权目”或“护印权司”,“万历三十八年十月丙戌礼部奏:贵州宣慰司冠带权目宋师相差舍人宋一润备马庆贺圣寿……” “万历三十九年九月丁巳贵州宣慰使安尧臣、护印权司宋师相各备马匹,差舍人安邦俊等进贺万寿圣节。”“万历四十一年九月戊寅贵州宣慰使安尧臣,冠带把总宋师相各庆贺圣寿,逾期。行布政司申饬。”[8](P1085.1087.1096~1097) 宋万化,天启元年(1621)袭职。次年在水西贵州宣慰同知安邦彦挟宣慰使安位叛明时随之反叛,《明熹宗实录》:“天启三年五月丙午初,安酋以其党宋万化、何中蔚等分据要害截我粮道,万化既伏诛,至是何中蔚复就擒。” [8](P1188) 《明史·贵州土司》:“及(奢)崇明反 调兵水西 邦彦遂挟(安)位叛以应之 位幼弱不能制邦彦更召故宣慰土舍宋万化为助率兵趋毕节陷之 分兵破安顺平坝沾益 而万化亦率仲苗九股围陷龙里遂围贵阳……时天启元年二月也……邦彦乱七年而诛……而前助邦彦 故宣慰宋万化之子嗣殷亦至是始剿灭乃以宋氏洪边十二马头地置开州” [7](P8669~8670)

二十五代宋嗣殷,天启三年(1623)其父宋万化反叛被擒斩后“擅袭”(自任)宣慰使又叛,崇祯元年(1627)被剿灭。崇祯三年(1630),总督云、贵、川、湖、广西军务朱燮元上《督黔善后事宜疏》说“洪边开科地方,该河防道佥事沈翘楚亲督筑石城一座……乞请皇上俱赐新名。”明朝于次年以洪边十二马头地改土归流,崇祯乃取“开科”(元代杨黄寨,明代被水西土著占领聚集开场并取名开科龙场,即今开阳县城)的“开”字赐名开州,彻底结束了宋氏对水东600多年的世袭统治。

三、《红边宋史》考误

编撰家谱乃家族内部之事,可水东宋氏与贵阳乃至贵州古代史密切相关,因此水东宋氏族谱直接关系到贵州古代史,不能不谨慎对待。水东宋氏后裔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宋氏族谱进行了大规模续修,先后修成《黔中宋氏》(包括所有以宋景阳为入黔始祖的所有宋氏后裔)和《红边宋史》(洪边宋氏本支)等,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其中错讹及与史抵触之处不少,有人引为史据,因而混淆了贵州古代史上的一些历史事实,有必要以史正谱,还原水东宋氏的历史真相。

《红边宋史》等修成于1988年,得到历史教师覃雨甘指导,主要以民国《宋氏节谱》为依据修成,当时由于史料所限,包括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和嘉靖、万历《贵州通志》在内的许多珍贵史籍编者并未看到,所以《宋氏节谱》本身固有的历史错误并未得到纠正。首先谱名就有问题,查遍现存史籍,只见洪边宋氏之说,未见红边宋氏之载,不知其依据何在。其次,由于编者未见明代《贵州通志》,故其中关于水东宋氏的诸多记载,如王直《宋氏世谱序》及从宋景阳到明万历时宋承恩的绝大部分宋氏世系等,都未采入谱中,致使《红边宋史》所记世系与宣德《宋氏世谱》出入较大,如宋景阳至宋斌,按《宋氏世谱》为18代,且18代中绝大部分有史可查可证,《红边宋史》则作23代(86~108世),当然应以《宋氏世谱》为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红边宋史》开了一个以谱正史的不好先例,如在“一0三世宋万璋,字阿重,又号安仁”之后加注:“注:《元史·地理志》误认宋阿重为曾竹长官司之长官,该长官是宋阿里,应澄清。民国《贵州通志·土民志》等书又误宋仁贵是宋阿重之裔,应更正。嘉靖《贵州通志》等书又误认宋阿重是宋永高之孙……也须改述。云锦庄的宋氏别业是顺元路宣慰同知宋光的别业,不是宋阿重和宋钦的别业。”并据此把水东宋阿重及其父亲和子孙都列入草塘司,振振有词却未注明史据和出处,对此颇有以史正谱的必要。按宋氏别业,在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云锦庄,现存古墓、墓志盖和华表等,1934年云锦庄“皇坟”被盗出土的“大明故怀远将军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宋公墓志”(宋钦墓志盖)已证明确是水东宋氏别业,而不是所谓元代宋光的别业。

