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电影中那些鲜活的女知识分子形象—《早春二月》

 NGC1952 2018-12-10

作者:婉驰


上世纪60年代前后,在老电影中出现了一批鲜活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如《早春二月》中的陶岚、《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等,作为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她们,在历史的洪流中锻炼成长,既有知识分子特有的形象性格,又具备了战士的坚韧品格,并逐步走向英雄主义道路,形成革命知识分子的新方向。虽然她们在众多老电影中并不是主流人物,但也在当时的环境下,表现出知识分子的启蒙与变化。

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的是电影《早春二月》的女主人公陶岚,她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敢于冲破封建家庭对自己婚姻的束缚,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

正如陶岚在影片中说道:“我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我很奇怪,没有什么人管我,可我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子,我一点也不知道,我恐怕是飞不出去了。”陶岚渴望着外面的世界,但又无奈地囚与高墙,陶家的宅院仿佛成了一种屏障,直到盼来了萧涧秋,而对于从远方来的这位新老师,一向凡人不理的陶岚便急切的想要见见,两人一开始便产生了相互吸引的巨大磁力。

然而在之后的日子里,从两人激动的讨论《新青年》到萧涧秋卧病在床、萧涧秋对已故同学的家人提供的帮助和同情却带来异样眼光和流言蜚语导致文嫂的自杀、王福生的退学···这些沉重的打击,也使她意识到要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就必须勇敢地走出去直面残酷的社会现实而不是逃避。

这也许更是指向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大革命之后徘徊中所应该探寻的一条正确的路线。

影片结尾,陶岚实际上重复了萧涧秋的这一“戏剧动作”,她奋力冲下楼梯、栏杆、树林、篱笆的阻碍,终于“飞”出了这个地方,也是代表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出生到走向成熟并最终探索出正确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