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石家庄概况

 雪梅常在 2018-12-10

旭东读史 2018-09-30 14:18:14

石家庄,简称“石”,河北省省会,地处河北省西南部,旧称石门。石家庄辖区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206平方公里。石家庄市辖8个区、1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东与衡水接壤,南与邢台毗连,西与山西为邻,北与保定交界,距首都北京273公里。京石、石太、石黄、石安高速公路和107、207、307、308国道以及2条省道、42条县道在石家庄市域纵横交错,公路通车总里程6379公里。石家庄是全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

石家庄跨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地两大地貌单元,是全国粮、菜、肉、蛋、果主产区之一,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较高,生产规模位居全国36个重点城市第一位,被国家确定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素有“北方粮仓”之称。

因毛泽东主席在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指挥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又被誉为“新中国的摇篮”。

2016年2月23日,石家庄在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中名列第八。

建制沿革

远古代

两汉时期,石家庄西部的太行山区一直是制造兵器、铠甲和生产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因此而得名。

汉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道教复兴并走向鼎盛的时期,恒、赵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绚丽篇章。

隋唐时期石家庄籍的文化名人有魏征(一说巨鹿人,一说馆陶人)和李吉甫。

北宋时期,富弼、韩琦、欧阳修、沈括、苏轼等名宦贤宦先后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迹,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

金元时期石家庄建筑艺术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陉苍岩山福庆寺桥楼殿,桥与殿浑然一体。著名数学家、学者李冶在数学天元学术方面的研究,对中国的初等代数起到了奠基作用,标志着13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

近代

20世纪初叶,石家庄还是获鹿县辖下的一个小村,那时的获鹿就是通燕赵、连三晋的货物集散地,素有“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之称,但是,随着正太铁路的兴建通车,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东移,石家庄逐渐取代了获鹿的地位,日渐繁荣的商业、服务业,成为石家庄向近代化城市迈进的又一重要因素。

古城正定三关雄镇 (1张)

1902年由法国和比利时修建的京汉铁路设立一个站点,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称为振头站。

1907年正太铁路通车,正太铁路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桥,在石家庄和京汉铁路连接,将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石家庄,石家庄成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并逐渐成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

1907年,横跨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河北省第一座铁路公路立交桥“大石桥”竣工;正太路起点南移,正定城市中心开始南移;真正使石家庄向城市化迈进的诱因因素,还是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1937年10月10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河北省石门市。

1947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石门市极其周边所有县城,在石门市建立了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第一座解放军解放的设防大城市)。

石家庄政府第一届领导班子是柯庆施和毛铎。1947年12月26日,石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将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当时,石家庄市人口19万,有大小工厂27家,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左右。

1948年5月-1949年3月间,石家庄市西北部的平山县的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毛主席、党中央在此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宣告成立,并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掀开了中国金融史上划时代意义的新篇章。

现代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1993年6月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合并,成立了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14年9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石家庄市桥东区,原桥东区中山东路、建安、胜北、阜康和桃园镇划归石家庄市长安区,将原桥东区的东华、休门、彭后、东风、汇通五个街道办事处划归石家庄市桥西区管辖;撤销县级藁城市、县级鹿泉市和栾城县,同时分别设立石家庄市藁城区、鹿泉区和栾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分别以原藁城市、原鹿泉市、原栾城县的行政区域为现行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冀中南经济区,距首都北京283公里。位于北纬37°27′~38°47′,东经113°30′~115°20′之间,东与衡水接壤,南与邢台毗连,西与山西为邻,北与保定为界。南北最长处约148.018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75.383公里,周边界长760公里。

石家庄

石家庄市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包括井陉县、矿区全部及平山县、赞皇县、行唐县、灵寿县、鹿泉市、元氏县等六县(市)的山区部分,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东部为滹沱河冲积平原,包括新乐、无极、深泽、辛集、晋州、藁城、高邑、赵县、栾城、正定、石家庄市区、郊区的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的平原部分。西部平山到石家庄市区坡度为1/1400-1/1200,石家庄到东部辛集坡度为1/1200-1/1400。

辖区内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间的接壤地带,地势东低西高差距大,地貌复杂。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山峦重叠,地势高耸,京广铁路以东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地貌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地处平山的最高山峰驼梁海拔2,281米,为河北省境内的第五峰,是石家庄的制高点。东部平原,按其成因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一般在30-100米,其中辛集市北庞村海拔28米,为辖区内的最低点。(以下数据由市规划局提供)市区二环路内陆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西北角81.5米,东南角64.3米。

气候环境

石家庄市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于夏秋季节。干湿期明显,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夏季温度经常达到34度。