关于草塘司,《红边宋史》说“是宋氏七司八印的第二司”,起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至二十七年(1151~1157),以“存弟裔锡定为草塘宣抚”,可查遍史料也不见有关宋代草塘及其设官的任何记载。其实,《元史·地理六》八番顺元蛮夷官所属播州军民安抚司辖有“旧州草堂等处”,所以草塘之名起于元代,初名“旧州草堂”,明初改为草塘安抚司,而宋氏任草塘安抚使则始于明初。草塘宋氏最早见于《明太祖实录》:“洪武十七年六月丁丑 以播州土酋宋思义为草塘安抚使。” [7](P44) 《明太宗实录》:“永乐二十二年九月丁酉 四川播州宣慰使杨升,遣草塘安抚司同知宋珪等……贡马” [8](P162) 《明英宗实录》:“正统五年五月戊辰 命故四川草塘安抚司土官同知宋珪子广秀袭职。” “正统十二年九月甲午 四川草塘安抚司安抚宋忠诚以疾乞致,使命其子景春代之。” [8](P272.309)次见于《明史·四川土司》播州宣慰司:正德时“播州安抚宋淮奏贵州凯口烂土苗婚于凯离草塘诸寨 阴相构结 诱山苗为乱……十二年播州安抚罗忠宋淮等奏(杨)斌有父丧……(万历)十九年张时照与所部何恩宋世臣等上变告应龙反……二十五年……原奏仇民宋世臣罗承恩等挈家匿偏桥卫 袭破之 大索城中 戮其父母” [7](P8655)又见于道光《遵义府志·土官》:“草塘安抚司宋氏……元为旧州草堂等处安抚司 隶播州宣抚司。明洪武十七年,改为草塘安抚司。宋邦佐……元新添葛蛮安抚司都匀土知府兼平越都指挥使宋朝美子,明洪武十七年……授草塘安抚司……朝美传思义、显成、忠成、景春四世,景春子韬并袭安抚使。次子坚袭安抚副使。韬生淮。淮生延文。延文生鸑,袭安抚使;次鷟,次鸾袭副使。坚生洗,洗生延濒。延濒生鸷,累官副使。万历十七年,鸾与子世臣,与何承恩、张时照诣川、湖,告杨应龙罪恶。二十六年冬……鸾及何承恩殉节偏桥卫……鸑卫草塘地方,仅以身免。平播,设瓮安县,改袭草塘司土县丞。” [10](P985) 所以诸多史料都证明,草塘宋氏乃宋代新添军宋胜及元代新添葛蛮安抚司宋朝美之后,虽同是水东宋永高后裔,但并非宋阿重一脉;而按《元史》和明清《贵州通志》等,宋阿重先任曾竹长官,由于大德七年生擒其叔宋隆济献给元朝而取代宋隆济领有水东之地,当然不能与来源和宋元明时期世系都完全清楚的草塘宋氏相混。因此《红边宋史》关于宋阿重、宋钦和刘淑贞等都为草塘司人之说毫无历史依据,根本不足为信。

总之,据现存史料,水东宋氏从北宋初到明末大致承袭了25代,历时650余年。研究水东宋氏应以《明实录》、《明史》和明清《贵州通志》等官方史籍为主要依据,宋氏族谱只能作为研究参考,必须坚持以史为正,以谱为辅的治史原则,家谱所记与史相符的部分可以采信,与史不符的部分在详加考证之前不宜随便采信作为历史依据,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新修的族谱更应谨慎对待。

 

 

 

附录:水东宋氏土司世系考

  在古代贵州安宋田杨四大土司中,水东宋氏因为长期统治水东地区(今鸭池河以东贵阳地区及黔南州龙里、贵定和惠水等地)而得名,由于明代与水西安氏同属贵州宣慰司,史料较少且重视不够而世系不甚清楚。笔者经过十年潜心研究,收集了大量有关水东宋氏的史料,考察了五十余处水东宋氏墓葬、祠堂、衙门、旧居等文物,今特以现存明清贵州史籍及有关宋氏墓志、碑文为依据,对水东宋氏世系简要考证如次。

  水东宋氏起于隋末,本是汉族,系微子之后,由于长期与西南土著杂处而与苗同化并得任世袭土司,唐代称蛮州宋氏,唐初任蛮州(今开阳县)刺史,唐代中期有蛮州刺史宋鼎和巴江县令宋万传入朝,五代时又有清州(今清镇)刺史宋朝化入朝,但由于史料缺乏,蛮州宋氏世系已不可考。

