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回忆吾师
2018-12-10 | 阅:  转:  |  分享 
  
三十年后回忆吾师高中毕业三十周年临近,应班长的邀请,希望写一点回忆当年老师的文字,推脱不了,只得拿起笔,把思绪拉回这些就已尘封的岁月……高
中时代已然过去了三十年,想来遥远却也只是一晃而过的感觉,只不过今天要捡拾起当年记忆的碎片,已是不这么容易,很多的人和事,就仿佛一本
已经许久未曾翻阅的旧书,页与页之间已经粘连在一起,需要仔细小心地揭开,一不留神,会只剩下残缺的碎片了,很多的老师的名字,所教学科,
当时我们的年级班级全都纠缠在一起,再也撕扯不开了……苦苦的思索和回忆,居然抵不上偶然的回眸,年前,一次文科班同学的聚会,大家相互间
的记忆提醒,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暗淡已久的过往烟云,一个沉淀已久的名字,忽然绽放出光芒,回忆之流如开闸之水,一泻千里……高中时,
语文算是我的长项,对于那些照本宣科,只知道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死板解释阅读理解答案的语文老师,我大都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是我们当年
高三文科班的语文老师-梁康华的教学,让我们所有同学都茅塞顿开,耳目一新,很多细节的记忆,都如同昨日发生一般的清晰。记得,梁老师
的模样很高大而略显消瘦,戴着眼镜,鼻直眼凹,颇有些欧洲血统的长相,给人印象深刻;他的普通话十分标准,声音浑厚,吐字清晰,比起我们其
他一些老师,带有其他南腔北调方言的讲课,他配音演员般的讲解,确实让人印象颇佳;记得梁老师在讲台前,身躯笔挺,语速适中,引经据典,侃
侃而谈,透露出骄人的儒雅和自信,他还不时留下几笔漂亮的硬笔板书,记得高三一开学,他破天荒地放下课本,给我们文科班讲了几十个课时的《
唐诗三百首》,这恐怕在全上海的中学里面肯定是独树一帜了。他并没有像其他语文老师上古诗文课时,忙着分析时代背景,奢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或逐字逐句地给出教条的解释,他只是一篇篇让我们快速阅读,略做讲解,点到为止地分析,更多是补充一些作者的经历,或者讲解诗中涉及的典故
,至于诗词本身的含义,他都让我们自己体会和回味,经常要求我们自己谈观感,他告诉我们,诗词的理解可以见仁见智,百花齐放,没有唯一答
案,很是开拓我们的思维,梁老师讲课的进度往往有时一节课可以读完十几首诗,留了很多余地让我们自己去思考或课外再阅读,有时一节课就讲一
首诗,由诗及人,引经据典,阐发开去,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他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使我受益非浅,很多感悟记忆犹新:,讲孟浩然,“野
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时,他向我们描摹如画的凄美意境;讲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时,以有声对比无声的相互反衬,解释修辞手法;
讲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时,评论文人的政治失意与归隐田园。讲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介绍历史
背景,对世家大族的落寞和时过境迁发表感慨……记得回家以后,因为梁老师给我带来了阅读的兴趣,我并不在乎高三的学业繁忙,真就再把唐诗
三百首仔仔细细又读了一遍,当时我对很多含义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却很喜欢一首首诗里作者表现出的心情和意境,我曾试着去体会古人在何种
环境或遭遇之下,才写成这样流传千古的名篇,直到很久之后,我依然会重新翻看那些唐宋诗的词句,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我不时会有更加深刻
的感悟和体会。记得梁老师的另一个教学特点,就是上写作课时,往往出一个题目,让我们马上动笔写五分钟,到时间即刻停止。旨在考验我们短时
间内破题,并迅速理解和组织文字的能力,刚开始,大家都措手不及,几次操练之后,也能逐步适应。记得一次写,“谈幽默”,意思是幽默使人在
领会之后,往往露出会心一笑,这种笑是浅尝即止的莞尔,不是哈哈大笑;是意会之后的淡淡微笑,不是上气不接下气的前仰后合,我大约是写了一
系列跟“幽默之笑”有关的排比,还有递进和总结,自己颇为得意,而梁老师的评论让我记忆犹新,他先是肯定我的文字写得不错,然后,他又朗读
了一篇范文,好像就是他自己的一段文章,也是阐述幽默,记叙和论述层层递进,起承转合,但通篇没有写下一个“笑”字,却处处诙谐有趣,令人
不觉莞尔,当时我一下子觉得,梁老师游刃有余的写作驾驭功夫,已经超越于文字之外,当时的敬佩之情,至今难以忘怀。读大学时,算是看了不少
专业内外的书籍,梁老师当年的点拨,让我知道阅读中无需寻求标准答案,广泛的阅读,辅以独立思考和自主的见解才更重要。很多人说过,“一个
优秀的老师,足以影响学生们的一生。”在我看来,育才的梁老师肯定当之无愧。时光荏苒,梁老师别来无恙?尚能饭否?记得教我们高中历史的
洪老师,当时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个子不高,清瘦而显得睿智,讲话语速较快,但口齿清晰,他是“老三届”恢复高考之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取了大学才得以离开农村的佼佼者,上课时,不喜欢照本宣科,总是围绕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展开,补充了很多课外的内容,至今记得洪老师在讲
古代印度佛教的起源时,补充了佛经中的许多内容,从净饭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出城走过四座城门,如何感悟生老病死,了解人生的诸多苦楚,到放弃
王位,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终于觉悟成佛,创立佛教,还给我们概述了佛教的四谛,八苦,十二因缘……这些丰富生动的内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至今仍然记忆犹新。1
献花(0)
+1
(本文系卓异之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