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暖心。 冬日一到,寒意袭人 阳光的熙暖成为一种奢侈 人也因此变得慵懒 有多久没好好静下心来 在阳台、卧室的一隅 甚至在书房之中 晒着冬日熙暖的太阳 一杯一盏,一座一忘 静静的看一本书 让思绪随着墨香开花 让身心跟着字句延伸 眼里无尘,心境无暇 闲消半日,暂消俗虑 如若读到会心处 可泼茶捧腹笑开怀 也可合卷闲思其中味 卷册之间的文字 流淌着千百年来的脉脉深情 它可温暖冬寒,也可告慰余生 闲读,暖心 自古以来,闲读是一种奢侈 世人以拥有读书场所而自珍 它就是人们所向往的书房 古人名其曰:书斋。 《说文解字》中说:斋,洁也。 说明书房具有高洁清雅之意 书房最早始于汉唐 到宋元时大为普及 明清两代则至鼎盛 以书房留名青史者 也是不胜枚举 如刘禹锡的陋室、杜甫的草堂 一间书房之中 藏满了文人一生的所愿 修身齐家,是读书人的理想 继承绝学,是读书人的担当 他们有志气与豪情 更有骨气与操守 语堂把中国的哲学成为闲适哲学,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以闲适的状态读书,不带任何功利心,便能获得最大的养分。另一方面,闲读的风气盛行与否,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对家庭、个人而言,莫不如是。当娱乐精神无孔不入的时候,真正的知识反而显得一文不值。 这个时代,有人贩卖焦虑,有人贩卖低级情趣,充斥着网络世界的廉价善良,让我们变得无所适从。树欲静而风不止,心欲清而世喧嚣,图名者大行其道,逐利者无所敬畏,正是鲁迅所写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书房中闲读,摒弃名利尘纷,我们于此可以吐故、纳新、修身,于自己而言,不至于迷途,于民族而言,不至于陷入文化荒漠。 书有良田,一笔千仓。开卷有益处,闭卷有新知。 闲独书册千字文,随心赏阅三百诗。 无所纷扰,也无利欲。 静坐小楼听风起,窗外落雪又翻书。 文章传世,笔墨留香。温故知新,何不乐乎。 一卷一册启心智,一字一句明是非。 人生天地,须臾过隙。 点点新雪宿檐角,满室书香与月光。 手倦抛书,回味无穷。心定方静,先止后观。 闲读旧书有故事,颐养心性无尘俗 淡淡空尘,琴书消忧。 愿得书房只一间,不求广厦千万间。 中国古代文人爱读书,陶渊明说:“少学琴书,更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闲读之境,实为养心之处。书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先人都以闲读、藏书、校书为乐,以拥书千卷为富有,这无形之中,使华夏的文化在书房中得以保存下来。名动天下的过云楼、天一阁,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明代陆绍珩在《醉古堂剑扫》中说:“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茗碗茶烟。”一杯茶,一本书,家富墨香,仿佛人生良友。 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读书可以摆脱烦恼,净化心灵,是充满乐趣的精神享受。如今虽然是网络时代,也别忘了,当我们的视线、心思、注意力脱离电子屏幕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远离市井喧嚣,闲读几册书,毕竟开卷有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