  据现存史料,有史可查的水东宋氏始祖为北宋初宋景阳,真定(今河北正定)人,975年(开宝八年)奉命率军征都匀、黑羊箐(今贵阳)等处,任宁远军节度使、大万谷落(今开阳)总管府都总管,987年(雍熙四年)卒,赠太尉,谥忠成。

第二代,宋存孝,987年袭职。

 第三代,宋裕,任宁远军经略安抚使。

 第四代,宋其相,征南蛮,平楚甸,封镇远侯。

 第五代,宋锡定,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授草塘宣抚使,此后其兄弟七人先后封宣抚使、安抚使或副宣抚使、副安抚使,同时有宋氏之婿萧氏奉命掌印代管把凭司,这就是水东宋氏历史上著名的“七司八印”。

第六代,宋万明,先任总管,1166年(乾道二年)随左卫将军王益平定西南蛮,加经略安抚使、都总管衔。

 第七代,宋永高,1201年(嘉泰元年)平定麦新,改名新添军(今贵定),以其子宋胜驻守,同时把巴江县改名平蛮军(今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并把界首部改名葛蛮军(今修文县扎佐镇清让村葛马),宋氏势力从此逐步壮大,1210年(嘉定三年),宋永高任贵州经略安抚使,把衙署从蛮州迁到贵州,唐代设在贵阳的矩州从此改名贵州,并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固定下来。

  第八代,宋都福袭职后退回蛮州;宋胜,嘉定后期授右武大夫、沿边溪洞经略使。

  第十代,宋提,授巴蛮都总管。

  十一代,宋朝美,授新添葛蛮安抚使。

  十二代,宋清贵,元初任雍真等处(今开阳境)蛮夷长官。

  十三代,宋隆济,雍真葛蛮(今开阳西)长官,1301年(大德五年)起兵抗元,先后有水西土司蛇节等响应,两三年间发展成为元代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抗元运动,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和彝族等各族人民并肩作战,有效促进了西南各族人民的互相交融,直到1304年才最后平定。

  十四代,宋阿重,先任武略将军、安抚使,1301年任明威将军,1303年献奇计平定其叔宋隆济有功,任顺元宣抚同知、宣抚使,升怀远大将军,顺元等处军民宣慰使,加昭毅大将军、靖江路总管,佩三珠、金虎符,升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封顺元侯,卒后赠贵国公,谥忠宣。在宋氏土司中受封官衔最多,官阶最高,在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同知衙建有宣抚同知衙门,进一步强化了对水东地区的统治,奠定了水东宋氏在水东的统治基础。

  十五代,宋居位,1293年(至元三十年)授昭勇大将军;宋居混,1316年(元祐三年)任平月长官司(今福泉)长官。

  十六代,宋钦,元名宋蒙古歹,授昭勇大将军,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加镇国大将军,兼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明初归附,赐名宋钦,授贵州宣慰使世袭,封怀远将军。刘淑贞,宋钦之妻,在宋钦卒后代宣慰使,联合奢香夫人与贵州都督马烨斗智斗勇,亲自赴南京向朱元璋告御状,最终告倒马烨,维护了明初贵州政局的稳定和民族团结,诰封二品明德夫人。

   十七代,宋诚,1377年(洪武十年)袭宣慰使,赐三品服色,1382年入朝,封亚中大夫并颁给诰命。

  十八代,宋斌,1398年袭宣慰使,次年入朝恭贺永乐皇帝登基,封怀远将军,由于重视文教,辖地水东百姓安居乐业,1436年(正统元年)明朝把原来由贵州卫管理的程番等十个长官司(今惠水县)划归水东宋氏代管,宋氏辖地和人口成倍增长,达到鼎盛,因此加封轻车都尉。

  十九代,宋昂,1443年袭宣慰使,由于宋斌专门聘请了当时的著名诗人廖驹教育子弟,宋昂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文化熏陶,是贵州有史可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与弟宋昱合著有诗集《联芳类稿》,在南京出版后,时人誉之“欲与中原大家相角逐”。

  二十代,宋然,天顺年间(1457~1464)袭职,一度把衙署迁底窝(今开阳县禾丰乡)和大羊场(今开阳县龙岗镇),1507年(正德三年)由于酗酒科害苗民,清水江苗民阿贾等领导二万人起义,先后攻下大羊场和洪边宋氏衙门,起义平定后,宋然获罪当斩,但因纳粟赎罪而革职,宋氏此次日渐衰落。宋炫,著名诗人,著有《桂轩拙稿》诗集。

