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 | 我们这么弱小,为什么还要做时事评论?

 gdyjwwc1997 2018-12-10

1


       今天时评课遇到了一个孩子,他认为由于我们对时事的讨论不会对时事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不公平依然存在,社会隐藏的规则依然存在,所以不如读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有能力后再去改变世界。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可以拆分为几个小问题来分析。

       时事评论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想首先是倡导一种思考。

       人为什么要思考?因为人不是工具,思考让我们与机器作出区分。


2


       学习课本知识,琢磨手头的事情似乎也可以让人思考,为什么要去关注时事新闻?

       一方面,课本知识是有固定答案的,而生活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对于时事的关注也是对未来生存的关照,它带我们去预习这样丰富的可能性,去感受这样多重的选择角度。

       另一方面,日常的生活太近,太近就看不清,太近就会怕伤害而不敢大肆地张扬地去评判,因此相对而言常常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时事事实上给了我们自由抒发观点的安全距离。

       我们对于时事观点的抒发好像无法影响时事发展的进程——比如范冰冰重蹈刘晓庆覆辙,却没有入狱,崔永元得到了大多数人都支持却依然面临让人不忍的生命危险,正义的宣扬似乎让恶意更加猖狂了!


3

      

       那我们对于时事的观点如何还重要吗?当然是重要的。


       首先,时事评论有利于个人自身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的挖掘。

       时事评论让我们的思想变得不那么冲动,不会因为某一种偏激的观点就陷入一种全盘肯定和否定。再往深了说,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培养。时评必定有褒贬,对时事的评论其实也是人生价值取向的体现,我们可以通过对于时事的评论回关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并做出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调整和改变。


       其次,时事评论或多或少具有改变社会的力量。

       时事评论的本质是舆论,在新媒体时代,“舆论倒逼”的事件屡见不鲜。“舆论倒逼”是指在公众中形成的与官方、官媒、企业等期望形成的舆论不相协调、甚至相反的舆论,反过来迫使官方、官媒、企业等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做出回应,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例如弯弯案,滴滴打车连环案,红黄蓝,《我不是药神》对于医疗保险的完善如今的范冰冰案对于税法的整顿。虽然也会有网络暴力,但是确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最后,时事评论是人建立与社会连接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的能力。

       之前常这样一句讽刺:那些在社会底层的人买报纸不过是为了在饭桌上多一样谈资。我以前也会和说这句话的人一样一起对这样一个唾沫横飞的小人物嗤之以鼻,但是现在我却认可这样的所谓“小人物”,因为这就是生活的真相: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渴望在饭桌上有谈资。

       人永远是社会中的人,与社会建立连接就是与人建立连接。科学家研究发现,多建立与社会的连接有利于降低这个人的犯罪率。马斯洛告诉我们,人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就会想要被重视,被需要,被尊重,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些都离不开与他人建立联系。而建立联系最好的方式就是交流观点,比如对于时事的观点。有时候会觉得人终其一生不过是是在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一起做能符合自己期待的事罢了。


4


       我们现在如此弱小,是不是就不应该去评论,等到我们厚积薄发有能力之后再去评论?很不幸,你永远不知道“有能力”的界限在哪里。

       其实人常常会低估自己当下的力量,而寄希望于未来英雄式的自己,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做一件事还不是时候,再等等。就像大学里办很多活动,我常常不敢参加,因为我觉得我要先提升自己,以后再一鸣惊人。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不是先有能力再参加活动,而是先参加活动,再针对当下的活动快速提升能力。你所认为的那些在活动中的佼佼者,不过是比你多了几次锻炼的机会,这需要通过把握每个弱小时的机会来进行反超。


5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没有想象中难,你也没有想象中弱小,都是硬着头皮走来的,有多少热就发多少光。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去评论,那么我们未来大概率也不会有去评论的习惯,因为人都懒,都渴望简单。

       相信世界上的每一个今天都与你我有关,相信话语的力量,相信每一个人的力量,享受弱小带来的可能性,然后大胆评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