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锻炼大脑,释放情绪,预防抑郁症

 周松涛图书馆 2018-12-10

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是很艰难的,虽然临床上对于抑郁症已拥有一整套成熟的治疗方案,但因为疾病的特殊性,即疾病可影响人的思维与认知,使得患者既难以察觉自己生病了需要治疗这个事实,也难以在治疗过程中完全遵从医嘱,导致不少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

身体生病了,大脑可以发现,大脑本身生病了,却很难察觉,这导致抑郁症患者一旦患病,就会陷入相当被动的境地。那么,在我们的大脑生病之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这需要先从抑郁症的病因开始说起。

锻炼大脑,释放情绪,预防抑郁症

尚未彻底清楚的病因

想要弄清楚怎么预防抑郁症,得先知道它为什么会发生。很遗憾,科学界目前对于抑郁症确切的病因并无统一结论,所以具体的预防措施确实没有统一的答案,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一些研究显示,不少因素是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有明显影响的,我们可以从中入手,具体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病风险高于一般人;

2、神经生化因素: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相较于普通人产生了一系列病理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此时患者大脑是没有办法如常人那样思考的,所以也不要用普通人的要求去要求他们;

3、心理社会因素:负面事件与抑郁发作关系密切,尤其是频率高、可能危及生命的事件,均会导致抑郁发作危险增加。

遗传因素是我们所无法改变与控制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与父母,只能当意识到家里有人患有抑郁症的时候,除了帮助他们外,更加要善待自己;大脑因为一些目前尚未弄清楚的原因产生病变,这点也是我们普通人无法左右的,但我们可以培养平日多用脑多锻炼大脑的习惯,以维持大脑的健康状态;而第三点,心理与社会因素,人的一生太漫长,不可能完全避免负面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面对负面事件时的态度,锤炼自己的心智,从而让自己变得强大。

如何锻炼大脑?

足够的睡眠,深度思考的习惯,适当的冥想放松,以及好听的音乐。

睡眠与冥想都是为了让大脑得到足够的休息,推荐每天睡足6-8小时,并冥想放松10分钟。最简单的冥想训练是睡前盘坐在床上,闭上眼睛,不要刻意去引导大脑的思考,让其漫无目的地想即可。冥想时可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音乐是人类大脑所钟爱的东西,能够让大脑感受到愉悦,是良性刺激。

人的大脑过于复杂,至今科学家尚未完全弄清楚其结构与功能,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大脑是可以通过锻炼变得更为聪明的,而疏于锻炼则会让其功能提前退化。

互联网时代,除了生活节奏加快休息时间减少外,对于一个人最大的改变,是在阅读习惯上,从以前的深度阅读变为浮于表面的碎片化阅读。我们很难再像过去一样一本书翻来覆去地看很久,甚至还加以思考写笔记,因为每天都会有新的其他的书冒出来,唯恐看不完。面对爆炸的信息,人人都得了仓鼠病,喜欢囤积,却很少真正去消化吸收。

这样对大脑最大的坏处便是,大脑会渐渐失去深入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保持大脑的健康与活跃十分重的。有研究证实,没有深度阅读思考习惯的人的大脑,比拥有这项习惯的人的大脑要衰老得快一些。

因此,为了锻炼大脑,除了充足的休息与放松外,更重要的是要养成锻炼大脑深入思考分析的习惯。我们可以拟定一个阅读计划,比如一个月仔细阅读一本书,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又有一点难度的书籍入手,定期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笔记,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有意识地定期训练大脑。

面对负面事件,如何训练自己?

人的一生中,负面事件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比如早上出门车坏了,父母生病了,孩子又和别人打架了,爱人要和自己离婚……等等。我们会感受到难过、悲伤、痛苦、甚至绝望,但人生就是这样,有好的,就有不好的。

然而道理谁都懂,人人都知道要摆正心态积极乐观,一碰到事情便就原形毕露。对于自我性格的纠正与训练,是个很困难很漫长的事情,但并不是不可能,仍然是可以做到的。

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往往会打乱了原先的计划,使从前安静的生活遭到破坏,并带来难以预估或者承担的后果,所以人会焦躁不安、愤怒难过、痛苦绝望。然而事情唯有你面对才能解决,逃避只会让问题如滚雪球越滚越大,这里,我们分享一个切实可行的小办法,用以平心静气和解决问题:

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深呼吸一口气,将纸张从中分成左右两个区域,分别写上“我所担忧害怕的”、“我现阶段可以做到的”两个标题,而后开始仔细思考眼前的事,如实将担忧害怕的事情写到左边标题下,越具体越好;写完后,再对应担忧的事情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而后写到右边标题下,同样是越具体越好。

这个强迫自己坐下来书写的办法,一方面能够让你在面对不良事件时不至于慌了手脚或者控制不住脾气,通过一条条具体事项的书写能够冷静下来,另一方面因为已经写出了详细的担忧问题和解决方案,知道具体的问题在哪里,也知道具体该怎么解决,人不至于过分焦躁惊恐,按着解决清单一步步去做就好。

锻炼大脑,释放情绪,预防抑郁症

这个方法适用于很多情况,可以作为个人的长期训练,既可以用于训练自己如何面对外部事情,也可以用于训练调节自己的情绪,用以调整自己在面对生活负面事件时的心态,增加自己的抗压能力。

善待自己,“这不是你的错”

有个说法是,抑郁症患者之所以会得抑郁症,是因为他们心地善良。先感谢这个夸奖,这两者虽然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却有一定的联系。

临床上,抑郁症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想法便是认为得病是自己造成的,日常中自己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工作学习,有心无力的行为也是自己不够努力,即使明白了病情,服药期间也时常会有愧疚自卑的情绪出现。

这除了疾病的因素外,也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遇事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等。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并加以改正,然而另一方面,过于强调自身的原因,容易忽视客观规律,即,这个世上是有很多事是你无法所左右的,你需要坦然接受并且承认。

除却生病这种事,日常小事也可能如此,比如别人突然讨厌与针对你,可能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他人心胸狭窄;比如你面试被拒,可能不是你能力不足,而是正好公司人满了。又比如再严重一些的事情,父母离婚,家人去世,也不是你的错。

待人善良除了指对待他人,也包括对待自己,纵容他人自然不算善良,但过于苛责自己也不算善良。

长期的自责与愧疚,哪怕是微小的事情,但累积起来后给人的压力却是巨大的,而长期的不良精神负担,则可以导致大脑慢慢产生变化,超过一定的界限,容易导致改变往病理上发展,进而导致抑郁症的发作。

“不是你的错”,这句话是带着魔力的,不仅仅在陪伴抑郁症患者的时候需要对他们说,普通人在面对生活时,也需要时常提醒自己,接受自己无法左右的,把精力放在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上。

锻炼大脑,释放情绪,预防抑郁症

抑郁症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办法降低病发的可能:锻炼大脑,学习尊重与适当释放自己内心的实际情绪,训练自己应变处事的能力等。

就像癌症,我们仍然无法完全预防,但却可以通过比如适当锻炼、合理饮食等手段,降低发病风险。不能因为无法得到100%肯定的“你这辈子绝对不会得癌症”的答案就不去做,对于健康过于担心与焦虑,本来就是很大的精神负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