  二十一代,宋仁,宋然从子,由于宋然革职无子而袭职。宋储,宋仁之弟,宋仁卒后无子而袭职。宋镐,其侄宋天爵卒后无子而借袭。宋一清,由于侄子宋德隆、宋德懋年幼而于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奉命代管地方。

  二十二代,宋夔,袭职后于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遣人贡马贺万寿节。

  二十三代,宋天爵,卒后无子,其叔宋镐袭职。

  二十四代,宋德懋,1574年(万历二年),其叔宋一清还其政,1583年奉命平定八香(今龙里县巴江乡)苗民起义。宋德贤,宋德懋弟,1575年袭职。宋真相, 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其侄宋承恩卒后代职,其弟宋师相1600~1610年任护印权司。

  二十五代,宋承恩,1600年播州(今遵义)杨应龙反叛时奉命驻守水东马场马头(今开阳县楠木渡镇),被杨氏叛军偷渡乌江活捉带到遵义,他是杨应龙的未婚女婿,杨逼其同叛,他坚决不叛,故明朝平播后仍准其复职世袭,1609年卒后无子,其叔代职。

  二十六代,宋万化,1621年(天启元年)袭职,1622年随水西安邦彦反叛,围攻龙里城,后与安氏联合围攻贵阳城,1623年在大水塘(今开阳县龙岗镇水口村大水塘)被擒斩。

  二十七代,宋嗣殷,宋万化之子,1623年自任宣慰使反叛,1630年被擒斩,明朝革除水东宋氏之职,以水东十二马头地改土归流设置开州,彻底结束了水东宋氏对水东地区的世袭统治。

  水东宋氏从宋初975年开始统治以开阳为中心的水东地区,到1630年革职改土归流,共有27代近40任土司,历时655年,对古代贵州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水东宋氏人物谱

  宋氏族中字辈为六十四字:文武世福 高显三光 之合继大 德毓鼎邦 广培聚庆 致尔必方 咸登辅佐 泽镇忠良 家齐国泰 荣华懋昌 金元绍发 存宗其祥 诚恩定建 钦受锡长 开基都盛 万居明阳。

  ◆宋鼎,唐朝蛮州(今贵州开阳一带)人,自称西南番大酋长,曾任正议大夫,检校蛮州长史,继袭蛮州刺史,资阳郡开国公。在唐朝的黔中地区为后起之秀,户口殷盛,人力强大,邻侧诸蕃皆敬惮,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晋京朝贡,同行的有巴江县(今贵阳市乌当区巴香里)县令宋万传等。朝廷官封依旧。

  ◆宋景阳(?-987),宋朝初年蛮州(今贵州开阳、贵阳市乌当区一带)人。土著豪长。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景阳奉朝廷派遣平定广右壮族有功,被授予“宁远军节度使、蛮州总管府部管”。从此,宋氏实力大增,遂驱逐乌蛮罗氏,夺得矩州(今贵阳市),设大厅谷落总管府,将罗氏鸭池河以东属地全部占领,形成雄长一方的封建大领主,史称“水东宋氏”,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宋景阳逝,赠太尉,谥忠成。朝廷录其功,俾子孙世爵兹土。

  ◆普贵,北宋初年乌蛮(今贵州大方一带)人。彝族土著首领。北宋初年,其祖父乌蛮豪长罗氏主色入侵矩州(今贵阳市),驱逐矩州领主谢氏,毁其城垣,改名黑羊箐,自己则驻扎石人山(今贵阳市白云区)控之,自称“石人部落”。不久罗氏主色退居水西之地,由普贵的父亲若藏守石人山和矩州。宋太祖开宝七年(974),普贵晋京,以所领矩州之地归顺宋朝廷,土语讹“矩”为“贵”,宋太祖赵匡胤予以敕书,文中有“惟尔贵州,元在要服”。“贵州”一词始见于文献。宋太祖封普贵为矩州刺史。

  ◆宋万明,南宋矩州(今贵阳市一带)人。宋朝宁远军节度使大万谷落都总管府宋景阳之七世孙。性端重,有勇略,以荫授总管。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西南蛮叛乱,朝廷命右卫将军王益与宋万明讨平之。四年(公元1168年)加升宋万明为经略安抚使都总管。

  ◆宋永高,族名宋基与,南宋水东哪平司(今贵州开阳、贵阳乌当区一带)人。世袭大方谷落都总管。自改巴江县为平蛮军,改界首为遏蛮军。宋宁宗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他用兵攻取罗氏蛮占领的麦新地(今贵定),改名新添城,自号麦新为新添军,命子宋胜驻守,他仍居矩州(今贵阳市),他告捷与朝廷,朝廷嘉之。宋宁宗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他奉诏招降南夷,以功升贵州经略安抚使,镇南都总管,总领九溪十八洞。从此,矩州便改名为贵州。安抚使司衙署设在当今贵阳都司路东段。

