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凿凿问答

 最爱兰荷 2018-12-10

在古代,皇帝的臣子们都是通过科举加官进爵,从东西南北各地提拔上来的。中国方言之多众所周知,每个大臣都说着自己的方言,所以为了各地官员可以正常地交流,古代每个朝代都规定了属于自己朝代的官方标准语。这样一来,文人们如果想做当官,就必须要学会讲官话。虽然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带一点点家乡的口音,但正常交流是没有问题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方言的差异相当于现在南北方言的差异,周天子讲的洛阳话——雅言(不是现在的洛阳话)成为各国交流的标准语。以后各朝代洛阳方言一直被认为是中原汉语的正宗,同时首都(长安、开封、金陵)的方言也很有影响力。 以洛阳话为代表的中原话也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的。

明清时,北方方言区(长江以北、西南、江南部分地区)内部交流基本上没有问题。其他方言区的人将北方方言区的话称为官话,不过他们学讲的官话往往接近长江流域的方言(南京话、湖北话等),今天京剧的韵白脱胎于此。

清朝入主中原带来了关外的汉语方言,取代了原来的北京方言,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话和普通话,不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种方言几乎是旗人的专利,北方人对外交流时往往直接讲自己的母语,南方人则讲“官话”。

在后来的唐朝到明朝时期,国家的政权稳定,有能力推广统一的标准语。除了元朝时期把蒙古语定为国语之外,其他几个朝代大致都将中原雅音定为标准语。清朝雍正年间。朝廷下令以北京话定为国家官方语。清末时期的北京官话就是现在国语的前身了。

历朝历代朝廷都设立了国家的官话,虽然古代没有“普通话”,但是各地官员可以依据自己朝代的官方标准语进行正常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