石家庄

春季长约55天,夏季长约105天,秋季长约60天,冬季长约145天。春季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常有5、6级偏北风或偏南风,4月份气温回升快;夏季,受海洋温湿气流影响,6、7、8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3%-70%;秋季,受蒙古高压影响,晴朗少雨,温度适中,气候宜人,深秋多东北风,有寒潮天气发生;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天气晴朗少云,降水少。

石家庄市总的气候特点为:年平均气温偏高,春温夏热秋凉冬冷,雨量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西部部分山区雨量偏多,日照偏少,春季天气多风。

总降水量为401.1-752.0毫米,时空分布不均。其中西部山区雨量为628.4-752.0毫米;其它地区为401.1-595.9毫米。冬季降雪量偏多,总雪量为10.0-19.2毫米。大雪虽给交通带来一些不便,但对小麦越冬起到保护作用,为春季返青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条件。春季降水偏少,季总雨量为11.0-41.7毫米。夏季雨量分布不均,降雨量为145.2-516.4毫米。

年总日照时数为1916.4-2571.2小时,其中春夏日照充足,秋冬日照偏少。

水文环境

石家庄市辖区内河流分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和子牙河水系。主要行洪河道6条,其中北部的沙河、磁河木刀沟属大清河系,中南部的滹沱河、洨河、金河、槐河、羜河属子牙河系。总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

历史文化

石家庄旧称石门市,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6,000—7,000年;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活动于此地;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令真定(今石家庄市东古城)人赵佗征岭南,行南海尉事。赵佗实行“和揖百越”的民族平等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当地经济文化。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下诏赞誉赵佗的政绩,封其为南越王。赵佗治越近80年,为开发岭南、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两汉时期,石家庄西部的太行山区一直是制造兵器、铠甲和生产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因此而得名。

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十月,为祀山颂神,于河北元氏县西北之王村山下立《封龙山颂》。汉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道教复兴并走向鼎盛的时期,恒、赵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绚丽篇章。北宋时期,富弼、韩琦、欧阳修、沈括、苏轼等名宦贤宦先后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迹,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

金元时期的自然科学成果非常丰硕。著名数学家、学者李冶在数学天元学术方面的研究,对中国的初等代数起到了奠基作用,标志着13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

据有关史料分析,石家庄村创于明朝初年,原为正定卫的军屯和官庄。直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废除卫所军屯制石家庄才成为隶属正定府获鹿县(今鹿泉市)的一个小村庄,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据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20世纪初,石家庄村的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仅有200户人家,600余口人。

石家庄

1902年由法国和比利时修建的京汉铁路从这里经过,设立一个站点,因石家庄名气不大,就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称为振头站;1907年正太铁路(正定到太原)通车,正太铁路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桥,在石家庄和京汉铁路连接,将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石家庄,石家庄成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并逐渐成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同一年,横跨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河北省第一座铁路公路立交桥“大石桥”竣工。

在当时公路交通十分落后的背景下,铁路交通在物资集散、商品流通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石家庄铁路交通地位的迅速提高,诱发了工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的全面兴起,使石家庄的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到1925年仅铁路以西的石家庄村街区面积已经达到1.8平方公里,开始形成了小城镇的雏形,成为与获鹿县城、正定县城规模相当的新兴城镇。这一时期,正是中国近代城市建制酝酿创立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之下。当年6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令,批准直隶省属11个城镇自7月1日起实行市自治制,其中“石家庄市”“以石家庄为其区域”。但是,由于石家庄村及周围工商业人口还不足一万,所以,获鹿县决定把铁路以东的休门、栗村合并在内,使这个新市镇的人口达33,077人。经过多方协商,以石家庄与休门两个村村名中各取一个字,称为“石门市”。同年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指令第12713号,批准“将直隶省石家庄、休门(qiu men)两市合并,更名为石门市,以符名实。”从当时民国政府的文件可以看出,“市”这个概念在使用中十分混乱,与小城镇、市镇有许多类似之处,根本不是建制市的一种标准概念,也不是一级行政区划。所以,这时的“石门市”,与“获鹿市”,“正定市”、“辛集市”等实行市自治制的城镇一样,不过是一种小城镇的管理模式。

1928年,中国开始将“市”作为一种行政建制。南京民国政府颁发了《普通市组织法大纲》和《特别市组织法大纲》,规定了设立普通市和特别市的条件,开创了中国市级建制的先河。而此前直隶省实施“市自治制”的11个所谓的“市”,显然不符合建制市的条件,所以一律取消。虽然石门设市未成,但并未阻挡石家庄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村人口向石门集中,或充实产业工人队伍,或从事商业,服务业,或经营小作坊手工业。到1930年,石门产业工人总数已达16000多人。