  ◆宋钦:(?-1381),族名宋阳举,蒙古名宋蒙古歹,元朝水东草塘司(今贵州瓮安草塘)人。元靖江路总管宋阿重之孙。原世袭草塘平夷宣抚使司宣抚使。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从草塘迁居顺元城(今贵州省贵阳),任八番顺元等处沿边宣慰司同知。因平寇保境有功,授昭勇将军,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加镇国上将军,并四川等处行省参知政事。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与水西霭翠等相率归附明朝,明改顺元为贵州,赐宋蒙古歹为宋钦,授怀远将军,世袭贵州宣抚司同知,领水东贵竹等十长官司,红边、陈湖等十二马头。治贵州城(今贵州贵阳)内,五年(公元1372年),升贵州宣慰使司同知。十四年(公元1381年)去世,葬红边之白牙关口,因后人宋万化、宋嗣殷在明朝天启年间参加水西安邦彦叛乱,其坟被明军平毁。宋钦去世后,因子宋诚年幼,由其妻刘淑珍代袭其职。宋钦对元、明两朝都建立有功勋,为宋氏家族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宋斌:号淡斋,明朝贵州城(今贵州贵阳人)。宋钦之孙,宋昂之父。于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世袭贵州宣慰使司同知,住贵州城内。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朝在贵州城内设立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贵州从此建立行省,这和宋斌与水西安氏的拥护有关。宋斌曾征巴香等地人民,叙级怀远将军。宋斌好读书,喜近文士,每恨土酋家习弄兵,不晓笔札。他严督诸子向学,以振俗陋。时闽人廖驹从戌都匀,很有诗名,著有《疆恕斋集》,斌即厚币延其教诸子,称疆恕先生。久之,其子宋昂、宋昱以吟咏驰声誉,成为明朝首批诗人。其所部也多开化。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宋斌在水东长官司的辖地红边寨凤凰山下讨得一块地(今名高家大土),开始建造私宅。于宋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宋斌由贵州城迁居北郊红边寨住。斌老,于明英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由其长子宋昂袭职。去世后,其坟葬于云锦庄云顶山脚宋光坟(民间讹为皇帝)之后,俗称帅坟。

  ◆宋昂:字从俯,号省斋,明朝贵州城(今贵州贵阳市)人。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其曾祖父宋钦归顺明朝,授贵州宣慰使司同知,领贵竹等十长官司及红边十二马头。宋钦传宋诚,宋诚传宋斌。当时西南土酋多桀骜弄兵,不通文墨,唯宋昂之父宋斌好读书,喜近文士,严督诸子向学以振俗陋。宋昂和弟宋昱受教于闽人廖驹,通诗法,吟咏驰声誉,终成明初首批诗人,二人合著《联芳类稿》诗集。其诗情深意真,清新可读。朱尊彝《静志居诗话》颇称赞。他们的诗作已冲出了贵州,引起了京都诗坛重视。《黔诗纪略》录其诗各二首。明英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宋昂世袭贵州宣慰使司同知职。为官廉俭自持,崇尚儒业,爱民礼士,所部苗民若有动乱,必自咎其政,改弦更张,不加诛责,是以境内安定。明宪宗成化初年(公元1465年),他于贵州城西南济番河(今南明河)上"叠石为桥",名曰济番桥(今花溪桥)。他又因地方边远,缺少典籍,乃多收经史藏于家中,随时披览。又重金延聘文士教授子弟,时人称其循良如文翁。昂老后,于明宪宗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由其长子宋然世袭其职。

  ◆宋昱:字如晦,号宜奄,明朝贵州城(今贵州贵阳)人,诗人,贵州宣慰使同知宋昂之弟。当时西南土酋多桀骜弄兵,不通文墨,唯宋昂、宋昱之父宋斌好读书,喜近文士,严督诸子向学以振俗陋,使宋昂、宋昱终成明初首批诗人,宋昱颖悟好学,与其吹送宋昂迭为酬唱,积数十年,集为《联芳类稿》。《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其诗清新雅丽,有魏晋风致。兹录其诗一首。

  ◆宋炫:字廷采,号钝窝,明朝贵州水东(今天贵阳市乌当区红边寨)人。宋钦的玄孙。颇能诗,是明朝宋家文士列入明代人物志的人物。曾见有题《涣矶二绝》(即吟甲秀楼基鳌矶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