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术教案设计及反思――《人脸装饰物》

 长青图图图书坊 2018-12-10
​[课题]  人脸装饰之二——人脸装饰物
[授课教师] 柳河县长青小学  朱燕雁      [年级]五年级
[课时]     1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本课的学习中,了解、欣赏有人脸装饰的工艺品,能用不同的美术媒材制作立体或半立体的人脸装饰物,提高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游戏、欣赏、讨论等活动中,体验立体造型,尝试各种媒材的制作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合作、互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造型乐趣,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用喜欢的工具材料制作有趣的立体或半立体的人脸装饰物,感受造型的乐趣。
[教学难点]
生动描绘人脸的表情,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课前准备]
生:彩纸、皱纹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彩泥、各种线绳等。师:课件、范品、彩纸、彩泥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改表情”小游戏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板画——
生:“四条弧线”
师:“可以想象成什么?”
生:“四座桥”
生:“眉毛眼睛 ”                    ……
师:(添加几笔)“现在呢?变成什么了?”
生:“一张笑脸”
师  板书——人脸
师:“我再来改一下”(改板画)
师:“你们试一下,还能改成什么样的表情?”
选几名学生板画。其他学生在纸上进行练习。
2、小结,导入新课  
师:“人脸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绘画题材,我们这节课就来共同感受和设计以人脸为主题的装饰物。”补充课题:人脸装饰物

【 效果】学生了解了本课学习目标。创设轻松氛围,激发兴趣,对话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引导学生抓住人脸的各种表情特征,为后面创作、突破难点打基础。 
 
二、新课
欣赏、分析、讨论、探究
1、课件展示人脸装饰物品。
师:“人脸装饰物其实从古代开始就出现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
师:“你们有什么体会?”
生:“原来人脸装饰物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呢!”
师:“是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追求美的脚步,人脸装饰物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在陶器纹饰上出现了生动的人脸,从这些艺术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才华,而我们现代人设计制作的人脸装饰物更是独具匠心,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我们再来欣赏两组,观察他们的形式、材料和表情。”(板书:形式 材料 表情)
2、播放课件,展示范品。
         ……(第一组)
师:“看看我搜集和自制的”:
(1)课件展示泥塑、线贴等人脸装饰工艺品。
(2)展示自制的纸塑人脸装饰项链、相架、笔筒、卡片等。
师打开实物投影仪,展示第二组作品——
          ……
3、师生谈话,解决重难点。
师 提出问题:
(1)是些什么物品?都用什么材料制成?
(2)人脸被作者装饰在什么地方?
(3)人脸是怎样的表情?五官是如何夸张变形的?
生:“室内装饰浮雕,钥匙链,公园雕塑,项链,贺卡……”
生边欣赏边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补充有关知识。
师: “看完了这些作品,你们一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还能用什么材料做个什么样的人脸装饰物?有什么功能?怎样在你的设计中体现你的情感和个性?”
学生讨论。
4、创设情境,启发构思。
“通过刚才与大家的交流,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可是有件事一直困扰着我,看,这是我昨天发愁时做的笔筒(展示愁眉苦脸表情的范品),
我的心情全显示在上面了。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生:“愿意!!”(非常高兴)
师:“我想开一个网上‘人脸装饰工艺品店’,让更多的人领略人脸装饰艺术,可作品太少,我能想到的种类有限,如果有更多的新颖的作品,我的网店一定火爆,你们愿意帮助我吗?你们有什么构思新颖的设计吗?”
生:“我想做一个相框,用人脸装饰。”
生:“我想设计一个人脸装饰艺术的台灯。”
……
师:“你们的想法太好了!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啊!”
生:“老师,我们可以自选材料吗?”
师:“可以啊,选择你喜欢的材料。同学们现在头脑里已经有了基本完整的构思了,那么在制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具体的技法问题,比如泥塑中如何盘条啊,纸塑中如何拼插啊等,我建议大家两三个人一组共同设计、制作一件作品,选一名组长合理分工,既省时、省力又可以合理利用材料,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可谓‘一举数得’,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生迅速结成合作互助小组,选出组长,组长分工,确定制作内容。  

【效果】谈话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人脸装饰的材料运用和位置、表情等设计关键,突出重点。
创设情境,情感渗透,启发创新,进一步激发创作欲望,引导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和个性,引发参与意识。
欣赏实物及图片,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更丰富的感性材料。
将学生对人脸装饰物的认识及设计由表面、简单向具体、深入进行引导。
组织学生结对互助,解决制作中可能出现的技法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互助。

三、创作 (配放音乐)
师:“人人做设计师,为我们的网上‘人脸装饰工艺品店’增添新成员。制作结束后,将把它们拍成照片,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欣赏、评价。”
展示作业要求:
以人脸为主要装饰设计制作一件实用、有趣、新颖的工艺品,材料、形式不限,色彩搭配合理。  
【效果】引导交流、探究,自主实践,在创作中展开想象,促进个性彰显。培养同学间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评价
教师将作品拍照存入电脑展示评价,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提出修改建议。
给出课堂评价表。(附后)
  师小结,说自己的感受,修改“愁眉苦脸”笔筒的表情,宣布网上小店不久即将开业,请同学们和家人朋友上网参观留言。开心结束本课。
 【效果】照应前面,表情结束本课,共同体验造型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附:                          课堂评价表

1
你们组制作的是什么?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2
在小组分工时你担任什么工作?


3
你对你们组制作的人脸装饰作品满意吗?为什么?


4
在本节课的所有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件?为什么?


5
本节课,你最大的感受或者收获是什么?


6
你喜欢老师本节课的表现吗?对老师哪句话印象深刻?



反思: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我们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索已经由懵懵懂懂的摸索、人云亦云的模仿进展到了冷静平和的个性设计。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是自然如行云流水、愉悦如春风拂面,知识的渗透应该如“春雨润无声,随风潜入夜”,而美术课程评价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我主要突出自然、实在和新颖性、趣味性,同时注重情感、态度的评价,巧妙运用多媒体,结合启发谈话、情境创设和表格设计。
我没有按照“作品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学生介绍自己作品——同学互评——教师讲评、提出修改建议”这样的老套评价流程进行作业评价,而是在学生创作时用数码相机把他们聚精会神的表情、激烈争论的神态和作品作者拍下来,当然主要是拍学生拿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时那种自豪的笑容,然后直接插到计算机上用大屏幕展示给同学们,学生从未尝试过在大屏幕上见到自己影像的感觉,觉得十分新奇,一个个兴奋不已,自然的大声评论自己、评论同学、评论作品,我并不加以阻拦,任由他们“喧哗”。实际上,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完成了评价。
然后我呼应前面创设的情境:开设网上“人脸装饰工艺品店”,告诉学生我会把照片放到网上,让他们的家人、朋友以及更多的人欣赏、评价,将评价的功能向课堂外延伸,无限扩展。最后,我设计了具有学生自评、互评以及评价老师的课堂评价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完善,在评价老师的过程中,体会到平等、民主,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共同提高。学生在我设计的这几个评价环节中始终兴趣盎然,非常开心。
新课程标准建议评价要注重自我评价、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方式评价以及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我尽量都恰当地在我的课堂评价中得到体现,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感染、暗示和激励。
俗语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评价虽然在美术课的最后环节,而且通常只有几分钟,但它的作用绝对不能忽略,即使前面的环节十分精彩,后面如果草草收场,虎头蛇尾,就将一节好课大打折扣,而如果收尾精彩,则会画龙点睛,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可以“绕梁三日”,甚至可以终身难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