1933年7月,石门总工商户约230余家(包括银行,钱庄、工商企业)。随着交通地位的提高,电信、邮政事业也不断发展。为适应日益发展的工商业,石门的社会管理机关也不断增加,政法方面有石门地方法院,石门地方检察院、石门特种公安局;税务方面有石家庄统税管理所、石门区税务征收专局、石门屠宰检验税局,西南区矿产税务局,河北第九区烟酒稽征分局、获鹿县汕饼花籽牙税征收所等等。与此同时,驻石门的军队、宪兵及各类行政机关、军政、商税各界官员、随员不断扩充,人口不断增长,到1937年6月石门总人口已达72,100多人。

1937年10月10日,日本侵略军占领石门。1947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石门,在石门市建立了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属于解放军攻克的第一个城市)。同年12月26日,石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将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同时,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成立,标志着其政治中心地位的初步确立。

1948年5月-1949年3月间,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毛主席、党中央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市宣告成立,并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掀开了中国金融史上划时代意义的新篇章。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

传统地方文化

石家庄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石家庄是“奚派”京剧艺术的摇篮,全国“四大须生”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奚啸伯先生曾长期在市京剧团担任主演。市属两个评剧团在全国评剧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派”(新凤霞)传人刘秀荣,在国内外大赛中多次折桂,2005年获巴黎中国戏曲节唯一大奖“中国戏曲塞纳奖”。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雷保春至今仍是全国河北梆子剧种唯一获得梅花奖的男演员。

丝弦戏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耍盘子、耍翎、甩靴、背靴等动作形神兼备,为石家庄所独有。拥有全国戏曲梅花奖演员“六枝七朵”——刘秀荣、雷保春、袁淑梅、刘丽莎、徐金仙、赵立华,其中刘秀荣为“二度梅”获得者。美术作品油画《迎着曙光》《源远》《苗女》《张师曾红楼梦十二金钗》等作品,在国内外展览和比赛中多次获大奖。评剧《胡风汉月》获文华大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现代评剧《淀上人家》和《西柏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学作品《耿村民间文学论稿》获国家“山花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

藁城战鼓

苍岩山福庆寺庙会

赵县范庄龙牌会

晋州官伞

赞皇铁龙灯

抬花杠

元杂剧《墙头马上》

灵寿南托雷氏武术

平山渔家乐

无极剪纸简介

井陉拉花

耿村民间故事

常山战鼓

辛集农民画

石家庄丝弦

第二批

鹿泉斗火龙

金凤扒鸡

正定宋记八大碗

正定府马家卤鸡

风景名胜

石家庄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8处,国家级4A景区9处,国家级3A景区5处,国家级2A景区4处,1999年石家庄时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

正定地处冀中平原【石家庄正定新区】,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也是石家庄重要的旅游胜地。正定作为我国古代北方著名重镇,文化底蕴极其丰厚,寺庙及文化遗迹众多,风俗小吃独特。因其解放后为县城,许多人对此深入了解不多,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走进古城正定》(李荣新、曹源、曹慧卓编著),该书60万字,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谓集正定历史文化之大成,是您全方位了解古城正定的首选。

名城正定的旅游景点

正定古城墙南城门

中国十大著名寺院——隆兴寺行宫

三国名将赵子龙——赵云庙

佛教临济祖庭——临济寺澄灵塔

石家庄

皇家寺院——隆兴寺

隆兴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新区(原正定县城区),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太祖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隆兴寺这座千年古刹,历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境幸驻跸,上香礼佛,题诗书匾,刻碑立石。可见当年这里晨钟暮鼓,钟磬齐鸣,香烟缭绕,“南无”声声的历史盛况。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五檐三层,高33米。阁内正矗立着高大铜佛铸像,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正定大菩萨。这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有22.28米高,有42臂分别执日、月、净瓶、宝杖、宝镜、金刚杵等法器。面部情端祥恬静,仁慈庄重。达到了瞻之弥高、仰之益恭的艺术效果。

佛教临济祖庭临济寺

临济寺澄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济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它的前身——临济院在城东南二里许的临济村创立。晚唐时禅师义玄驻锡此院并创立临济宗,四方信徒纷纷来此参师求学,极盛一时。

义玄,唐代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为探求佛教真谛,云游天下、参学诸家。曾受法于洪州黄蘖山高僧希运,精研佛教经律。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北归乡里,抵河北镇州城(今正定),主持临济院,不仅将江南广为流行的禅宗传播到北国,而且以北方人豪迈勇猛的气质,阐发禅宗新义,为禅宗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他学识渊博,禅风峻峭,光收徒众,自成一家,并以寺名宗号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产禅宗五大支派之一。

