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新发现:古人吃火锅很有讲究

 泰荣林黑皮 2018-12-10


天气渐冷,肥羊上市,又到了吃火锅的季节。火锅这是先秦时即兴起的食物消费方式,而且是贵族吃法,一经兴起,便不再冷下来,如今,火锅已成中国美食的一大菜系。




在经过秦汉的发展后,到隋唐时火锅已开始讲究了起来,富贵人家设宴时一般都会备火锅。时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一诗中有这么一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里的“小火炉”就是一种小火锅,但是用来温酒的,做菜的应该更大一些。


到宋朝,吃火锅已与今天一样,很平民化了。在当年的黄河流域一带,民间有“暖冬”风俗,每到农历十月初一,时人便认为入冬了。


这一天家家都举办“暖炉会”,过节般地围着火炉吃肉喝酒,此即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所谓,“十月朔,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暖炉会上,有的是吃烧烤,有的是吃火锅。




古人吃火锅有讲究,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将食材先做熟,带着火源端到桌上吃;另一种是把料汤烧沸,生、冷食材吃时再放入汤锅中,迅速烫熟、加热,蘸着佐料吃。


后一种吃法,即是今人常说的“涮”,通称“涮火锅”,因食材的一不同而有不叫名称,如,吃羊肉火锅,叫“涮羊肉”,将羊肉切成薄片涮着吃;吃牛肉火锅,则叫“涮牛肉”。


“涮火锅”,何时出现的?至迟在公元10世纪时的辽代已有了。



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涮火锅场景,就是在辽代契丹人的壁画中发现的。



198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敖汉旗康营子,发现一座辽代古墓。令人意外的是,这是非常难得的壁画墓,在甬道东西两壁上均发现了壁画。壁画是的内容更让人意外,竟然是时人吃火锅的场景,这可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吃火锅”——


在东壁那幅画中,三个契丹人围着一个三足火锅,席地而坐,中间一个人正在调拨着火锅,旁边一人拿着筷子,正欲吃。火锅旁边一只三足容器内盛着满满的(羊)肉、雁禽肉这类已清洗干净的待用食材。


前方方桌上有两只盛放佐料的小碗和两只酒杯。桌右侧有一长颈罐,应该为酒瓶……一千多年前契丹人涮火锅的场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传说,契丹人涮火锅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发明。当年阿保机率军进攻渤海国,行军至一个叫天门岭的地方,停下来宿营埋锅,准备休息吃饭。就在锅里汤开时,探马递来情报,称一队渤海兵正杀过来。


当时契丹兵都饿着肚子,不吃饭怎么迎战?阿保机立即传令,马不离鞍,刀不离身,卒不离伍,锅不离火,将生肉削成易熟的薄片,围着煮沸的大锅,挟着肉片轮流涮着吃……


这一说法是否可靠不好说,但从此以后,涮火锅在契丹人中间传了开来。后来又传到女真人、蒙古人、满族人中间,直至中原地区汉人中间。春三季每膳必上火锅,特别是冬天更是少不了,花样繁多。




清朝每个皇帝都喜欢吃火锅,尤其是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几乎每顿必上火锅。以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的御膳来说,据底档记载,共上各类火锅23种、66次。


有鸡鸭火锅、舒意火锅、全羊火锅、黄羊片火锅,有鹿肉、狗肉、豆腐、各种菜蔬等不同火锅食材。在皇家大小宴席中,也总少不了火锅。


如著名的“千叟宴”上,每一席上都设火锅,嘉庆皇帝登基那年(公元1796年)大摆千叟宴,光火锅便用了1550多只。



不得不承认,虽然中国人先秦时即兴吃火锅,但真正把火锅吃得火起来的,是在清朝,中国“火锅文化”也是在清朝光大和丰富起来的,此食俗一直影响到现代,至今不衰。馋了吧,涮火锅去!




火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倍添雅趣。吃火锅时,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洋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适合了大团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在东北,人们招待客人时,火锅里的菜摆放颇有规矩: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即飞禽类肉放在火锅对炉口的前方,走兽类肉放于火锅后边,左边是鱼类,右边是虾类,各种菜丝稍许放一些,宛若'众星捧月'以示尊敬。


若对待不速之客,则把两个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锅前边,后边是走兽类肉,示意你离去。 在重庆,吃火锅也有讲究,调料一般选用最基本的葱姜蒜和香油,这样才能吃出火锅的原汁原味。


烫菜有有规矩,先吃毛肚鸭肠一类的食材,烫法是:七上八下,这样烫出来的菜才最嫩。招待客人或是和朋友聚餐,一顿火锅再加上几瓶重庆人最爱的江小白,才最能符合重庆人火辣热情的性格 。 


台湾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这天吃火锅,火锅用料有七样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葱、芜菜、韭菜、鱼、肉,这分别寓意:'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



反正,火锅这种东西各地有各地的吃法,口味甚至都不尽相同。我倒是见到一些特别好客热情的朋友,一定要朋友尝尝他们老家火锅的口味。结果给人家辣的,好几天PY都像被火烧过一样!


所以啊,关于这一点还是要奉劝各位,能吃就吃不能吃就推。劝的那些朋友也是,人家生长的水土不同,口味自然也是不同的,适可而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