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析山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2018-12-10 | 阅:  转:  |  分享 
  
信息技术,山区孩子插上翅膀的助推器

——浅析山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古浪县第四中学张世红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对于信息比较闭塞的山区学校来说,由于硬件设备比较缺乏,加之学生信息水平低下,针对这样的条件,如何上好信息课,本人有如下几点看法:

一、信息技术基础参层不齐——分组搭配,相互带动

由于我校地处边缘山区,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没有很好的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甚至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因此,学生刚升入七年级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把接触过电脑的和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搭对分配,让他们互相带动。然后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学生能够接受,便于学生掌握的教学计划。

二、信息技术设备简易陈旧——因“机”施教,目标明确

作为山区学校,普遍存在计算机少,计算机配置不高、设备严重老化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再加之学生初步接触计算机总是有很强的好奇心,再加上部分学生在校外接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电脑游戏,游戏很适合少年儿童的兴趣;他们往往对课本中的知识性问题不产生兴趣,只是找计算机中一些精美图片,或者小游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应该做一些宣传教育,从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学好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还要正确领会学习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意义和在社会中的作用。针对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少;基本的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哪怕是简单的操作都务必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三、信息技术教学贵在得体——分层教学,循序渐进

信息技术教学要因“人”而异定教法,就是面对不同的学生对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初涉信息技术课的初一学生,要用慢步子、勤练习、多回顾的方法,多采用示范法、同步法等组织教学。在教学时,教师必须有耐心,扶着学生前进,并加强技能训练,进行多种方式的知识回顾,多给学生成功的表现机会,对一些接受慢的学生要更多地个别指导,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充满信心。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随着自学能力的增强,则应多采用同步式、探索式、四段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精讲重点部分,其余让学生自我探索,争取自我创新。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综合练习时,教师可以提出事先打印分发一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如标题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的连接,分段,段落调整,段落排版,调整字间距和行间距,设置打印页面等等问题,让学生通过上机,依靠集体力量,自行讨论解决任务。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如:拿一张已排版好的较为复杂的表格,让学生尽量做到与样表一致,通过自主完成的作业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脑的兴趣。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之,要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坚信:,这朵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之花将会开得更加灿烂



















献花(0)
+1
(本文系理想源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