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义玄逝寂,懿宗赐溢“慧照禅师”。众弟子在城内东南隅建衣钵塔葬之,名曰“澄灵塔”。随后,临济院迁至该处,更名临济寺。金大定年间(l161一 l189年)重修。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世宗胤帧加封义玄为“真常惠照禅师”。同时,寺院奉旨在塔第一层正面圆拱形门楣上端镶嵌篆书“唐临济惠照澄灵塔”石匾。 宋代以后,禅宗中的两大支派临济宗与曹洞宗特别昌盛,并传人的本尤其临济宗在日本“学徒云集,朝野尊尚”,成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此宗认定临济寺为其祖庭,视澄灵塔为其重要的祖塔之一,因此。近年来多次派遣代表团前来拜谒祖塔,进行佛教文化交流。澄灵塔既是中日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又是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纽带。 该寺于1984年由文物管理部门移交佛教团体。1986年以后,先后重建了大雄宝殿、法乳堂、传灯堂以及山门殿等建筑,使之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名刹。

赵州桥

中国第一古桥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石家庄东南45公里赵县城南洨河之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俗称大石桥。

安济桥坐落在赵县城南的洨河之上,因赵县古时曾为赵州,所以一般称为赵州桥。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至大业年间(595~605),由匠师李春监造。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古人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就是它“敞肩拱”的创举。在大拱两肩,砌了四个并列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减轻桥身重量,节省石料,又增强了桥身稳定性。这就有力地保证了赵州桥在1400年的历史中,经受住了多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仍挺立在洨河之上。

苍岩山

万景临诸壑,千峰供上方。重重烟锁翠,渺渺树含苍。

雨过增山色,风来递草香。然舒远性,尘世见羲皇。

苍岩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东南,距石家庄市70公里,海拔1000余米,是我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苍岩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而且又以宗教文化著称,相传早在1300年前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就到此出家修行,山峦中至今还有不少古刹名殿留存,因此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红色旅游基地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平山县境内,距石家庄市80公里,国家AAAAA级旅游区,是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它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1935年,一位教书先生把“卜”改为“坡”,于是就有了西柏坡。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京。西柏坡以其特殊的贡献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天桂山

天桂山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距石家庄80公里(平山县境内),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境内奇峰林立,洞泉遍布,林木繁茂,云环雾绕,素有“北方桂林”之称。山上古刹原是为崇祯皇帝修建的归隐行宫,因崇祯吊死煤山,主修行宫的太监林清德将行宫改为青龙观道院,距今300余年,道士多达百余人,故有“北武当”之称。近年来,天桂山历经重修扩建,绿化美化,殿宇林立,碑碣夹道,亭阁,曲廊,绿树掩映。

嶂石岩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位于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西南100公里的赞皇县境内,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地。面积120平方公里,海拔1700多米,地貌称嶂石岩地貌。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座落在景区中部。冬温夏凉,气候宜人。此地层峦叠嶂,危崖绝壁,沟谷纵横,丛林茂盛。春则桃李编山,百花争艳,夏则森荫密蔽,溪水潺潺,秋则柿红梨黄,红叶编山,冬则枯木寒鸦,冰柱倒挂。崇山碧水,四时俱备,景色迷人,是天然休闲避暑,消夏、游览胜地。东邻京广铁路和京深高速公路,北连石太电气化铁路和石太高速公路,交通称便。

抱犊寨

抱犊寨,旧名抱犊山,古名萆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区西郊,距省会石家庄16公里,距首都北京288公里,是一外集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名山古寨。系国家四A级旅游区、河北省旅游先进单位、石家庄十佳旅游景区。它东临华北平原,西接太行群峰,一峰突起,峥嵘雄秀,四周皆是悬崖绝壁,远望犹如巨佛仰卧,眉目毕肖,其山顶平旷坦夷,有良田沃土660亩,土层深达66米,异境别开,草木繁茂,恍如世外桃源。有“天下奇寨”、“抱犊福地”之美誉。

驼梁

驼梁,位于平山县西北部,东距省会石家庄市138公里,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部,东距省会石家庄市120公里,西与佛教圣地五台山毗邻。这里自然生态呈原始状态,以"凉、静、野、幽"而闻名,被誉为太行山中的一块绿宝石。

外星塔

外星塔位于河北省冀南地区西南部地区一个中国现代十大名塔之一,他以上面的标识为胸前吹风飘扬的红领巾为标识,下面以朱砂石头为建设的长方形雕像,写着“外星塔”是长方形下主雕像,这是外星塔古名“梁塔”而得名,三国春秋时期的“梁国”后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份年龄是二零一一年的中华省份年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博物馆名塔之一。

透雕石牌楼

透雕石牌楼又称傅氏牌楼,位于灵寿县牌楼街。建于明朝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当时付永淳官拜吏部尚书,不仅忠于职守,为官清正,还根据当时朝政中存在的主要弊病,提出了十项重要建议“铨政十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