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到底怪在哪里

 秦缘情 2018-12-10
他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哦!那么郑板桥他“怪”在哪里呢?
第一怪,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从不画鲜艳的花朵。他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尤其酷爱画竹子,他曾有诗写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他少年的时候,卧室旁边有一片竹,他于是在窗上糊上白纸,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色将竹影投放到窗纸上,他觉的凌乱的竹影就是天然的图画。
在《题画竹》中,他总结自己的画竹之法,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
第二怪,郑板桥做官的时候,审案怪。他审案子留下不少的美谈至今传诵,据说有一个他审石头的故事,说他在潍县做县太爷的时候,潍县东门外的沙滩上一到大集就人山人海很是热闹。这天大集,县太爷郑板桥正在城墙上看百姓来来往往的做买卖,忽然听到城墙下有人嚎哭。他低头细看,原来是一个老妇人来卖鸡蛋,挎着篮子往集上走,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跤,一篮子鸡蛋摔了个碎。老妇人心疼的哭嚎不休。
板桥大人听了,发话说:“大胆的石头,竟然敢绊倒老人,摔碎鸡蛋,让老人家怎么过活?来人,立即将这个讨厌的石头锁上大堂,本官要审问!”,手下的衙役听了心里感觉好笑,又不能违抗命令,所以就把这个石头锁了,领着老妇人到了县大堂里来。这一下惊动了满集的人,大家听说县太爷要审一块石头,都好奇的不得了,看热闹的人都跟着进了县衙里看热闹。结果郑大人问了老妇人摔倒的经过以后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人帮百人难,百人帮一人易。在场的诸位,一人帮老人一文钱,可救老人一难”大家明白了郑大人的用意,纷纷拿出钱来放到老妇人的篮子里。
第三怪,郑板桥卖画明码标价还不准砍价。历来的文人画家卖画都会感觉不好意思,但是他不同,他觉得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就大大方方的。他制定了《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哦!可见他活得潇洒自我,桀骜不驯,不惧世俗的眼光。
郑板桥做官的时候政绩显著,造福了一方的老百姓,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得百姓爱戴。他常常身穿便服脚穿草鞋到民间察访,对于百姓的疾苦,他时时刻刻都挂在心上。他离任的时候,百姓争相为他送别,甚是不舍。
郑板桥一生最爱画竹,其实 ,郑板桥画竹,也是画自己,他就是这样一位坚韧、孤傲、清高的艺术家,不攀权附贵、不哗众取宠、为官清廉、胸中浩然,瘦劲而独有风骨。他的《修竹篁新图》流传至今,被人们喜爱、赞叹。你喜欢郑板桥的竹子吗?欢迎给小编留言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